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碧水汤汤润两岸——大运河再现新生机

碧水汤汤润两岸——大运河再现新生机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2-06-27 21:37:21 | 点击:580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碧水汤汤润两岸——大运河再现新生机

  新华社记者

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古今,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大运河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润泽一方百姓。

  如今,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开启新篇章。4月28日,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6月24日,大运河京冀段旅游航道实现互联互通……运河沿途省市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等统筹谋划,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新生机。

  文化遗产传承千年记忆

  古老的大运河蜿蜒曲折近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

  千百年来,运河沿线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存,2014年6月,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编制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清代王维珍的诗句这样描绘运河北上情景。当时,随漕船上京的人在几十里外船上看到高高的燃灯塔顶后,就知道通州到了、京城已近。

  这是北京市通州区的西海子公园和燃灯塔(2020年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张奭月介绍,2020年6月,燃灯塔所在“三庙一塔”景区进行了改造提升,景区内文物得到全面修缮保护,文庙部分历史格局重塑,景区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大幅提升。

  这是2021年10月12日拍摄的河北省沧州市百狮园生态修复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历史上,古运河也曾泛滥成灾,位于河北省东光县连镇的谢家坝曾多次决口。清康熙年间,连镇谢氏乡绅捐资,组织人力用糯米熬浆,加灰土、泥土混合筑堤,故名谢家坝。为了再现谢家坝历史风貌,当地对大坝主体进行了修缮加固,为此用了百余袋糯米、数以千计的木楔。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利用,如今,大运河沿线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博物馆或展厅,出版书籍,举办活动,让运河文化遗产“讲述”历史。

  走进河北沧州博物馆“大运河北——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展”展厅,眼前仿佛铺陈开一幅悠远的大运河历史画卷:序厅、千秋运河、至珍千里、御河流畔、缘于运河、申遗之路……在这里,大运河曲折蜿蜒,融汇着历史和文化音符。

  这是5月24日拍摄的河北省沧州市大运河畔正在修建的南川楼、朗吟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这个展厅的主题是‘看得见运河历史,留得住城市记忆’。”沧州博物馆副馆长王玮说,通过采用艺术化的设计理念,将互动体验与实物展示相结合,“大运河北”把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6月17日,市民在河北省沧州市大运河畔堤顶路骑行。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治污植绿修复生态

  历史上的大运河滋润了两岸土地,养育了众多百姓。明清时期,古沧州运河帆樯林立,船只穿梭,客商往来,不分昼夜。明朝嘉靖、万历时期,泊头“通两京津要,夹河居者万余家,军民杂处,商贾辐辏”,成为沿河名镇。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运河“五季”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如今,运河两岸呈现出人河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我小时候就搭爸爸的货船来杭州,到过拱宸桥,那个时候这里都是棚户区,碎石路,水很黑,气味很重,河岸上还有许多管道把污水排到运河里。”杭州水上巴士服务员宋菲菲说。

  这是5月28日拍摄的经过浙江杭州塘栖古镇的京杭大运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2011年,她来到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集团工作。少年时见到的棚户区,如今已改造成杭州著名的桥西直街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粉墙黛瓦,绿树成荫,一派江南水乡古民居的风貌。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通过拓宽清淤、生态重构、水质监测等措施,让北运河逐渐从一条排水河变成生态河,大量水鸟于此栖息聚集。

  “2021年以来,通州区野生鸟类监测点共监测到迁徙候鸟近50万只,仅北运河就记录到鸟类近200种,每年超过20万只次候鸟在此栖息或过境。其中还有大天鹅、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震旦鸦雀、黑鹳等‘稀客’。”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李扬说。

  随着大运河生态环境改善,两岸人家的生活也有了可喜变化。

  前门上桥逛街,后门洗菜下船,倚窗晾衣养花,靠岸下棋喝茶……华灯初上,江苏无锡南长街的水乡风景美不胜收。乘船前往清名桥,一路风景、一河璀璨,这里成为年轻人喜爱的休闲胜地。

