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快闪中国 >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用好AI帮手?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用好AI帮手?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8 22:31:25 | 点击:514

随着AI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使用AI辅助学习。然而,不少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的作业“AI味”越来越重,有的孩子甚至使用AI写作业已“颇有心得”。

  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从各学段使用规范、教学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做了详细指导。如何结合这份指南,让AI真正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老师、家长,听听他们怎么说。

  记者近日采访多地中小学发现,在很多中小学生手里,AI变得“无所不能”:从作文日记,到数理化生,再难的作业,似乎都能“分分钟搞定”。一些初中生对记者笑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甚至在一些初中学校,有些学生依赖上了用AI写作业,被同学起绰号“一搜党”。

  一些学习机和学习类APP在单纯地检查作业、知识拓展、错题归类等功能的基础上引入AI,它们一定程度上从辅助学习的“帮手”变成应付学习的“枪手”。

  四川省成都市一位初中家长说,这半年来,自己的孩子在家写作业开始依赖学习机的AI功能,遇到难题“一搜”,解题步骤和答案都会出现。“看似学习效率提高了,实际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点。”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教师徐迎春担心,AI过度使用或让一些学生“放弃思考”。她说,AI更擅长“打直球”,让学生越过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的理解思考和钻研过程。

  多名中学教师向记者反映,AI给出的解题思路看似全面,却不乏混淆杂糅、逻辑性差的内容,对中小学生来说“真假难辨”。

  教育部近日出台的《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以及各学段使用规范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探索AI助力教学的“新路径”,努力让人工智能变成辅助教学的“多面手”。

  在一些学校,AI逐渐变成“小助教”,让课堂有趣且高效。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学生周楷(化名)说,他的物理老师会使用AI,将一些复杂的物理概念制作成3D模型,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四中学校长徐占吉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智慧语文作文平台”辅助教师教学,其内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会自动对学生上传的作文进行点评并加以润色,生成个性化指导建议。

  很多老师说,这种教学辅助能够针对每位学生的写作风格,精准分析出每一篇文章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很多班主任用AI将“精准滴灌”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位孩子,让AI当上“小班长”。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教师张菊兰告诉记者,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表现情况输入“班级优化大师”,利用AI自动分析,找到薄弱环节,让班级管理“有的放矢”。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表示,让学生充分学习和使用AI,利用好AI的创造性,认清AI的工具本质,才能把AI变成学习“小助手”。

  在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信息科技组在《AI赋能网页设计》课程上引导学生利用AI逐步掌握编程技能,并在AI的协助下制作网页。该学校一位学生说:“AI工具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奥秘,极大降低了理解难度,体会到了研究的快乐。”

  受访人士建议,应当正视AI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提升家长和教师对AI的认识,推动家校社合作共建AI使用“防护网”。同时,加大教育类AI专项研究,实现AI对教育的“精准服务”。

  甘肃省兰州市一位初三学生家长说,应当将AI使用嵌入教学和家庭学习环节中,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AI素养”,让学生认识到AI应当“为我所用”,避免学生成为AI的“嘴替”。

  目前,AI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老师和家长对AI的了解十分有限。多名老师和家长表示,学生使用AI“如鱼得水”,但他们却几乎“一无所知”。

  张菊兰建议,应当通过集中培训、家长会等方式对老师、家长加强通识教育,了解AI相关知识,避免因信息差被学生“蒙在鼓里”。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罗杨洋表示,家校之间应当及时“通气”,全方位掌握学生AI使用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使用AI。

  一些家长担心,AI生成的内容过于“随心所欲”,导致生成内容“少儿不宜”,甚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山东省德州市一位初中生家长建议,探索AI分级机制的可行性,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分级开放相关内容。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信息与资源中心主任武小龙建议,AI市场开发方需要充分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发AI学习产品,屏蔽多余的功能,实现对教与学的“精准服务”。

  (据新华社电 记者姜伟超、白丽萍、王俊杰)

责任编辑:张亦弛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讲台捧书卷 灶台做羹汤

讲台捧书卷 灶台做羹汤(追梦路上)黄秀碧(左二)和黄永勇陪孩子们吃晚饭。苏振涛摄黄永勇给孩子们上课。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先比较‘元’,再比较‘角’。所以,这两个数究竟哪个大?”站在那王小学一年级...

中国民航局回应为何发布有关充电宝的紧急通知

  日前,中国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为何发布这项紧急通知?如何防止被拦截下来的不合规充电宝流入二手市场?针对舆论关注的热点...

梯度培育 标准引领 金融协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将迎多重政策利好

 目前全国孵化机构总数达1.6万家、累计孵化上市(挂牌)企业超过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不断壮大。  记者获悉,相关部门将从政策支持、梯度培育、标准引领、...

湖北省枝江市:“青耘中国·乡约枝江”青年联村助农直播活动举办

6月25日,团湖北省枝江市委联合市电商行业团支部、市供销集团、董市镇团委在枝江市青创园开展2025年“青耘中国·乡约枝江”青年联村助农直播——董市镇专场活动。  活动现场,青年主播发挥“懂青年、用青语,懂网络、会网语”优...

强我少年 固我国防” 重庆渝北首届青少年军事训练营开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国防意识,培养青少年勇敢担当、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6月28日至29日,重庆市渝北区首届青少年军事训练营在区国防教育中心举行,百余名来自全区各中小学的8至1...

贵州交通部门全力抢通榕江县灾毁公路

记者28日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获悉,贵州成立由设计、施工、养护等单位组成的榕江县灾毁公路抢通突击队(七个突击队和一个机动队),全力抢通辖区内国省道及农村公路,保障民众安全出行与应急物资运输畅通。抢修现场。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山洪暴雨地质灾害 多预警齐发 这些地区风险较高

 6月29日18时,多部门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暴雨黄色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渍涝风险气象预报。  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预计,6月29日20时至30日20时,四川东部、重庆西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

警民携手在北京站开展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当天上午,北京铁路公安局会同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市公安局、北京站、中铁世纪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京东物流集团等单位在北京站候车大厅开展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月活动...

刘福田:“为咱百姓打出个亮堂堂的天”

抗战老兵刘福田。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记者 孟紫薇  清晨6点钟起床,去村口早餐铺吃馄饨,和邻居们聊聊天,然后“自驾”电动轮椅去村委会取份《北京日报》。在顺义区杨镇大曹庄村,98岁抗战老兵刘福田的一天开始了。  “那

伊朗与阿塞拜疆边境口岸地区现况 (1/4)

  这是6月20日拍摄于前往伊朗与阿塞拜疆边境阿斯塔拉口岸途中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2025
06/08
22:31
浏览量: 51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