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漠视中国利益与现实状况,美国对华政策必将失败

漠视中国利益与现实状况,美国对华政策必将失败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5-28 22:01:52 | 点击:600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付随鑫 丨  责编:刘佳

付随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对华政策演讲。演讲内容正如事先所料并无新意,不过是对拜登政府一年多对华行动的总结,这也被认为是迄今美国对华政策最新、最全面的宣示。从这场演讲可以看出,美国的对华政策依旧一厢情愿、以自我为中心,既漠视中方的立场与利益,也不考虑美国和世界的现实状况,最终只能事与愿违、走向失败。

新瓶装旧酒的对华政策宣示

拜登上任后宣布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进行评估,布林肯的演讲表明这两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具有延续性。布林肯宣称,美国虽关注俄乌局势,但仍认为中国是对国际秩序最严峻的长期挑战;美国已不指望改变中国,但将围绕中国塑造战略环境。拜登政府认为,未来十年将是美国对华战略的决定性时期,手段包括投资国内、协同盟友、对中国展开激烈竞争。

与特朗普时期彭斯、蓬佩奥的对华政策演讲相比,布林肯的演讲中有一些相对温和的表述。他表示,美方不希望看到中美之间发生冲突或新冷战,并决心不让它们发生。他还强调美国不会试图阻止中国作为大国发挥作用,并希望中美在拥有共同利益的全球性问题上开展合作。对于台湾问题,布林肯重申美方不支持“台独”。

美国对华政策漠视中国的利益

对华战略竞争完全是美国一意孤行挑起来的,并不反映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也不符合中国的意愿和利益。中方多次强调,中美之间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而且大国竞争早已不是时代主题,零和博弈不是中美关系的正确选择。

美方在大搞对华战略竞争的同时,还一厢情愿地希望中美关系不陷入冲突或新冷战。这种虚伪的言行只会搞坏中美关系,甚至酿成灾难。美方虽声称,愿意与中方在共同利益上合作,但至今毫无善意与行动。中方一向强调,双方应当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代替战略竞争,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

中国没有挑战国际秩序的意图与行为。美方动辄指责中国企图改变其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不过是担心美国的全球霸权受到冲击、美国的“家法”“帮规”遭到反对。当今世界,只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国向来以实际行动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而美国却肆意毁约退群、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破坏国际秩序。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也完全是言行不一、蓄意挑衅。美国政府虽声称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台独”,却不断搞小动作,掏空一中原则,怂恿“台独”分裂活动。美国国务院修改官网页面内容,试图进一步模糊对台政策;拜登至少三次妄称美国将军事干预台湾问题,企图“以台制华”。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美国的小动作和挑衅危及台海和平与中国利益,必将引火烧身。

美国对华政策无视国内和国际现实

美国政府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对华竞争战略,但有心无力。美国国内矛盾让拜登焦头烂额,将严重制约美国的对华行动。美国民众目前最关心的是通货膨胀,几乎没有人把对华竞争当成重要事项。拜登政府面对通货膨胀却束手无策,既不敢轻易削减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来减轻通胀,又企图用对华竞争来转移国内政治压力,为民主党中期选举牟取选票。美国两党恶斗愈演愈烈,对华竞争远不足以凝聚其国内共识。

近年来,美国种族矛盾激化,暴力活动频发,贫富分化加剧,美式民主面临破局,民众对精英内外政策的不满已到极点。布林肯的演讲中实际上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强调国内投资和建设,但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本末倒置、一意孤行地推行对华竞争战略,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走向失败。

国际现实也不容美国自行其是。俄乌冲突清楚地表明,世界正在加速多极化。除了美国的小圈子之外,人口超过全球半数的非西方世界,都在质疑美国的任性与虚伪。美国仍迷恋于自己表面上的实力和霸权,但其对俄制裁让许多国家警醒。未来各国必将增强自身独立性,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美国试图在亚太地区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但至今未能如愿以偿。绝大多数亚太国家不愿看到中美关系恶化,更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美国不断衰落的实力也无法引诱或迫使亚太国家与中国对抗。

(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张艳玲)


【作者:付随鑫】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77条自贸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7月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做到真查真改、落地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案为鉴“治未病”&nb...

强化法治引领 筑牢反诈防线——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庄琳):为切实提升高校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7月3日下午,烟台高新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展了一场以“织密防诈‘安...

烟台职业学院3项课题获全国物流教改课题一等奖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潘静宇):日前,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结题名单的通知》。...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孟红雷)7月2日,烟台高新区在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面对面,便民利企零距离”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全面展示高新区政务服务改革成效,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政务服务影响力...

巧手匠心 “布”一样的美——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开展布料胸花DIY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京蔚 程茜媚):为弘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居民在亲手制作胸花的过程中感受非遗魅力,通过互动体验增进邻里感情,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市妇联百人“筑家”指...

烟台高新区滨河社区老年大学开设“银龄安全课堂”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莹)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在烟职家属楼举办“守护夕阳红,安全伴我行”老年意外伤害防护知识专题讲座,增强社区老年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老年学员参与,现...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闭幕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呈宣 王璐璐)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7月3日上午在京闭幕。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出席闭幕会并讲话。团中央书记处书...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

  7月3日,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闭幕会会场,青联委员们举手表决相关决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周围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可谓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这位“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主人公,记账时“千”字和“十”字不分、搭火车误点,最终因“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的糊涂认知,延误救治丢了性命。这一辛辣讽刺的文学形象,也给...

2022
05/28
22:01
付随鑫
浏览量: 60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