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开行48年来,“采山专列”累计发送旅客近百万人次 公益慢火车 温暖致富路(守望)

开行48年来,“采山专列”累计发送旅客近百万人次 公益慢火车 温暖致富路(守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10-13 19:26:33 | 点击:373

  乘务员在帮助采山客上车。

  徐 率摄

  秋日的大兴安岭,天蓝岭绿,林海荡漾,由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开往漠河市古莲镇的6245/6246次公益性慢火车正在穿行……

  开行48年来,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近百万人次,不仅是当地群众生活的重要交通方式,还是采山客进入大兴安岭深处最便捷的客运列车之一。

  9月底的一天,记者跟随老乡们一起踏上了这趟“采山专列”。

  早晨8点10分,“采山专列”缓缓驶出加格达奇站。车厢里坐满背着竹篓、戴着遮阳帽的采山客。时隔一年,来自贵州的陈卫明和爱人再次踏上这趟专列,开启了今年的采山之旅。

  “20年前的秋天,我和同乡踏上了这趟开往林区的火车。当时的列车长听说我们是来采山的外地人,不仅帮忙联系了租住的农家院,还请当地人为我们上山引路。”陈卫明回忆起第一次采山的经历。

  寒来暑往,陈卫明见证着“采山专列”的变化。“以前这趟车是烧煤取暖,车厢里飘着煤灰,而且四处透风,大家上车都得裹紧外套。3年前升级为空调车,不仅干净暖和,还增加了卧铺。”

  对于在这趟列车上工作了10年的列车长于占武来说,像陈卫明夫妇这样的老朋友有很多。“跟很多常年来的采山客成了好朋友,看着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真让人高兴。”

  如今,随着“采山专列”等铁路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林区经济也在悄然转型。不仅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塔河县等地的“采摘—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更加完整,一些当地农民和采山客还合作开办了种植园、加工厂,通过火车向外运输新鲜山货。

  “这蓝莓看着真新鲜,咋卖的?”“这树莓还沾着露珠哩!给我来两斤!”……走进4号车厢,鲜果在采山客的柳条筐里堆成了小山,乘客们围在一起选购,不时传出扫码付款的声音。

  “近几年外地采山客越来越多,我们就直接张罗了这个‘山货超市’。”于占武说,“这样既帮他们省了时间,还多了一条销售渠道。”

  穿过“山货超市”,两节车厢之间堆满了背筐、采摘桶和用来辅助爬树的“脚扎子”。“采山客们带的装备体积比较大,我们在车厢连接处设置了农林物资存放处。”乘务员刘利军向记者展示了背筐上绑着的号码牌,采山客上下车时可以凭一式两份的号码牌寄存和提取。

  在车厢连接处,记者注意到墙上的二维码和招工信息表。“我们组建了服务群,供采山客和本地商户沟通采购信息。乘务员轮休时,也会到附近市场了解情况,将用工信息整理后张贴出来。”于占武说,“采山客们很辛苦,想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正在进行户外安全知识讲座的5号车厢,乘务员赵忠军正在给采山客们讲解户外安全注意事项。“采蘑菇时要拿个树枝,往草丛里扒拉扒拉,避免危险”“要经常互相喊一喊,不能只顾低头干活,免得队伍走散”……

  列车即将进入新林站,几个采山客收了摊,准备继续上山,乘务员金红军拿来铁丝和编织袋帮着一同打包。“我们的便民箱除了有充电宝、数据线、手电筒等物件,还配有编织袋、铁丝和手持弹簧秤等。”于占武说,“采山客往往是采完了这一片,就买上两块钱的车票到下一站接着采,所以列车上就常备着这些采山的必需品。”

  除了“采山专列”这个称号外,这趟列车还有一个昵称——“小慢慢”。因为它单程运行492公里,却需要用时11个小时。“列车要经停塔河、绣峰、盘古、漠河等车站和乘降点(所),站停多,会让多,才拉慢了速度。”于占武说。

