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针对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 让母亲河水清鱼跃(法治头条)

针对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 让母亲河水清鱼跃(法治头条)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7-27 10:09:57 | 点击:3413

  浙江省金华市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执法人员开展禁渔联合执法巡逻。
  胡肖飞摄(人民视觉)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长江灯塔广场水清岸绿、风景如画。
  王 耿摄(人民视觉)

  清晨,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达声,在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畔的澄江渡口,护鱼工罗玖明熟练地驾驶执法巡逻艇,开始了一天的江面巡逻。

  为了让母亲河休养生息、修复其生态环境,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长江十年禁渔的决策部署。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公安部组织长江流域15省(市)公安机关和长航公安机关自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开展为期3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简称“长江禁渔”专项行动)。

  “长江禁渔”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侦破涉渔刑事案件2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万人,长江流域规模性非法捕捞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曾当了20多年渔民的罗玖明,自从长江禁渔后就“转行”成为一名护鱼人。他说,与刚“转行”时的忙碌相比,如今这片水域的非法捕捞行为越来越少。

  以打促禁,依法严惩非法捕捞犯罪

  潜水服、防鲨枪、橡皮艇……日前,重庆市公安局北碚区分局食药环支队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案,查获不少作案工具。

  “难不成是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今年1月,北碚区公安分局民警辛正立在工作中发现一条疑似非法捕捞线索。收到线索后,重庆市公安局“长江禁渔”专项行动办公室随即组织精干警力开展调查。

  民警多次往返于重庆市多地,对大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摸排出一个以张某某、吴某某为首的非法捕捞犯罪团伙。

  专案组安排专人连续数日对作案河段进行蹲守,摸清作案规律,开展集中收网行动,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收缴渔获物200余公斤,查扣潜水服等作案工具。

  专案组联系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的专家对该案渔获物进行认定。及时固定证据后,北碚区公安分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在区检察院工作人员和警风监督员的监督见证下,将存活的江团、尖口铜鱼等放生。

  “该团伙反侦查意识强,作案手法专业,多次深潜使用电捕工具实施非法捕捞。”北碚区公安分局“长江禁渔”专项行动办公室主任刘小松介绍,该团伙非法捕捞犯罪活动涉及“捕、运、销”全链条,捕捞的渔获物被贩卖至多个水产品门店及餐馆。

  公安部掌握情况后,将该案列为部督专案重点推进,部署相关省市同步跟进,全链条深挖彻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重庆等地公安机关拓展研判、串并扩线出长江流域部分省份共2400余人涉及潜水电捕鱼相关线索。

  “潜水电捕鱼隐蔽性强、流动性大、非法收益丰厚,单次作案所得渔获物动辄成百上千斤,不法人员受利益驱使顶风作案。”重庆市公安局“长江禁渔”专项行动办公室副主任、环保总队总队长黄志胜说,该专案目前共抓获嫌疑人113人,现场查获渔获物600余公斤,成功斩断跨渝黔桂三地的“捕、运、销”非法捕捞链条。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坚持以打促禁,把打击重点放在团伙犯罪、跨区域跨流域犯罪、新型犯罪等方面,强力攻坚、全力突破,始终保持对非法捕捞犯罪高压严打态势。

  立体防控,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浓厚氛围

  “团伙作案的案件少了,明目张胆捕捞的少了,牟利性非法捕捞少了。”谈及这几年的长江禁渔工作,长航公安上海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喻欣说。“知道禁渔的人多了,水里的鱼多了。”一位上海市民说。

  长江禁渔带来的“少”与“多”,与加强巡防、宣教密不可分。专项行动以来,许多祖祖辈辈打鱼的退捕渔民,对长江禁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他们不仅自己不会再去捕捞,还主动进行禁渔宣传。

  记者跟随长航公安上海分局的巡逻艇在江面上看到,主航道上往来船只忙碌,在吴淞口锚地,不少船只在等待码头装卸货。

  “我们积极构建立体化巡防格局,针对辖区水域自然保护区多、涉渔案件多发的特点,在长江上海段下游水域增设检查站,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保护区周边水域巡逻,对货运船舶携带违规渔具等行为开展针对性检查,并进行宣传教育。”长航公安上海分局政委蒋剑介绍,通过突出源头治理,加强打防管控一体化构建,推动群防群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禁渔工作的持续高效运转。借助长江口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长航公安上海分局可以实时了解辖区内船舶的航行或滞留情况。近年来,长航公安上海分局在传统“人、车、船”巡防的基础上,注重技防,以案件高发水域、沿岸、滩涂等为重点,采用“常态+高峰”相结合的巡防模式,全面动态掌握水域态势,实现多元化、立体化巡防。

  公安部先后印发公安机关切实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内河水域治安防控工作的意见;指导在重点水域布建智能感知设备,对重点水域实施立体化防控;牵头开展涉渔百日走访活动,在沿江重点水域、场所等张贴禁渔警示宣传海报,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浓厚氛围……公安机关坚持立体防控,挤压犯罪空间,不断提升日常管控效能,筑牢禁渔防线。

