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 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 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1-29 09:36:44 | 点击:7612

  莫砺锋在备课。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莫砺锋: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1984年10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从著名学者程千帆,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1984年起,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6月,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普及古典名著  弘扬传统文化》为题发言。在他看来,这次座谈会对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长达3000多年的中国文学史,发展得最成熟的文学样式首推诗歌……”在今年1月6日由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合办的学术研讨会上,莫砺锋以“何为学术,学术何为?”为主题发表演讲,引发了在场听众的思考……

  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挑选出最具价值的部分介绍给读者,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进入千家万户,莫砺锋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我在农村背了好几千首诗”

  莫砺锋在苏州高级中学(今苏州中学)就读时,是理科生,一心想当工程师;之后来到苏州太仓县劳动,随后又自愿来到更艰苦的安徽泗县农村……

  读书成了劳动之余的乐趣。书都是辗转借来的,“借到什么,就读什么。”莫砺锋说。

  借来的书,既有《左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著作,也有外国文学名著。莫砺锋还读专业教材,他通过阅读《气象学教程》,学会了看云识天气。最后,能借到的中文书都读过了,他便读起了英文书……

  条件艰苦,没有手表,莫砺锋就用背诵作品计时。从村里走到镇上,正好背一遍《孙子兵法》,或者背三遍《离骚》;点灯的煤油紧缺,他就白天读、晚上背。有一次,他忍不住彻夜读完一本小说,把母亲储存的煤油烧得一滴不剩;在一个狂风大作的下午,他割完稻子回家,看到“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场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杜甫的诗。

  艰苦的环境,更加激励他努力读书。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莫砺锋已28岁。高中时想考清华大学的往事,已变成一个遥远的梦。1977年12月,他裹紧棉衣,走进泗县第一中学考场,考上了安徽大学外语系。

  读到第三学期时,系里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想提前考研,劝他也去试试。莫砺锋外婆家在南京,他想报考南京大学,便跑到安徽省教育厅查阅招生目录。当看到中文系的古代文学招生方向正好是唐宋诗歌研究时,他心头一动:“我在农村背了好几千首诗,也许可以考一考,试试。”莫砺锋当场报名。

  最终,莫砺锋考入南大,成为程千帆先生的学生。“临时起意考古代文学,没想过一辈子都做这个研究。”莫砺锋坦言,是程先生的教导让他看到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

  进入南大,莫砺锋发现,导师的经历与自己颇为相似:都是由理转文——上世纪30年代,程千帆考上金陵大学化学系,后因中文系学费便宜,家境贫寒的他就选择转系;都有多年农村劳动经验——程千帆曾在乡间18年,放牛养鸡经验丰富。一次,莫砺锋跟着导师在玄武湖散步,途经一块草地,程千帆说:“这块地够5头牛吃一天。”莫砺锋赞同说:“我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程先生是从骨子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莫砺锋坦言,他在考研之前并没有决定读什么专业,“立雪程门”后,便决心献身古代文学,终老于斯。

  程千帆先生65岁时重返南大课堂,对学生们倾注了全部心血,莫砺锋因此得以接受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1982年初,南京大学开始招收首届博士,从28位博士生导师中选出程千帆等10人,每人限招一名博士。莫砺锋由此成为南京大学中文系第一个博士,也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

  “就像手艺人带徒弟,程先生完全是手把手地教。我们不在课堂上课,而是在导师家探讨。”莫砺锋介绍,程先生为博士生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大家的别集,他开列10多部必读书,要求学生研读后,撰写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他还邀请周勋初、郭维森、吴新雷三位先生担任学术助手,指导学生研读典籍。

  1984年,莫砺锋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一教就是40年。在校园里,他的唐宋文学研究课场场爆满;课堂外,他站上《百家讲坛》,开讲“诗歌唐朝”。既在学术上“进”得去,又在普及上“出”得来——他是怎样做到的?

