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我在这里看见中国】喜看“新农人”接力父辈成为“兴农人”

【我在这里看见中国】喜看“新农人”接力父辈成为“兴农人”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4-10-10 16:05:20 | 点击:322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市迎来水稻丰收,在这片黑土地上,姚成龙一家是有名的产粮大户。父亲老姚种了一辈子地,也和儿子小姚搭档了20多年,可活儿干着干着地位却发生了变化,父亲从指挥儿子,到如今心甘情愿跟着儿子干,今天的特别节目《我在这里看见中国》,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了解下老姚家到底怎么了。

姚洪田的儿子 姚成龙:我叫姚成龙,现在正是收水稻的好时候,我们在全力抢收。

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高家村村民 姚洪田:我叫姚洪田,等了好多天现在终于收割了,现在我儿子是主力军。

在黑龙江省富锦县,老姚一家迎来了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候——丰收。每当这个时节,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姚洪田总会想起自己年轻时种水稻的场景。

姚洪田:那时候才遭罪呢,起早贪黑的,一天最低得(干)十四五个小时,产量还不行 。当时我有个地窝棚,插秧插到天黑不回去,就在这儿起早,亮天再接着干。

姚成龙从18岁开始也跟着父亲一起种田,出力气做苦活,唯一半自动的农机不过是手扶拖拉机。2019年,他听说附近的农场引进了神秘的大家伙。

姚成龙:听说这边有先进的农机,我是(村里)第一个去看的,一看人家一天的作业速度和那个质量。跟咱这个老的那个(设备)没法比。

姚成龙意识到要想提高效率,必须先更换先进的农机装备,有了这个想法,他马上去跟父亲姚洪田商量买农机的事儿,但最初却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

姚洪田:我还有点信不着他们,当年就是心里提溜着,他能不能用好。那年冬天就出去学习先进技术,学习完了就把大型机器买回来了。回来跟我说,爸,人能用了咱就能用了。通过后期插完秧,我一看这地也整那么好,这回高兴了,心里这家伙,睡觉都能乐醒。

姚成龙:买农机啥的国家都有补贴,能补百分之二十多。像我当时买的插秧机原价都十多万,国家给我补了两万多,这我省了不少钱。他看到干活效率了,他自己就知道变化大了。

姚洪田:不但是俺们村,就是临近村都来看(新农机)来,这围一圈。

就这样,村里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而老姚家也在拥有第一台安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机之后,又有了多功能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

姚洪田:这个2014年8月1日,三江的飞机给我飞药来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自己有自己的无人机了。以前我是主力,现在调过来了,他是主力了。站那嘎达背着手看他干,我给他当个后勤,干点零活就完事了。你看这杆,杆多硬。在地上,他得听我的;在机器上,这些技术高科技上,我得听他的。村里修车遇到难题了,哪里不会了,都找他。

从1990年到2024年,30多年间,老姚家的稻田从70亩增加到330亩,农机数量从0个到8个,机器更新换代共3次,农机代代更新,水稻品种也在年年丰富。

姚洪田:一开始种的是空育131,你种就是那玩意,不种也是那玩意。现在品种也多了,好几十个品种。一开始种水稻产量好的也就是(一垧地)六吨水稻,现在好的都十吨水稻了。

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带来的是产量的年年提高和收入的增长,去年,姚家的水稻田还被评上了高标准农田。

姚洪田:现在还是年轻人,新时代农民,他们那个想法确实先进,现在日子特好了,老高兴了。家家都丰收了,盖砖房,盖完砖房完了上街里买楼房,买完楼房家家有小车。现在没啥事了在家,养养花,养养鸡。老哥几个没啥事了坐着闲唠。

姚洪田:每天我都是骑电瓶车,就走一圈看看。心情老好了,咱们作为一个农民,把这个优质的米种好了,这是咱最高兴的。得说这块地祖祖辈辈得种下去。

姚成龙:这片地以后我肯定会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王春涛)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13日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防卫省公布所谓中国军机“异常接近”日机情况,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蒋斌表示,近日,日本航空...

安徽芜湖:智慧港口生产忙

安徽芜湖:智慧港口生产忙12345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5年07月13日10:282025年7月12日,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港朱家桥国际集装箱码头繁忙有序。货轮靠离频繁,无人驾驶IGV(智能导引...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

  7月10日,出口汽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无人机照片)。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新华...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1/8)

  6月4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田间收割小麦。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

“铭记英雄 共创未来”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上海举行

当日,“铭记英雄 共创未来”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上海黄浦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汇集超200张飞虎队主题图片以及60余件飞虎队老兵捐赠的实物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7月8日,因救助美军飞行员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上海浦东临...

监控画面曝光 甘肃天水涉事幼儿园后厨非法添加彩绘颜料

7月8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通报公布了溯源调查情况:7月1日18时52分,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报案,培心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浓度异常,两部门立即开...

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预计带动31万人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今天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日前,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助力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  据介...

拾光纪·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阳泉。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一支视频,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学查改深融 成效惠民生——贵州、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贵州、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密切联系群众,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作风建设推动民生服务见效落地,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检验学习成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体推进学查改  近...

习近平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参加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访华的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习近平表示,祝贺你们访华取得成功,很高兴看到匹克球这项运...

2024
10/10
16:05
浏览量: 3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