  协同联动,不断提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合力

  湖北省荆州市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483公里、长江故道93公里,2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渔业资源丰富。长江十年禁渔开展以来,长江里的珍稀物种江豚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有人在陈家台村长江航道内电捕鱼。”荆州市公安县公安局埠河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到达现场,发现长江航道中间疑似有人驾驶小船非法捕鱼,但派出所没有巡逻船只,民警迅速联系长航公安荆州分局请求船只增援。长航公安民警迅速驾船赶到现场,协同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2021年4月,公安部在湖北武汉召开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组织长江上、中、下游省(市)公安机关与长航公安机关签订区域警务合作协议,以长江干线为牵引,打造了“一线带三圈”的长江警务一体化合作新格局,将长航公安机关垂直管理和水上执法优势,与地方公安属地管理和侦查资源优势相结合,形成“1+1>2”的协同联动、合成作战优势。其中,以长江大保护为契机,荆州市公安局与长航公安荆州分局联合侦办非法捕捞案件13起。

  今年3月,浙江省嘉善县渔政部门查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由于渔获物数量已达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即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及时将案件移交给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侦办。

  “青浦公安分局水上治安派出所做强跨区域跨部门联勤联动,以打击非法捕捞犯罪为抓手,统筹吴江、嘉善等地公安、渔政执法力量,落实情报线索共享、合作打击整治、统一执法标准等工作措施。”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重庆与川鄂湘黔4省签订交界水域共管协议,市内各区县各部门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建成多个省际渔政工作站、长江禁渔警务联络室,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勤联动机制;上海公安不断加强长三角区域警务合作,积极对接法院、检察机关、农委、市场监管、海警等部门,共同签署加强长江流域上海段渔业资源保护协作工作的备忘录……

  “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同涉江行政主管部门联动配合,增强行刑、警种、区域、江地之间的联动协作,将执法监管、排查整治和打击犯罪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合力,充分发挥合成作战效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以深化推进“平安长江”行动为抓手,继续保持打击非法捕捞犯罪高压态势,持续开展禁渔宣传活动,确保禁渔禁捕工作常态长效,为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版式设计:沈亦伶

  

  记者手记

  公众参与  久久为功

  嘉陵江畔,渔民“转行”成为护鱼员;荆州河段,江豚成群再现;吴淞口,水清岸绿生态宜人……

  沿着滔滔长江顺流而下,发生在长江母亲河流域的一幕幕,印证了开展“长江禁渔”以来的显著变化:不仅鱼群变多了,水质变好了,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长江禁渔,保护的不只是鱼,还是推进长江大保护和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开展“十年禁渔”,禁的是渔、难点是人。公安机关开展“长江禁渔”专项行动,重拳打击非法捕捞犯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既有力惩治了不法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教育引导群众不断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为了保障退捕渔民上岸后再就业,沿江省份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比如,将有就业意愿的渔民纳入重点服务群体名单,并为其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等。

  公众参与不可或缺。记者看到,许多市民自发加入长江禁捕志愿者行列,在巡查宣传的同时,还协助捡拾江边的生活垃圾等,悉心维护着一江清水、两岸翠绿。有的餐饮经营者、消费者说,要巩固已有的禁渔成果,从自己做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饮食观,号召更多人加入长江大保护的行列,共同守护美丽长江。

  “十年禁渔”开展3年多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明显增加,但种群结构和生境状况仍处在强基固本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仍需久久为功、协同发力,让水清岸秀、江美鱼丰的美好生态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7日 19 版)

(责编:袁勃、卫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共青团中央 全国青联 全国学联印发通知部署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周呈宣)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印发通知,就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作出安排。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

李强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讲话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6日电(记者陈威华 刘畅)当地时间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就“和平与安全、全球治理改革”议题发表讲话。金砖成员国领导人与会。巴西总统卢拉主持...

77条自贸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7月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做到真查真改、落地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案为鉴“治未病”&nb...

强化法治引领 筑牢反诈防线——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庄琳):为切实提升高校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7月3日下午,烟台高新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展了一场以“织密防诈‘安...

烟台职业学院3项课题获全国物流教改课题一等奖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潘静宇):日前,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结题名单的通知》。...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孟红雷)7月2日,烟台高新区在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面对面,便民利企零距离”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全面展示高新区政务服务改革成效,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政务服务影响力...

巧手匠心 “布”一样的美——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开展布料胸花DIY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京蔚 程茜媚):为弘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居民在亲手制作胸花的过程中感受非遗魅力,通过互动体验增进邻里感情,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市妇联百人“筑家”指...

烟台高新区滨河社区老年大学开设“银龄安全课堂”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莹)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在烟职家属楼举办“守护夕阳红,安全伴我行”老年意外伤害防护知识专题讲座,增强社区老年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老年学员参与,现...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闭幕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呈宣 王璐璐)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7月3日上午在京闭幕。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出席闭幕会并讲话。团中央书记处书...

2023
07/27
10:09
浏览量: 341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