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举行 "神秘跑团"正在备赛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举行 "神秘跑团"正在备赛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08 15:37:45 | 点击:219

4月13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在北京亦庄举行。随着比赛临近,参赛机器人在跑道上进行了首次路测。路测期间,机器人们表现如何?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在北京举行

参赛机器人首次路测

3月28日晚,在北京亦庄,报名参加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的机器人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路面测试。

来参加此次测试的,是已经完成报名的6家机器人参赛队,占到了所有参赛队伍的近四分之一。第一台出发的是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

天工机器人身高1.8米左右,相比较于其他的人形机器人,它的步幅会大一些,提高了奔跑速度。机器人在引导员引导下,向前奔跑。

随后出发的,是来自北京昌平的松延人形机器人,身高大概1.2米左右,主要特点在于先进的关节设计和驱动系统,具备高度灵活的运动能力,可实现快速移动、转向及复杂动作。小巧可爱的它,跑起来很像一个小朋友。

记者:实际上人形机器人是在操控下往前跑是吧?

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也有另一个模式,就是不用操控,人形机器人自己走,类似于一个导航,中间有一些避障的过程。

要完成21公里的半马,基本上每个机器人都要在途中进行几次换电操作。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保障团队进行保障,这就如同F1比赛中,赛车要进入维修区更换轮胎是一个道理。

大概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天工机器人完成了第一次换电,目前正在跟随它的引导员继续前行。

参加测试的一共有6支队伍,每家机器人的技术特点都不一样,大家测试的内容也不相同。一支来自上海的队伍,此次测试主要聚焦在机器人足底对路面的适应性。

上海青心意创科技有限公司结构开发负责人 毕备:上坡、下坡,以及持久力等,还有它本身的跑步稳定性。一些算法策略我们可能要再去上升一个等级。

原本顺利的路面测试进行了40多分钟时,意外出现了。大概在测试的6公里左右,天工机器人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故障,它左脚的脚踝处,出现了一个连接处的断落,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换机器人。

第一台人形机器人完成第一次测试,用时大概2小时52分。

随着路面测试的进行,每一台人形机器人都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工作人员收集各项测试数据,以便在开赛之前进行最后的调试训练,争取以最好的成绩完成比赛。

人形机器人半马即将开赛

赛制如何?

机器人的补给、保障和我们人类完全不同,这场赛事细则都有哪些?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在赛制上遵循“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原则,人形机器人与运动员将在起点同时鸣枪起跑。为确保人机安全,比赛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离的方式,机器人虽与运动员共享同一路线,但各自拥有单独赛道。

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全程距离为21.0975公里,全程共设置7个补给站。

2025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机器人竞赛组副组长 王国林:补给站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参赛队更换机器人所需要的电池,第二个是安全设备,第三个是一些辅助的工具。

比赛过程中,裁判员和保障团队将全程跟随,如果机器人出现突发状况,保障团队可以快速处理。

人形机器人半马

打造全新应用场景

有些机器人并不是为了奔跑而研发的,它们为什么要来参赛马拉松,这场比赛又能给机器人带来什么改变?

以往,人形机器人多在实验室等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定点测试,其性能验证局限于特定条件。而此次马拉松赛,无疑是对人形机器人综合场景适应能力的一次系统性检验。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梁靓:机器人马拉松代表的是科技和产业的一场马拉松,这次马拉松比赛也是一次科技和产业的起跑。

从普通的路试拓展到如今马拉松赛程的复杂挑战,人形机器人正实现从单体性能突破到适应复杂现实场景的重大跨越。

在半程马拉松赛程中,机器人需面对长时间的双足行走或奔跑、复杂的路况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等。这要求机器人在传感器的精准度、芯片的运算速度和算法的智能性等多方面具备极高水平。

组委会介绍,此次参赛的机器人,很多并非为了奔跑和耐力研发,但这场比赛提供的是一个综合测试的舞台。

2025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机器人竞赛组副组长 王国林:可以对机器人的通行能力、稳定性、姿态的合理性、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控制算法,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共同推动具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梁靓: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可能会摔倒,也可能会缺零件,也可能在换电过程中,工程师和操作手之间的磨合会有问题,因为是全球首个,所以也希望大家用更多宽容和容错的心态来看待这场比赛。

(总台记者 张河运 纪乐乐 邓煜洲 袁成刚 赵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湖南辰溪县中医产业链办着力打造新产业 谱写新篇章 全面推广种植金樱子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万绍发): 2025年7月14日,湖南辰溪县中医药产业链办一行3人冒烈日炙烤,前往谭家场乡李家坳村七组,进行实地调研。向返乡农民工宣传金樱子种植技术,共同探讨如何将金樱子产业做大做强。从实际出...

小区停车场闸杆砸伤行人是否应赔偿

每日新闻网讯(作者:吕本政 袁传文):近日,烟台高新区人民法院成功解决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此案标的额不足2000元,在众多案件中或许并不起眼,但承办法官杨茹却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烟台高新区召开产业重点项目推进会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许亨通):7月11日,烟台高新区召开产业重点项目推进会。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李如鹏,工委管委分管领导,马山街道办事处、相关区直部门和区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前,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部...

为全球版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古代中国的发明创造为世界留下了宝贵财富,今日中国的版权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化转型,中国游戏、电影、潮玩等创意产品风靡国内外。”世界知...

草根“苏超” 全球回响

  7月6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泰州对镇江看台TIFO(可覆盖看台的大型横幅或拼图)。视觉中国供图  经过短暂休整,新一轮“苏超”联赛又要在本周末延续热度,打完这一轮,“苏超”赛程正好过半——从江南到江北...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为低空经济“高飞”培养复合人才(育见·新专业)

近年来,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运营的敦煌“飞天”通用航空项目,为游客提供低空飞行器旅游服务,让游客乘坐直升机、动力滑翔机,从空中欣赏大漠绿洲和月牙泉美景,沉浸式体验敦煌独特魅力。图为7月3日,游客乘坐滑翔机空中俯...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开幕

本报雅加达7月12日电  (记者李培松)“万里尚为邻——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11日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美术和陶瓷博物馆开幕。  展览分为“航海壮举,伟大航程”“星槎遗踪,万里丝...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3日电(记者杜刚)13日,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随着牵引机将最后一段电线成功从183号铁塔拽至188号铁塔,标志着历时15年建设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形成了一条围...

青年早新闻|加力!我国推出新一批稳就业支持政策

今天是7月10日,星期四,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舰耀香江——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纪实...

美国洛杉矶隧道坍塌 31人获救 (1/5)

  7月9日,救援人员在美国洛杉矶发生坍塌事故的隧道入口处作业。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消防局9日说,在该市当日发生的一起隧道坍塌事故中救出31名被困人员。消防局仍在核实被困人数,目前尚无人员失踪报告。  新华社发(...

2025
04/08
15:37
浏览量: 2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