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警惕辱华病毒“大翻译运动”正悄然发生变异

警惕辱华病毒“大翻译运动”正悄然发生变异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4-28 22:02:28 | 点击:486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丛培影 丨 

丛培影 中央团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副教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

自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今年3月以来在网上出现的以抹黑和污蔑中国的“大翻译运动”,俨然成为更加令人厌恶的“网络病毒”,并且在传播错误信息和制造误解中,悄然发生着“变异”,对中国的对外宣传和国际形象塑造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悄然“变异”成演变新特征

在俄乌冲突发生后,国内极少数网友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调侃的言论,被一些别有用心者翻译成乌克兰当地语言,对中乌关系和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一开始,这些恶意翻译只是零散地出现在推特中。不久,核心参与者建立了名为“大翻译运动”的推特账号,每日发布多条精心挑选的、反映网民负面情绪的翻译,翻译的语言也从英文扩大到韩文、日文等。

“大翻译运动”推特账户的建立,使其从零散状态走向了有组织化,其关注人数也由开始的1.8万人增至目前的12.6万人。起初,“大翻译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恶意选取国内少数网友在自媒体上的极端言论,并把这些只言片语放大,乃至固化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在实现了自身组织化后,“大翻译运动”翻译的内容也由原来的自媒体言论逐渐转变为官方媒体、知名媒体新闻之下的网友评论。这些评论是经过蓄意选取的负面言论。这意味着,只要能反映国内网民负面情绪且点赞量高的评论,都会成为其选择的目标。

另外,民众此前对 “大翻译运动”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其主要翻译内容来自国内自媒体。如今,“大翻译运动”翻译的内容不仅来自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还有B站、小红书、知乎、豆瓣等年轻人喜欢浏览的互联网社区。而且,目标不再局限于网络评论,甚至扩展到视频弹幕。这可以视为明显的“病毒变异”。

险恶用心是为制造更多反华情绪

“大翻译运动”参与者具备的特征是懂中文、会翻译,却不希望中国变好,共同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制造更多反华情绪。当然,这一群体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有些参与者是单纯对所选取观点的不支持、不认同。有些参与者很早就移民国外并加入外国国籍,希望通过丑化中国的言论,为自己离开中国找借口。有些参与者是典型的“恨国党”,他们不希望中国发展,也不希望中国人生活得更好。

另外,参与者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将自身打造成所谓的“政治观察家”,获取更多社会认可。有的是为了从反华政府和反华势力那里获取绿卡、资金支持及社会认可等。“大翻译运动”潜在的受众在西方,他们中一些人保持着文化上的优越感,心理上难以接受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他们需要通过虚幻的优越感让其感觉更好,而“大翻译运动”正迎合了他们的这一需求。此外,一些对华不友好的西方媒体记者在背后声援“大翻译运动”,不仅对其大肆宣介,还将其视为重要的稿源。

多维度实施澄清与反制

翻译应该成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民众之间交流的桥梁。“大翻译运动”的所作所为却是将翻译变成煽动对立和仇恨的工具,使之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障碍。事实上,“大翻译运动”做的是损人不利己的勾当。其恶意翻译的内容可能引发所在国的“反华”“排华”情绪,乃至歧视亚裔的现象。参与者自身的亚裔面孔,也会成为当地歧视和迫害的对象。

为遏制“大翻译运动”这种“网络反华病毒”的蔓延,中国需要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从官方层面上,需要依法依规加强对国内网络平台的管理,规范网民行为,加强网络监管,强化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沟通,用事实和数据讲好中国故事。从民间层面上,需要发挥有家国情怀、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的留学生和爱国华人华侨群体的海外传播优势,引导其正面宣传真实的中国,努力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张艳玲)

编辑:唐玲

【作者:丛培影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牢记嘱托 紧跟党走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在全国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领袖关怀指引奋斗方向,青春盛会激荡时代回响。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重要贺信,蔡奇同志等党和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为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对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提出一系列成长指引,勉励我国广大青年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作为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青联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9月3日晚将在北京举行

 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将于9月3日晚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  晚会汇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艺术家,...

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2025年7月2日)  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 贺军科青年朋友们,同学们,同志们:  值此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

从快递高增长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提速

  【光明时评】   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61.8亿件,同比增长17.6%;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87.7亿件,同比增长20.1%,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  ...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

“我们党肩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  “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

烟台高新区举办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护 知识讲座

6月25日,烟台高新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烟台市红十字会在海岸社区举办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护知识讲座,进一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马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讲座。讲...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中共中央组织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比2023年底净增108.6万名,增幅为1.1%。  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525.0万个,比2023年底净增7.4万个,增幅为1.4...

人民日报社论:坚定信念信心 阔步复兴征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人民日报7月1日社论:坚定信念信心 阔步复兴征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  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

埃尔多安:“中间走廊”与“一带一路”协同对接十分重要

新华社伊斯坦布尔6月29日电(记者王腾飞)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日前表示,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协同对接十分重要,有助于以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连接亚洲与欧洲。  埃尔多安在伊斯坦布尔参加全球交通互联互...

2022
04/28
22:02
丛培影
浏览量: 48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