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11 07:20:57 | 点击:2575

  图①: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新州镇,当地检察干警为学生普法。
  陈孝新摄
  图②: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司法局内,律师(右一、右二)和心理咨询师(左一)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普法。
  曹建雄摄

  日前,全国普法办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这些案例针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采取了有力举措,群众认可度高、获得感强,在工作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创新意义。据介绍,为鼓励地方和基层聚焦问题开展差异化探索,选树各地各部门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从2019年开始,全国普法办组织开展“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作为“八五”普法的主线和首要任务,紧密结合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实际,围绕“八五”普法规划重点任务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各地各部门推动全民普法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近年来,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推进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统筹谋划,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各学段教学重点和要求;着力加强课程建设,开设道德与法治等专业课程,推动融入其他学科;创新方式,推进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衔接,日常普法和品牌推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除此之外,各地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

  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黎涌小学的教室里,交警通过大屏幕,结合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给大家讲解过马路严禁追逐打闹、“红灯停、绿灯行”、搭乘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安全头盔等诸多内容。一场看似平常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课,因趣味问答、互动交流和交通手势操的融入,学生们全程认真听讲,踊跃参与互动。

  佛山市从公安干警中精选优秀人才,担任法治、禁毒、交通和消防校长,以沉浸式情景体验,着力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四校长”普法品牌。2022年,在法治、禁毒、交通和消防“四校长”基础上,增加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担任法治副校长,为700多所中小学选聘了1523名法治副校长。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一场模拟法庭正在“开庭”。参与学生按照司法审判程序,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审判”,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

  这是陕西“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的一个活动。

  从绘本、动漫、游戏,到辩论赛、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红领巾法学院”遵循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截至2022年底,陕西省累计参与“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学校1841家,受益中小学生达300余万人。

  “‘红领巾法学院’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参与性法治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明白了学法的意义、违法的后果、用法的途径等,达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效果。”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徐永胜说。

  建设法治乡村,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亮色

  在吉林省舒兰市,党员干部到“百姓说事点”听取社情民意已成为常态。该市锦德村的土路距离市区新修公路只有1.5公里,但阴雨天泥泞难行,村民出行很不方便。相关部门从“百姓说事点”了解此事后,决定将此路段纳入道路维修改造计划,村民拍手称赞。

  原来,吉林省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发现村民们经常“扎堆”在小卖店、医疗站等场所闲聊说事,从中受到启发,在各村屯、社区依托群众经常聚集场所建立“百姓说事点”。信息员和调解员通过随时说事、及时办事、定期议事等环节,用“唠家常”的形式让社会问题、矛盾纠纷、诉求意愿等在“百姓说事点”得到真实反映。如今,“百姓说事点”逐步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点、社情民意收集点、法律常识宣传点、致富信息传播点、干群关系联系点。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加大法治乡村建设力度,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法治亮色。

  山东省昌邑市开展村村“法治体检”行动,针对“体检”发现的问题开展精准普法、个性化法律服务,夯实乡村治理法治化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10月20日,“体检”团队走访村民3万余户,审核村规民约、村级经济合同文件1356份,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

  昌邑市围子街道孙斜村自从配备了村法律顾问后,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法治体检”。然而,一开始村民对法律顾问的态度不温不火。

  前两年,某公司无人机喷洒灭草剂致使孙斜村临近土地农作物受损,涉及全村100多户农户,村民与公司协商多次不成。法律顾问得知这件事后,协调所在律所组成工作团队,针对这件事专门“体检”,为村民们免费提供法律援助。7天100多个小时,工作团队“三班倒”,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为100多户农户争取到赔偿款。就是因为这件事,村法律顾问得到了村民的充分信任,村委和村民遇见事都会找村法律顾问商量。

  送法下乡,如何提升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不少地方推动法治文化与民俗、乡土文化融合发展,创新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让法治文化入脑入心。

  在江苏南通海安市洋蛮河街道三角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艺汇演正在进行。演员们吹、拉、弹、唱样样拿手,他们用“法治+文艺”的方式精心制作了快板、说唱等10余个节目,博得了村民的阵阵掌声。“上场的演员们都来自海安尚法文化剧社,常年活跃在乡村法治舞台,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用海安俚语反映乡土文化。”海安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依托地理特点强统筹,描绘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工笔画”;彰显地域文化强辐射,描绘乡村法治文化展陈“写意画”;借力地缘优势强融合,描绘乡村法治文化浸润“水彩画”……江苏省南通市打造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三强三画”模式,推动地方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提升了乡村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汇聚各方力量,让法治种子播撒到社会每个角落

  “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时,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是否可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处建筑工地,主持人提出的一个个法律问题,正是工友们关心关注的。在北京市2023年“送法下乡”暨“法律进工地”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北京市司法局、城管执法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律师们一起,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为其带来了相关的普法宣传及法律咨询服务。

  将群众的法治需求汇总整理,最大限度匹配群众需求与部门职责,以清单的方式对各普法责任制单位落实普法任务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北京探索以“需求清单、供给清单、责任清单、督导清单”4张清单为抓手,落实普法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奏响普法“大合唱”,推动全民普法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型升级。

  “‘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责任制落实,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探索实践的一系列举措有力促进了普法与执法等法治实践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

  拓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进一步打破了过去司法行政部门“单打独斗”普法的局限。

  “法律就像一杆秤,你轻还是重、对还是错,在它面前一目了然。”童家富是福建的一名“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在普法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所谓的“问题孩子”,发现家庭关爱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薄让一些孩子误入歧途。通过法治宣传与心理关爱双管齐下,一年多来,他的普法志愿者团队帮助300多名所谓“问题孩子”重归家庭、融入社会。

  福建省司法厅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创新打造“蒲公英”法治品牌,推动普法工作由“政府主导”向“群众共创”延伸。截至目前,福建省已发展“蒲公英”普法志愿者12.1万名,开展法律服务活动近2万场次,服务对象超3000万人。

  “一朵‘蒲公英’看起来力量很小,汇聚成千万朵‘蒲公英’就能量无限。”福建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林晓霞说,“人人志愿参与普法”新模式,正让法治种子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1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77条自贸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7月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做到真查真改、落地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案为鉴“治未病”&nb...

强化法治引领 筑牢反诈防线——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庄琳):为切实提升高校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7月3日下午,烟台高新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展了一场以“织密防诈‘安...

烟台职业学院3项课题获全国物流教改课题一等奖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潘静宇):日前,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结题名单的通知》。...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孟红雷)7月2日,烟台高新区在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面对面,便民利企零距离”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全面展示高新区政务服务改革成效,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政务服务影响力...

巧手匠心 “布”一样的美——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开展布料胸花DIY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京蔚 程茜媚):为弘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居民在亲手制作胸花的过程中感受非遗魅力,通过互动体验增进邻里感情,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市妇联百人“筑家”指...

烟台高新区滨河社区老年大学开设“银龄安全课堂”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莹)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在烟职家属楼举办“守护夕阳红,安全伴我行”老年意外伤害防护知识专题讲座,增强社区老年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老年学员参与,现...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闭幕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呈宣 王璐璐)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7月3日上午在京闭幕。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出席闭幕会并讲话。团中央书记处书...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

  7月3日,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闭幕会会场,青联委员们举手表决相关决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周围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可谓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这位“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主人公,记账时“千”字和“十”字不分、搭火车误点,最终因“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的糊涂认知,延误救治丢了性命。这一辛辣讽刺的文学形象,也给...

2023
05/11
07:20
浏览量: 257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