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天宫空间站:开启中国人“太空定居”新时代

天宫空间站:开启中国人“太空定居”新时代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2-03-10 19:21:12 | 点击:830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付毅飞

  

2022年5月起,中国空间站工程将进入建造阶段。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由3个舱段、2艘载人飞船和1艘货运飞船构成,总质量近100吨,装载着空间生命和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燃烧和微重力流体科学、基础物理等领域的大量先进实验装置。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员王亚平“被迫”请假。此时,她已在距地面约390公里的太空“出差”了140多天。

2021年4月29日,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宣告我国开启空间站任务新时代。同年我国又发射了2艘载人飞船和2艘货运飞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任务五战五捷。

天宫空间站被航天人称作“太空别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我们在空间站构型布局上进行了精心设计,以保证空间站具备更强大的科学和应用能力;在舱段外安置了外置平台,以确保空间站能够进一步扩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介绍,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完成6次发射任务,包括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以及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并实施在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和飞船返回任务,全面建成空间站。

今年5月进入建造阶段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核心舱是空间站的控制舱段,是最重要的舱段。”周建平说。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设计师杨宏介绍,天和核心舱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航天器,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周建平介绍,中国空间站起步较晚,但有后发技术优势。可以说,中国大型空间站建造能力处于国际前列。一方面是技术新,例如天宫空间站能源系统光电转化效率超过30%,供电能力更强。天宫空间站采用电推进系统,比冲高,是化学推进的5倍,可以大大减少推进剂消耗。另一方面是建造保障强,天和核心舱保障技术完全靠自力更生研发而成,环控生保技术闭合度最高,让空间站的经济性更加突出。

成功发射核心舱后,我国又先后发射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天和核心舱已经持续安全稳定运行了10个月。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2个航天员乘组相继执行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任务。”周建平3月4日在全国政协“委员通道”介绍,“截至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完成所有计划飞行任务。40多天后他们将从浩瀚太空重返地球家园,这将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圆满收官。”

2022年5月起,中国空间站工程将进入建造阶段。记者了解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由3个舱段、2艘载人飞船和1艘货运飞船构成,总质量近100吨,装载着空间生命和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燃烧和微重力流体科学、基础物理等领域的大量先进实验装置。

出舱任务更加复杂

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技术之一。空间站外部设备的安装、维修、更换,都需要航天员出舱完成。

相比神舟七号任务中20分钟的出舱,空间站出舱任务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大大提高。

神舟十二号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实施2次出舱活动,共持续约13个小时,圆满完成了设备组装等任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能力,验证了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神舟十三号乘组实施的2次出舱任务,不仅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和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作业,还使2位航天员创造了纪录:3次出舱的翟志刚成为我国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王亚平成为我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

接下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的任务将更加复杂。

周建平透露,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飞行期间,将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他们的任务包括2个舱交会对接和转位过程中的状态监视和必要时的控制,以及对接后大量状态设置和转换工作。

今年年底前,神舟十五号乘组将飞往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会师,在轨共同飞行一周左右时间。后续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主要工作将转向空间科学和应用方面,包括实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科学实验工作。

为空间科学研究搭建广阔平台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围绕充分利用太空资源加强空间生物研发创新提出建议。

“我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全面建成,能够为空间实验提供长期、稳定的科研平台,可保障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研究,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水平。”赵小津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在历次任务中都搭载了具有科研价值或社会效益的项目,在服务带动科学研究、农业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天宫空间站更是以建设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为目标,将着力开展科学前沿的创新性实验和应用研究,持续推动空间科学与技术进步。

“建造空间站最主要的目的是建成大型空间设施,在轨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空间应用和空间技术方面的验证和研究,以带动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周建平说。

在国际合作方面,天宫空间站也将搭建广阔平台。

201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发布公告,对外征集围绕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项目。经过两轮选拔,首批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入选,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天文、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等领域。后续批次的合作项目还将陆续征集。

编辑:王云

【作者:付毅飞】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牢记嘱托 紧跟党走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在全国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领袖关怀指引奋斗方向,青春盛会激荡时代回响。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重要贺信,蔡奇同志等党和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为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对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提出一系列成长指引,勉励我国广大青年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作为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青联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9月3日晚将在北京举行

 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将于9月3日晚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  晚会汇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艺术家,...

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2025年7月2日)  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 贺军科青年朋友们,同学们,同志们:  值此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

从快递高增长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提速

  【光明时评】   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61.8亿件,同比增长17.6%;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87.7亿件,同比增长20.1%,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  ...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

“我们党肩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  “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

烟台高新区举办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护 知识讲座

6月25日,烟台高新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烟台市红十字会在海岸社区举办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护知识讲座,进一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马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讲座。讲...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中共中央组织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比2023年底净增108.6万名,增幅为1.1%。  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525.0万个,比2023年底净增7.4万个,增幅为1.4...

人民日报社论:坚定信念信心 阔步复兴征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人民日报7月1日社论:坚定信念信心 阔步复兴征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  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

埃尔多安:“中间走廊”与“一带一路”协同对接十分重要

新华社伊斯坦布尔6月29日电(记者王腾飞)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日前表示,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协同对接十分重要,有助于以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连接亚洲与欧洲。  埃尔多安在伊斯坦布尔参加全球交通互联互...

2022
03/10
19:21
付毅飞
浏览量: 83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