  在河北沧州市区,清晨时分,绿意盎然的运河公园迎来了“打卡”的市民。有的悠闲散步,有的驻足拍照,不时有健走队喊着欢快的口号从身边经过。沿河堤一路向南,清风楼、南川楼、朗吟楼、百狮园、运河公园……水蜿蜒,路逶迤,景连绵,人们乐享其中。

  一河碧水激发经济活力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如今,大运河正给两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大运河航运水平得到很大提升。6月24日,随着来自北京通州、河北香河的游船沿北运河航道相向驶过进出北京的门户船闸,大运河京冀段旅游航道实现互联互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水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袁永军表示,这标志着北京市第一次出现了跨省际航道,第一次出现了跨省际水上旅游运输。

  5月27日,游客在浙江杭州桥西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浙江省嘉兴市依托运河优势大力发展航运业,2021年,内河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7.94万标箱。

  “水运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是一种绿色的交通运输方式。”嘉兴市港航局原副局长何建春说。

  与此同时,运河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这是5月27日拍摄的行驶在大运河杭州段的货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去年开馆不久,每天1万个预约名额,往往开放几分钟就被约满,成为古城扬州新的热门地标。

  这是2021年6月16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11日,江苏省印发了《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预计到 2025 年,江苏将沿运河建成1至2个彰显大运河文化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2个左右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0个左右省级及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6 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以运河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运河两岸经济结构正悄然变身。

  这是5月2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拍摄的建设中的小河公园,该公园由一处工业遗存小河油库改造而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暖风轻,麦浪香,粮画小镇姑娘忙……”坐落于运河之畔的河北省馆陶县粮画小镇寿东村以“粮食画”闻名,全村有120余人从事粮食画制作。寿东村党支部书记张付仁说,寿东村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增收,从业村民年均收入近2.5万元。

  以粮画小镇为龙头,馆陶县建设了一批“小而特”“富而美”“新而活”的特色小镇,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契机,他们将大运河文化等融入乡村旅游中,不断拉长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在杭州,随着运河文化带建设,一些工业遗存摇身成为博物馆、文创园区。曾经的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经过厂房改造变身为创意产业园,入驻文创企业110家。

  这是2020年11月4日拍摄的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服装设计师郑碧红在产业园开了一个工作室从事旗袍和礼服定制,她说:“丝绸和运河密不可分,我在产业园十多年,就是希望通过耳濡目染,寻找创作灵感。”

  纵贯南北的一河碧水,正在助力两岸百姓“致富之舟”扬帆奋进,奔向幸福生活。(记者李凤双、范世辉、王民、蒋芳、冯源、张骁)

  4月28日,山东省德州市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对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作者:郭绪雷】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77条自贸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7月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做到真查真改、落地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案为鉴“治未病”&nb...

强化法治引领 筑牢反诈防线——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庄琳):为切实提升高校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7月3日下午,烟台高新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展了一场以“织密防诈‘安...

烟台职业学院3项课题获全国物流教改课题一等奖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潘静宇):日前,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结题名单的通知》。...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孟红雷)7月2日,烟台高新区在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面对面,便民利企零距离”政务服务集中宣讲暨政府开放月活动,全面展示高新区政务服务改革成效,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政务服务影响力...

巧手匠心 “布”一样的美——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开展布料胸花DIY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京蔚 程茜媚):为弘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居民在亲手制作胸花的过程中感受非遗魅力,通过互动体验增进邻里感情,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市妇联百人“筑家”指...

烟台高新区滨河社区老年大学开设“银龄安全课堂”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莹)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在烟职家属楼举办“守护夕阳红,安全伴我行”老年意外伤害防护知识专题讲座,增强社区老年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老年学员参与,现...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闭幕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呈宣 王璐璐)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7月3日上午在京闭幕。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出席闭幕会并讲话。团中央书记处书...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

  7月3日,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闭幕会会场,青联委员们举手表决相关决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周围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可谓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这位“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主人公,记账时“千”字和“十”字不分、搭火车误点,最终因“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的糊涂认知,延误救治丢了性命。这一辛辣讽刺的文学形象,也给...

2022
06/27
21:37
郭绪雷
浏览量: 58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