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纽约时报》:气候变化正吞噬美国房屋价值

《纽约时报》:气候变化正吞噬美国房屋价值

来源:纽约时报 | 时间:2025-02-06 14:45:24 | 点击:359

美国《纽约时报》2月3日文章,原题:气候变化吞噬了您房屋的价值  当洛杉矶阿尔塔迪纳和太平洋帕利塞兹社区的房屋仍在熊熊燃烧时,人们的讨论主题已经转向此次大火的经济损失以及谁将为此买单。现在看来,这场灾难造成的总损失可能超过2500亿美元。此前,飓风“米尔顿”和“海伦妮”等极端天气事件已让美国在短短一年内承受了数百亿美元的灾害损失。

随着气候灾害带来的复合影响,全美房屋保险价格正急剧攀升,推高了购房成本。一些保险公司已开始撤离高风险城镇,部分居民也正考虑迁离家园。美国研究机构第一街基金会公布了其分析结论:美国最易受灾地区的房价可能已经达到顶峰,这使美国处于一代人衰落的悬崖边上。这种变化可能导致美国房屋资产在未来30年内损失达1.5万亿美元。气候变化正在颠覆美国人可以通过拥有自己的住房来继续积累财富和经济安全的基本假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气候变化正在颠覆美国梦。

气候变化推高保险成本

房屋所有权是美国经济的基石。全美住宅房地产总值接近5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倍。约2/3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房产,在过去20年里,即使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美国房屋的中位数也超过了58%以上。在太平洋帕利塞兹和阿尔塔迪纳等地,房价的上涨让许多居民跻身中上阶层。在全国范围内,住宅通常是大多数家庭的最大资产,约67%的家庭储蓄都集中在自住房产中。这意味着,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个人和国家经济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第一街基金会研究发现,气候压力是推高保险成本的主要因素。自2019年以来,全美平均保费上涨了31%,而在气候高风险地区涨幅更大。若未来30年保险价格不受限制,平均保费还将再上涨29%。

系统性经济风险由此显现。房屋保险过去只是购房成本的一小部分,大约占平均按揭还款的8%。然而,今天保险成本已相当于一般按揭还款的20%,其增速远超通胀甚至房价本身涨幅。这使得房产在纸面上已成为一项糟糕的投资。第一街基金会预测,从现在起30年后,美国传统房贷周期结束时,全美房屋均价将较当前下跌6%。

买房风险被低估

该问题部分原因在于保险价格在过去长期被人为压低,误导人们涌入高风险地区。洪水、飓风、野火等灾害频发,经济损失也在累积。保险公司取消了部分高风险地区的保险,各州政府则通过财政补贴让房主维持表面经济稳定。

然而,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马修·卡恩对此表示,这些补贴“掩盖了市场价格信号”,导致人们对高风险地区的适应和调整迟缓。使佛罗里达海岸、加州山火带等危险地区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安全。研究显示,全美大陆3900万处房产的气候风险保险定价过低。换言之,美国27%的房产保险价格过低,无法覆盖其面临的气候威胁。保险成本飙升迫使美国人重新评估居住选择。第一街基金会预测,未来30年美国将有超5500万人因气候风险而迁移搬家。气候风险正逐步成为购房者决策时考虑的核心因素,被视为与学校质量和海滨景观同样重要。

社会经济不平等加剧

事实上,许多美国人在过去20年中因房屋价值飙升积累了巨大资产可以缓冲未来损失,这在第一街基金会的经济模型中没有反映出来。此外,该模型也没有考虑到美国的住房短缺,也没有考虑到长期房主和现在试图购房的新一代之间的差异。但卡恩表示,尽管第一街基金会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但其扮演了保罗·里维尔(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夜的报信人——编者注)的角色,如果我们不及时适应和调整,未来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挑战。许多普通家庭的住房负担能力将进一步恶化,租金飙升将加剧社会经济的不平等。

尽管洛杉矶仍将保持其经济韧性,但气候变化将彻底重塑其住房市场。在未来,住房所有权可能成为富人的专属权利,而保险将成为一种奢侈品,租房者则不得不支付高昂的租金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气候风险。(作者阿布拉姆·卢斯加藤,刘雅婷译)

责任编辑:曹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超30城官宣,公积金真的能付首付了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左宇坤)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在持续拓宽。  近日,北京印发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有一点颇受关注: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

高温催生暑期清凉经济

 7月12日,游客在天津滨海新区方特水上乐园戏水纳凉(无人机照片)。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催热暑期“清凉经济”,多样化消暑体验和消费场景释放夏日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马克龙:欧洲形势空前严峻,法国军费将“两连涨”

美联社报道截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昊天)“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自由,你必须能引起他人的恐惧。为此,你必须变得强大。”当地时间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国防部发表讲话,宣布将在明...

河北发布3条避暑旅游线路 涵盖海滨、高原、森林

  秦皇岛的海豚表演。 赵杰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实习生 代欣璇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口号持续破圈,折射出河北省深耕京津及周边重点客源市场、持续丰富旅游供给的显著成效。暑期来临,河北省气象局、河北...

直播助农、健康义诊、扮靓街巷……青年学子暑期返乡服务桑梓

  这个夏天,广袤乡村迎来一批“新农人”。随着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背起行囊走出校园、走进田野,用专业知识服务乡亲,以青春热情扮靓家乡。他们来到田间地头帮乡亲直播带货,他们走进街巷...

教师因学生志愿未填北大、清华“破防”,问题出在哪?

@百姓关注  近日,江西瑞昌一名中学教师,因为有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了其他名校,在“清北团队合作群”内“控诉”学生,并宣告将解散该群,在网上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教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

抄袭还是借鉴?读者感受应该被倾听

  严肃文学如何界定抄袭?如何看待那些原创“纯度”不高的作品?有关这些问题,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讨论。  事情源于博主“抒情的森林”发布的系列博文,从去年开始,他在个人账号上陆续发布对比图,涉及丁颜、徐衎、焦典等多位青年...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振东)近日,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铁路公安等单位部门参加演练。 模拟一辆货运车...

守护历史记忆 捍卫世界和平

  纪念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彰显中国捍卫正义与和平的坚定承诺,郑重表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7...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八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京举行 蔡奇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发表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北京卢沟桥畔,中国...

2025
02/06
14:45
浏览量: 35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