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八千多毕业生有了全天候求职“陪练”

八千多毕业生有了全天候求职“陪练”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7 14:07:50 | 点击:262

2月11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2025届本科生陶佳伟在家用手机打开学校AI面试系统,进行模拟面试:规范的面试流程,专业的面试题目,沉浸式的面试场景……而每次面试结束后的AI分析,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这样的场景,在这个寒假经常上演。该校2025届8300余名本科生,都将免费使用AI面试系统进行模拟面试。

“AI面试结果分析,是从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内容完整性等多维度提供详细的个性化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升面试能力,对我们这类不善表达的理工生非常友好。”陶佳伟总结。

据了解,在不少高校,没有应用AI面试系统之前,学校只能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或者往届优秀学子,开展集中面试集训,或者以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培训及模拟,耗费时间长、人力财力消耗多、模拟成效有限……这些是当前毕业生面试模拟培训的长期“痛点”。

而如今,AI面试系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不仅能够分析应聘者的回答内容,还能捕捉其语速、语调、表情等细微特征,根据候选人的表现实时调整面试难度和评分标准,生成详细的面试报告,从而更全面地帮助毕业生们评估自身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

准备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该校2025届本科生晋孟璐,专业成绩较为优异,但对于结构化面试并没有太大信心。“之前更多地关注笔试的应考准备,忽视了面试的演练,幸好学校在这个寒假及时送来了‘AI面试’新年大礼包,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晋孟璐打开自己的系统后台,它会显示结构化面试类别下反复进行的题型训练过程。而自动生成的面试报告,会从解决冲突能力、高效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等十多个方面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他查漏补缺。

该校毕业班辅导员蔡志鹏就利用这个寒假,结合所带的法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给学生定制不同的面试题目套餐。

“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辅导员后台实时关注学生情况,尤其是面试效果不佳的学生,这也算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就业的特殊群体进行精准帮扶。”蔡志鹏在系统留下的“一生一策”重点群体毕业生跟踪帮扶台账,每周实时更新,从未间断。

面试场景的仿真构建也是AI面试系统的一大亮点。

“在一个紧急项目中,如果团队成员对紧急计划产生分歧,你会如何通过快速决策和团队合作解决这一矛盾,以确保项目进度?”AI面试官在视频中明确认定了面试场景,要求学生在既定时间里进行情景式的回答。这种一对一面试的形式,也让学生有一种面向面试官的即视感。

“AI面试可以从各个环节最大限度还原实际场景,这种‘沉浸式’的形式,能促进我们全方位了解面试的整个环节与流程,在实际的面试考场上,会更加应对自如。”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该校城乡规划专业2025届本科生孔馨语表示,如果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也会和其他已经“上岸”的同学一样,把面试经验再提交到AI系统里,让更多的毕业班学生有效使用,从而实现面试经验的“循环使用”。

在该校小学教育(师范)专业2025届本科生姜梓萌看来,AI面试的练习能够锻炼自己在短时间内准确表达的能力,避免出现因紧张不敢说话、词不达意的情况,在教师招聘面试中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据了解,AI系统的数智化应用也为招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其他便利,比如检索就业招聘信息,进行有效分类,再精准推送给有需求的学生,这让促就业工作事半功倍。“以教师招聘信息为例,马鞍山一所学校招聘中学生物教师的信息刚刚发布,就可以实时检索出生源的籍贯信息,将招聘信息逐一发给来自马鞍山本地或者周边市县的学生,这样就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就业负责人周文娟说。

为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服务,安徽师范大学利用就业信息检索功能,把学生群体分为“考公考编”、国企、私企、创业、灵活求职等几大类别。这些分类是在经过多轮摸排后录入到就业管理系统中的,毕业班就业负责人在获取相关就业政策或招聘信息后,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第一时间发给对应需求的学生。

“利用数智手段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优、更精准的就业服务,确保‘就业暖心行动’提质增效,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聂全高说。

刘冠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超30城官宣,公积金真的能付首付了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左宇坤)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在持续拓宽。  近日,北京印发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有一点颇受关注: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

高温催生暑期清凉经济

 7月12日,游客在天津滨海新区方特水上乐园戏水纳凉(无人机照片)。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催热暑期“清凉经济”,多样化消暑体验和消费场景释放夏日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马克龙:欧洲形势空前严峻,法国军费将“两连涨”

美联社报道截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昊天)“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自由,你必须能引起他人的恐惧。为此,你必须变得强大。”当地时间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国防部发表讲话,宣布将在明...

河北发布3条避暑旅游线路 涵盖海滨、高原、森林

  秦皇岛的海豚表演。 赵杰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实习生 代欣璇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口号持续破圈,折射出河北省深耕京津及周边重点客源市场、持续丰富旅游供给的显著成效。暑期来临,河北省气象局、河北...

直播助农、健康义诊、扮靓街巷……青年学子暑期返乡服务桑梓

  这个夏天,广袤乡村迎来一批“新农人”。随着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背起行囊走出校园、走进田野,用专业知识服务乡亲,以青春热情扮靓家乡。他们来到田间地头帮乡亲直播带货,他们走进街巷...

教师因学生志愿未填北大、清华“破防”,问题出在哪?

@百姓关注  近日,江西瑞昌一名中学教师,因为有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了其他名校,在“清北团队合作群”内“控诉”学生,并宣告将解散该群,在网上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教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

抄袭还是借鉴?读者感受应该被倾听

  严肃文学如何界定抄袭?如何看待那些原创“纯度”不高的作品?有关这些问题,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讨论。  事情源于博主“抒情的森林”发布的系列博文,从去年开始,他在个人账号上陆续发布对比图,涉及丁颜、徐衎、焦典等多位青年...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振东)近日,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铁路公安等单位部门参加演练。 模拟一辆货运车...

守护历史记忆 捍卫世界和平

  纪念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彰显中国捍卫正义与和平的坚定承诺,郑重表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7...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八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京举行 蔡奇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发表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北京卢沟桥畔,中国...

2025
02/17
14:07
浏览量: 26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