  “前提是将学问做精做深。”莫砺锋说,2004年,他出任南大中文系主任。“忙得一篇论文也写不成,就用零碎的时间写随笔,于是写出了一本《莫砺锋诗话》,谈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出版后,收到众多读者来信。

  学校请来《百家讲坛》的编导录节目,莫砺锋被选上,讲“杜甫的文化意义”。几年后,《百家讲坛》再次邀他讲唐诗。节目走红后,他把讲课内容结集为《莫砺锋说唐诗》,印了10万册。

  “千辛万苦写的学术著作,印个2000册就不得了,但这本书很受欢迎。”莫砺锋深受鼓舞:“古典诗词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价值也是日新月异的,应在现代社会承担熏陶高尚人格、培养高雅志趣的任务。”

  2023年5月,莫砺锋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讲苏东坡,在成都杜甫草堂讲“杜甫和传统文化”,两场讲座线上线下听众达200万;6月,出版普及诗词的新作《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

  莫砺锋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对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唐诗山口的导游,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

  “导师当年怎么教我的,我也试图这样来教学生”

  2023年5月23日上午,莫砺锋在南京大学上完最后一堂课,面对坐满了教室的同学们,“离开学校的小课堂,我还要走上社会的大课堂。”莫砺锋感慨地说。

  最后一堂课结束前10分钟,莫砺锋首先感谢了学生,接着回忆起高考前夕和同学相约“不学文科,不考师范”的往事,没想到做了一辈子文科老师;停顿一下,他又讲起程千帆先生:“遇到程先生后,我才决心做老师。既然做了,就得做好!”说完,教室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莫砺锋常用“教学相长”来形容师生关系。“我为学生们上讨论课,两周一次,每次半天,雷打不动,我也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

  “莫老师对教学、对学生都非常看重。”莫砺锋的博士生蒲柏林说。有时莫老师请学生到家中“面授一课”,请学生帮他解决手机、电脑问题。临走时,学生都会得到一本赠书……

  莫砺锋谈及一件往事:导师让他以证人的身份在其遗嘱上签名。程千帆在遗嘱里说:“晚年虽略有著述,但微不足道,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他得知导师把培养学生看得比著述还重要,内心大为震撼。

  莫砺锋前年招收了最后一届博士生,目前尚未毕业的还有十来人,他坦言:“导师当年怎么教我的,我也试图这样来教学生。”

 

  ■记者手记

  “不管干什么,都应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术界和文化界都广受敬重,在校园里和网络上都很受欢迎——这样一位文化大家,如何看待青春时那个怀揣着工程师梦想的少年?

  关于这个问题,莫老师诚恳地回答:“从事什么职业虽然不完全由自己做主,但不管干什么,都应努力做到最好。”

  如今,莫老师的女儿学了工科,成为计算机技术工程师,算是部分地圆了他自己的旧梦。在博士生蒲柏林看来,莫老师逻辑性强,有思辨意识,“可以说将理工思维引入了文科”。诚然,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踏踏实实、一点一滴拼出来、干出来的。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如果有“择一业,终一生”的志向,以“千万锤成一器”的精神追求卓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是莫砺锋先生治学育人的人生经历给予我们的启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06 版)

(责编:李昉、郝孟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手对14国加税 一手延长暂缓期 美政府再次极限施压贸易伙伴

  当地时间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随后,他又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  3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多个贸易对象进行谈判,但进度显著不及美方预期。目前仅与...

提振消费再发力 服务消费潜力足

  实物消费存在天花板,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因使用寿命较长,更新频率较低,而服务消费(如餐饮、旅游、文教等)可以提升频次,潜力巨大。  ---------------  从多地扩围消费补贴、发放托育消费券,到央行...

共青团中央 全国青联 全国学联印发通知部署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周呈宣)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印发通知,就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作出安排。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

李强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讲话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6日电(记者陈威华 刘畅)当地时间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就“和平与安全、全球治理改革”议题发表讲话。金砖成员国领导人与会。巴西总统卢拉主持...

77条自贸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7月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做到真查真改、落地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案为鉴“治未病”&nb...

强化法治引领 筑牢反诈防线——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庄琳):为切实提升高校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7月3日下午,烟台高新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展了一场以“织密防诈‘安...

烟台职业学院3项课题获全国物流教改课题一等奖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潘静宇):日前,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结题名单的通知》。...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孟红雷)7月2日,烟台高新区在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面对面,便民利企零距离”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全面展示高新区政务服务改革成效,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政务服务影响力...

巧手匠心 “布”一样的美——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开展布料胸花DIY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京蔚 程茜媚):为弘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居民在亲手制作胸花的过程中感受非遗魅力,通过互动体验增进邻里感情,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市妇联百人“筑家”指...

2024
01/29
09:36
浏览量: 761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