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5月29日
嘉宾: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达巍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采访。(摄影:董宁)
中国网:您如何看待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达巍:首先,我要说,这次(会谈)是一次重大成功,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比我谈判前设想的最佳结果还要好。我认为之所以能够称之为成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是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首次与中国进行实质性对话,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会谈确实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关税从原先的高位大幅下调,这当然是积极信号。谈判前,我最乐观的预期是双方能将关税降至50%-60%。而现在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美方还决定暂缓34%“对等关税”中的24%,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原定在“解放日”宣布的新增关税。可以说,这相当于将两国间的关税水平基本回调到4月2日前的状态。简而言之,这是重大突破。
我想要强调的是,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美方对华实际保留的关税税率仍在51%到52%左右,中方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则维持在30%-31%。这样的关税水平,距离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仍有较大差距,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将关税降至30%甚至20%,这对双边贸易和两国经济发展都更为有利。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谈判窗口期。希望暂缓加征的24%关税不会重新启动。
此外,我呼吁双方能在“芬太尼关税”问题上取得突破。希望两国可以通过合作取消这项关税。如果两国能就此开展合作,则有望将综合关税降至30%左右。同时,中国可能也会通过取消某些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回应美方诉求。
总而言之,我们仍有时间和机会改善中美经贸环境。当然,我无法预判最后的结果,局势可能恶化也可能好转。让我们保持期待,祈祷未来会更好。
(本期人员:主编:郑海滨;编导/采访/文字:白璐;摄像:刘凯、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董宁)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