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美乌总统会晤为何不欢而散

美乌总统会晤为何不欢而散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2 13:46:28 | 点击:320

【特别关注】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随后,双方原计划在会晤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被取消,美乌矿产协议也暂未签署。据乌克兰媒体报道,泽连斯基28日晚结束在美国访问后已飞往英国。

一场备受关注的会晤,就这样不欢而散。

“外交灾难”

“是我让你成了硬汉,没有美国,你根本硬气不起来。”“但你表现得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这可不厚道,我实话实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晤中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样说。

会晤中,泽连斯基继续要求在两国即将签署的矿产协议中加入美国的安全保障。特朗普表示,美国可以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不想承诺任何具体的安全保障。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诉求则根本不在谈判桌上。

“要么签(矿产)协议,要么我们退出。如果我们退出,你们就得自己打到底。我觉得这不会好看,但你们必须打下去。你们的人民很勇敢,可你们手里没牌了——除非签了这份协议,你们的处境才会好转。”说完这话,特朗普结束了会谈。随后,乌方被请出白宫。

英国《卫报》评论称,这是现代历史上最大外交灾难之一。争吵之后,特朗普仍评价此次会谈“非常有意义”。显然,特朗普不会排除与乌方签署矿产协议的可能,但要等到乌方“准备好进行建设性对话”时。

早在2月2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表态中,就能看到两国围绕矿产协议谈判的剑拔弩张。泽连斯基还未抵达美国时,贝森特公开对媒体表示,与乌克兰的框架性经济协议已经达成,美乌不会再就协议谈判,协议涵盖战略性矿产、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基础设施资产。

换言之,泽连斯基去白宫就是签协议的,没得谈。

“双赢”的背后

这份被美国描绘为两国“双赢”的协议,在欧洲看来却“充满殖民主义”,“双赢”字面之下,是美国对乌克兰未来一半矿产资源收益的巧取豪夺。协议全文未提安全保障,却写满美国利益的安排。

据报道,乌克兰拥有被美国列为“关键矿产”的50种矿产中的22种。按照该协议,乌克兰需将稀土、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美乌共管基金,美国则以资金、金融产品和其他对乌重建具有关键意义的资产向基金注资,并保证基金吸纳的资金将只用于对乌重建项目的投资,即用乌克兰的资源收益收购乌克兰的资产。

这样的“双赢”,不啻残酷无情的霸权隐喻。

丹麦《贝林时报》痛斥,该协议是“(美国)对欧洲盟友的严重不忠”。波兰《选举报》直言,协议初稿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历史性勒索”。

在一些观察者看来,美国似乎正迅速从金融霸权回卷到殖民霸权,一台“美式资源收割机”正尝试重塑地缘版图。只要能达成对资源的垄断,美国并不在乎对方是不是“盟友”。在此过程中,美国的“交易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先用危机制造依赖,再以依赖逼迫让步。

早前,在基辅访问的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就威胁乌克兰,如不尽快签署矿产协议,美方将禁止乌克兰使用“星链”卫星网络服务,而“星链”是对乌克兰政府及军队至关重要的网络连接服务。

法国BFMTV披露的细节更具戏剧性:由于不满乌克兰对协议的迟疑态度,美国政府一度威胁取消乌克兰总统的访美行程,直到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斡旋才勉强成行。

“西方的敌人”

然而,会谈还是不欢而散。“后果”,看上去很严重!

《华盛顿邮报》披露,特朗普政府正考虑终止所有对乌军援运输,包括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雷达、弹药与导弹。若该决定实施,乌克兰将彻底失去与俄罗斯对抗的武器补给,而这恰是美方逼迫基辅签署矿产协议的终极筹码。这对乌克兰的影响很大,当然也影响欧洲。

这几年翻着跟斗涨价的美国液化天然气扎扎实实地掏空了欧洲人的口袋。法国经济学家皮埃尔·戴高乐指出,美国挑起俄乌冲突,把欧洲变成其附庸,并利用乌克兰危机破坏了欧洲稳定。

现实如此:乌克兰的矿产、欧洲的天然气市场、北约的军事订单,都成了美国“盟友价目表”上的明码标价。德国莱茵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帕佩格的评价既无奈又辛酸:“在谈判中,欧洲只能坐在‘小孩那桌’。”

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充满恐慌——美国如今已成为西方的敌人。

美乌白宫会晤结束后,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瑞典、挪威、摩尔多瓦、爱尔兰、卢森堡、荷兰、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芬兰、葡萄牙、克罗地亚等大多数欧洲国家和欧盟三大机构纷纷表示支持乌克兰。一场欧洲国家自主讨论乌克兰事务的峰会将于周日在英国召开。

欧洲的“战略自主”虽步履蹒跚,却仍在发出一缕微光。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欧洲要么挺身直面这种局势,要么化为一盘散沙。

(本报记者 李曾骙)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为低空经济“高飞”培养复合人才(育见·新专业)

近年来,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运营的敦煌“飞天”通用航空项目,为游客提供低空飞行器旅游服务,让游客乘坐直升机、动力滑翔机,从空中欣赏大漠绿洲和月牙泉美景,沉浸式体验敦煌独特魅力。图为7月3日,游客乘坐滑翔机空中俯...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开幕

本报雅加达7月12日电  (记者李培松)“万里尚为邻——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11日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美术和陶瓷博物馆开幕。  展览分为“航海壮举,伟大航程”“星槎遗踪,万里丝...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3日电(记者杜刚)13日,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随着牵引机将最后一段电线成功从183号铁塔拽至188号铁塔,标志着历时15年建设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形成了一条围...

青年早新闻|加力!我国推出新一批稳就业支持政策

今天是7月10日,星期四,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舰耀香江——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纪实...

美国洛杉矶隧道坍塌 31人获救 (1/5)

  7月9日,救援人员在美国洛杉矶发生坍塌事故的隧道入口处作业。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消防局9日说,在该市当日发生的一起隧道坍塌事故中救出31名被困人员。消防局仍在核实被困人数,目前尚无人员失踪报告。  新华社发(...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1/10)

  7月8日,参观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  当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7月8日,观众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参观。当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开幕,集中展示世界各国先进铁路技术和装...

一手对14国加税 一手延长暂缓期 美政府再次极限施压贸易伙伴

  当地时间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随后,他又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  3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多个贸易对象进行谈判,但进度显著不及美方预期。目前仅与...

提振消费再发力 服务消费潜力足

  实物消费存在天花板,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因使用寿命较长,更新频率较低,而服务消费(如餐饮、旅游、文教等)可以提升频次,潜力巨大。  ---------------  从多地扩围消费补贴、发放托育消费券,到央行...

共青团中央 全国青联 全国学联印发通知部署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周呈宣)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印发通知,就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作出安排。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

2025
03/02
13:46
浏览量: 32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