  列车停靠在了碧州站。奇怪的是,这里并没有站台和站牌,车下只有一名等候的采山客。乘务员熟练地将他拉上车后,列车又缓缓响起了“咣当咣当”声。

  “这里周边居民少,只是个乘降点,像这样的乘降点(所)沿线一共有6个。”于占武介绍,“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乘降点,列车也会停靠。采山客采一天的山货得有六七十斤,背起来很重。设置这些乘降点,就是为了让他们更方便。”

  列车前面又是一个乘降点——翠岗站。一位老人看到火车刹车,才缓缓起身提起地上的塑料桶,于占武一眼就认出他。今年已经64岁的姚坤,家里有5亩树莓田,每天背着六七桶树莓从翠岗站上车,去塔河县售卖……

  夕阳西下,斜阳将连绵横亘的群山涂成金黄色,列车蜿蜒着向密林深处驶去……蓝莓采摘期过后,就是红松塔采摘期,一茬茬采山客坐着专列,走上致富之路。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1日 07 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政企携手送清凉,爱心汇聚暖人心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与县个私协会开展夏日“送清凉”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王俊)七月盛夏,热浪如潮。公安县市场监管局与县个私协会联合行动,与鑫盛农贸、中百超市、盛世华联、北山超市、苏杭汇超市、康达商贸等6家爱心企业组成“公益先锋队”,用一场“送清凉”行动,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送去...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信用合规建设,营造守信重信营商环境

每日新闻网讯(伍学富)为强化经营主体信用意识,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公安县市场监管局通过聚焦信用合规建设,强化对经营主体守信经营指导和信用培育力度,不断提升经营主体信用合规能力,营造守信重信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改陈扩展 科技“重现” 让历史照进现实

  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序厅内,大型浮雕《铜墙铁壁》前,在象征着四万万同胞共御外敌的群星闪耀下,宣教讲师武丹开始了第一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山大学子探索驾驭AI之“道” “拥抱AI时代” 点燃青创之火

  “这是我的班长,这是我的排长,这是我们的机枪手……”当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学生栾天舒借助AI技术,为山东文登98岁的抗战老兵张明复原出战友面容时,老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赋能,更是一场关于记忆、情感...

招聘服务员,“本科学历以下勿扰”?

  这周,一则内容令人颇感意外的招聘启事,在网上搅动了一场舆论风暴。几天前,有网友发帖称,费大厨辣椒炒肉深圳一门店招聘服务员,工作内容包括“认真做好桌椅、餐厅卫生”“接待顾客主动热情”等。只看以上要求,这则招聘启事倒是没...

从自卑到自信:听障青年在老师鼓励下圆梦职场

  天刚微亮,在京东亚洲一号呼和浩特物流园,22岁的薛宏杨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分拣系统,将包裹按照配送路线整齐码放。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这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戴着一副耳内式助听器。  薛宏杨是内蒙古电子...

“土特产”为何吸引年轻人下单?

出门旅游回来带当地的特产,直播间购买助农“土货”,小小的“土特产”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5.5%的受访者购买过“土特产”,品质和安全认证是下单关键。开发新品、加强设计,许多“...

岁时有序小暑至 哪些事情需注意

  读图速览:小暑时节的减肥妙招、轻食沙拉的健康吃法、腹泻时的饮食对策,以及急性胰腺炎的防范重点。整理/朱梓轩 制图/程璨

@高考考生 你的录取通知书可能已在路上 请注意查收和检查

  @高考考生  你的录取通知书可能已在路上!  7月3日起  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  EMS邮件查询通道正式开通!  亲爱的同学  快来看看你的通知书到哪里了?  录取通知书物流这里查!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国...

既要“能红”,还要“长红” “千年茶乡”升级 年轻人的机会来了

  大学生们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溪茶校茶叶专业组组长李菊花(右)的指导下,体验新式茶饮的制作。  随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移开大缸的盖子,满满一缸色泽乌黑的铁观音老茶映入眼帘,一阵陈香弥漫开来,让大学生胡宗伯陶醉其...

2024
10/13
19:26
浏览量: 37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