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英雄归故乡

英雄归故乡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30 16:00:20 | 点击:347

11月28日,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礼兵捧起烈士遗骸棺椁,准备登上军车。当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43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495件遗物由我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并护送至辽宁沈阳。

11月29日,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进入下沉式纪念广场。

11月29日,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27名礼兵连续鸣枪12响,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11月29日,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随着《思念曲》的奏响,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缓缓走向安葬地宫。

11月28日,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全体人员向烈士遗骸行三鞠躬礼。

11月28日,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载有烈士遗骸的空军运-20飞机即将抵达,两架歼-20战斗机护航。

11月28日,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机场以“过水门”航空最高礼仪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11月29日,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结束后,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玉明向烈士英名墙敬军礼。他前一天特地从山东青岛赶来,70多年来,他一直挂念着几位牺牲的战友。

11月28日,辽宁沈阳,街头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山川同念 英雄回家”字样。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沈阳街头处处可见迎接烈士归来的标语,城市里充满致敬英雄、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氛围。

11月28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43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495件遗物由我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并护送至辽宁沈阳。

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覆盖着五星红旗,到场迎接的解放军官兵军容威严、持枪鹄立,现场全体人员向烈士遗骸行三鞠躬礼,以此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和无限哀思。从2014年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活动已连续举办11次,礼仪规制不断完善,尊崇氛围日益浓厚。

68岁的退休乡村教师郎庆霞是一名烈士遗属,今年是她第四次参加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她的哥哥郎德富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铁原郡战斗中牺牲时只有23岁,那时郎庆霞还没出生。虽然从未见过哥哥,但听了家人的讲述,她对哥哥的感情十分深厚。

四度参加迎回仪式,郎庆霞深刻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也感恩“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先辈”。在过去的乡村教师工作中,她也一直教育孩子们要爱祖国、爱人民。能看到哥哥的遗骸回到祖国怀抱,是她一生的夙愿。

在迎回仪式现场,沈阳市和平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的师生列队观礼。五年级学生刘严泽说,自己的太姥姥那一代人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她听家人讲过那时的故事,在现场观看迎回仪式,她内心充满敬仰和感激。

孩子们此前在课本上读过邱少云、黄继光等抗美援朝英雄的事迹,观看仪式后,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更加立体。五年级学生赵紫伊说:“我不会忘记先辈们的付出,请先辈们放心,吾辈必当勤勉,持书仗剑耀中华。”

11月29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全体人员向烈士三鞠躬,27名礼兵连续鸣枪12响,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随着《思念曲》的奏响,礼兵们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43位烈士的英魂终于回到中华大地上安息。

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玉明前一天特地从山东青岛赶到沈阳,想在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寻找几位战友的名字。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是志愿军第16军的一名步兵,一年之内历经大小战斗30多次。70多年来,他一直想念着曾经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战友。

当在烈士英名墙上看到同一个连的战友宋反贵的名字后,老人激动不已。他记得宋反贵是河北人,入朝时只有19岁,比自己大一岁。回忆起战友当年牺牲的场景,张玉明心里很难受。张玉明想告诉战友:“现在我们国家很强盛,人民生活这么幸福,你们没有白白牺牲,国家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在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活动期间,沈阳这座英雄城街头的电子大屏上持续展示着“山川同念 英雄回家”“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等致敬英烈的语句,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屏幕上,处处可见迎接烈士回家的标语,城市里充满致敬英雄、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氛围。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那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只要我们永远记着,英雄就永远活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盛夏时节 西江千户苗寨引客来

航拍西江千户苗寨。人民网 阳茜摄12345678910人民网雷山7月14日电 (高华、阳茜)7月13日,“山海无界,乐传全球”欧洲音乐人贵州行活动走进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一众音乐人沉浸式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感受...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王春涛)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13日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防卫省公布所谓中国军机“异常接近”日机情况,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蒋斌表示,近日,日本航空...

安徽芜湖:智慧港口生产忙

安徽芜湖:智慧港口生产忙12345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5年07月13日10:282025年7月12日,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港朱家桥国际集装箱码头繁忙有序。货轮靠离频繁,无人驾驶IGV(智能导引...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

  7月10日,出口汽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无人机照片)。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新华...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1/8)

  6月4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田间收割小麦。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

“铭记英雄 共创未来”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上海举行

当日,“铭记英雄 共创未来”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上海黄浦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汇集超200张飞虎队主题图片以及60余件飞虎队老兵捐赠的实物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7月8日,因救助美军飞行员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上海浦东临...

监控画面曝光 甘肃天水涉事幼儿园后厨非法添加彩绘颜料

7月8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通报公布了溯源调查情况:7月1日18时52分,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报案,培心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浓度异常,两部门立即开...

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预计带动31万人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今天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日前,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助力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  据介...

拾光纪·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阳泉。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一支视频,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学查改深融 成效惠民生——贵州、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贵州、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密切联系群众,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作风建设推动民生服务见效落地,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检验学习成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体推进学查改  近...

2024
11/30
16:00
浏览量: 34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