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莫日发驻村10年交出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

莫日发驻村10年交出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25 17:39:04 | 点击:324

外出务工的村民已陆续返岗,留村的村民在清明后种下的新品种香米,正处于育苗期。3个产业园放眼望去,蔬菜种植基地里,刚种下不久的冬瓜苗正努力生长;茶园中,嫩绿的茶芽迎着春风等待采摘;梨园里,果农们灵巧的双手正在枝叶间穿梭疏果,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这是村第一书记莫日发日前带领记者行走在村里时所看到的景象。

扎根乡村10年

白竹村是一个以瑶族同胞为主的村落,平均海拔870米,曾经蜿蜒泥泞的山路困住了村民的脚步,饮水难题与贫困阴影交织在山间村落,村民们世代守着青山却难觅出路。

2015年,桂林银行军转干部莫日发主动请缨来到了这里,担任白竹村第一书记。10年光阴流转,莫日发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扎根基层,用热血与汗水让这片土地旧貌换新颜。

莫日发驻村的10年,是初心如磐、深耕瑶乡的10年。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莫日发的车辙已深深碾过18万公里;在陡峭的乡间小径,他的登山鞋磨破了十余双。最终,这位瑶山里的“赶路人”,累计争取到1000多万元资金,修建6条通村公路,硬化道路约37.5公里,解决215户村民饮水难题,点亮了460盏路灯。

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连续3次任期届满,228位村民联名按下红手印请求莫日发留任,这份信任成为他坚守的强大动力。

产业兴村,是莫日发在白竹村奏响的振兴最强音。他创新提出“银行+商户+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模式,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紫金米、节瓜、茶场等特色种养业,建成3个特色产业园。不仅如此,他还积极联系专家指导,拓展增收渠道,引进企业合作,成立扶贫产业车间。

在莫日发的努力下,白竹村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让村民有奔头

今年春节以后,莫日发针对不同村民的实际情况,联合政府和企业为他们量身定制就业方案。年轻力壮的村民,他牵线搭桥联系了各地的工厂做流水线,不仅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人一到站就有企业专人接应,还提供每人500元路费。年纪大的村民,莫日发就帮他们联系建筑工地的装修活,工作时间较为灵活自由。对于那些就业困难的村民,莫日发更是亲力亲为,在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后,带领他们到当地产业基地,进行一些种植、疏果、采摘的工作。

当地气候较为寒冷,稻米作物在这里种植往往只能一年一熟,加上稻米回收价较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要想好种什么。”2024年,莫日发带领村委合作社,引入新品种香米。香米是以野生稻谷培养的一种多年再生稻,对于土壤、温度要求低,耐寒耐高温,在山区成活率较高。为了鼓励村民种植新品种香米,莫日发带领合作社给村民们发种子,并承诺以4元钱保底价进行香米回收,这个价格高于普通稻米回收价近4倍。

香米成熟以后,莫日发联合桂林银行和工会注册商标、包装加工,帮助销售。线上,在网络平台直播售卖,桂林银行积分平台积分可以兑换香米,为香米打出名声;线下,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佳节,村委会、桂林银行等单位购买香米作为工作福利发放给职工,让更多人体验香米,增加回购率。

因为口感好、米质好,香米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一年内销售了近10万公斤。“吃过的人都找我们回购。”莫书记笑着说。今年,香米已经播种400多亩。

为民服务不止步

每年春节,当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团聚时,莫日发联合村委都会组织一场特别的座谈会。会上,他了解农民工出去务工的难点痛点,询问他们对村里发展的建议,共同探索村里如何发展。对于在村种植或者想要回村发展的村民,了解他们的需求,看看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今年,在产业发展上,莫日发带领村民继续探索创新。村里的产业园积极引进新品种,开春第一次尝试从传统的节瓜种植转向试种大冬瓜。“我们不断尝试新品种,起到一个引导示范作用,扩大产业发展。”他如是说。

2023年,莫日发敏锐抓住电商风口,带头开启直播带货,让白竹村的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脱贫户通过入股实现持续增收,年均户增收超8000元。2024年春节前夕,71户脱贫户喜获54.8万元分红。

10年来,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莫日发提到,在修好路、亮好路灯的基础上,今年,会更重视大路小路的硬化保养,保证拖拉机能开进去,还要做好其他后续保障工作,对村民需要的基础设施继续补充增加。

“看到村民们房子装修得蛮漂亮的,生活幸福指数高了,我也觉得很幸福、很自豪。”莫日发发自内心地说。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把“问题清单”转变为“满意清单”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督促担当作为把“问题清单”转变为“满意清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黄秋霞 侯颗  “医院在开具检查项目之前与您沟通了吗?收费项目与实际检查内容是否一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纪委监委干部日前来到该区中医骨伤...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5种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5种民族文字版,已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翻译...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 中国经济交出一份高含金量“成绩单”

  “上半年,国民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7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盛来运用4句话...

3年间全国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164.8万人 就业率提高4.8%

  今天(1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有关情况。  据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国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

深入学转作风 解民忧促实效——天津、福建、湖北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津、福建、湖北等地密切联系实际,一体推进深学、细查、真改。通过推动学习教育向深里走、往实里做,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深学细悟筑根基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津、福建...

人民领袖|一城锦“绣”为人民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情况。  “在上海的时候就感觉,整个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高楼林立,地下的各种管道川流不息,地面上的各种车辆川流...

湖北省公安县斗湖堤市场监管所:跨区域维权暖人心,市场监管显担当

每日新闻网讯(石海锋)近日,公安县斗湖堤市场监管所成功调解了一起跨区域消费投诉,为远在浙江宁波的赵女士挽回了经济损失,赢得其高度赞誉,赵女士通过邮寄方式专程送来锦旗致谢。据了解,6月26日,该所接到国家信访局转办的赵女士...

我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产出“第一桶铀”

本报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谷业凯)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阶段,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

教会幼儿放开手玩

  运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在长期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对部分幼儿,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来说,运动却是个大难题。小班户外活动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新入园的幼儿中,有几个紧紧攥着教师的衣角,如影随形;沙池边站着“观望者...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和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

2025
05/25
17:39
浏览量: 3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