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圆满结束 共同捧起民族团结“最高奖杯”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圆满结束 共同捧起民族团结“最高奖杯”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01 14:09:50 | 点击:334

11月30日,海南三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式上,各民族代表向大会志愿者代表献上鲜花和大会吉祥物。当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孟冬时节的三亚,海风送暖,椰风习习。

11月22日至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本届运动会为期9天,6960名各族运动员参加18项竞赛项目和170个表演项目的比赛,运动会期间还举办民族大联欢等文化活动。

赛场上,运动员同台竞技。赛场下,各代表团运动员相互交流学习,结下深情厚谊,共同捧起民族团结“最高奖杯”。

11月22日晚,运动会开幕式在三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观众亲临现场或通过直播观看盛况。在开幕式现场和上万人一起唱完歌曲《爱我中华》后,一位三亚市民热泪盈眶:“这场体育盛会在家门口举行,既骄傲又自豪。我深深感受到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和祖国的伟大繁荣,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有了深刻认识。”

“为海南自豪,为三亚骄傲!”海南代表团运动员阎家骏说,“开幕式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团结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椰子,这种在海南三亚常见的水果,在本届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现场,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

“你好,香港代表队的朋友们!我们是广西代表队的,送给你们一个椰子!”11月26日,广西代表队民族健身操项目的选手,手捧圆润饱满、散发着清新椰香的椰子,满脸笑容地走向香港队。香港队的队员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感染,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们!”

当被问到送椰子的原因时,广西代表队健身操项目的运动员回答:“我们刚才在路上碰见香港队感觉很亲切。正好手里有个椰子,就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当天活动现场,新疆代表团与海南代表团的两支板鞋竞速队结成对子,情谊满满。早在活动开始前,两队就相约一起参加游园活动,并约定在海边合影留念。“不管场上还是场下,我们都很友好,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祝福,这就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海南板鞋竞速队教练钟进华说,希望能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一起进步。

11月25日,位于三亚市吉阳区的大茅远洋生态村秋千赛场,在完成55公斤单人触铃比赛后,吉林代表团运动员郑佑珍体力透支,被教练背回休息区。当天没有比赛,到现场观摩学习的上海运动员姜宜辰和冉思婷见状,立即上前帮忙敷腿、按摩。医护车赶到现场后,她俩又陪着郑佑珍前往医院检查。

辽宁省代表团陀螺项目选手马靖翔是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二学生,也是一名回族小伙。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感兴趣,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学校的陀螺队,已经练习这项运动一年了。

今年6月,马靖翔在本届运动会陀螺测试赛上已经认识了很多来自其他代表团、其他民族的选手,也交到了很多新朋友。“一些其他代表团的选手练习陀螺七八年了,他们的技巧和能力都比我出色,我跟他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这个项目的动作和技巧。”

西藏自治区代表团陀螺项目教练李洪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西藏自治区代表团陀螺项目参赛队共由6名运动员组成,3男3女,分别是彝族、汉族和哈尼族。“大家平时一起训练氛围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

来自三亚学院的学生志愿者曾凡琪说,这些天和各民族运动员、教练员朝夕相处,深深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既是民族体育的盛会,也是彰显民族大团结的运动会。从1953年举办首届至今,运动会历经71载,已经成为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本届运动会,还实现了全国各地区代表团的大团圆。其中,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从1991年起就连续参赛;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两个代表团,则是首次正式组团参赛。这不仅为本届运动会增添了亮点,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团结向心力。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首次组队参加民族健身操规定套路的比赛。他们每次上场,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感觉这个项目为海峡两岸交流交往作出了贡献。”民族健身操项目裁判长李俊怡说。

11月29日晚,三亚千古情文化园举办了本届运动会表演项目颁奖晚会。

当获奖运动员手捧奖杯,站在领奖台上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风采和自豪。“运动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民族风采、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舞台。”一名湖南运动员说。

颁奖晚会的尾声,台上台下共同唱响《爱我中华》,歌声悠扬,情感真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一堂,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乐章,奏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的最强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国新冠 任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盛夏时节 西江千户苗寨引客来

航拍西江千户苗寨。人民网 阳茜摄12345678910人民网雷山7月14日电 (高华、阳茜)7月13日,“山海无界,乐传全球”欧洲音乐人贵州行活动走进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一众音乐人沉浸式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感受...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王春涛)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13日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防卫省公布所谓中国军机“异常接近”日机情况,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蒋斌表示,近日,日本航空...

安徽芜湖:智慧港口生产忙

安徽芜湖:智慧港口生产忙12345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5年07月13日10:282025年7月12日,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港朱家桥国际集装箱码头繁忙有序。货轮靠离频繁,无人驾驶IGV(智能导引...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

  7月10日,出口汽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无人机照片)。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新华...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1/8)

  6月4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田间收割小麦。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

“铭记英雄 共创未来”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上海举行

当日,“铭记英雄 共创未来”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上海黄浦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汇集超200张飞虎队主题图片以及60余件飞虎队老兵捐赠的实物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7月8日,因救助美军飞行员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上海浦东临...

监控画面曝光 甘肃天水涉事幼儿园后厨非法添加彩绘颜料

7月8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通报公布了溯源调查情况:7月1日18时52分,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报案,培心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浓度异常,两部门立即开...

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预计带动31万人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今天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日前,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助力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  据介...

拾光纪·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阳泉。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一支视频,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学查改深融 成效惠民生——贵州、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贵州、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密切联系群众,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作风建设推动民生服务见效落地,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检验学习成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体推进学查改  近...

2024
12/01
14:09
浏览量: 33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