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肘后备急方》: 古代急救手册,今天还在救人

《肘后备急方》: 古代急救手册,今天还在救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7-12 18:16:36 | 点击:4206

凭借青蒿素的研发,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据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获奖后,屠呦呦说,她研发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东晋学者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在问世17个世纪后依然能发挥效力的《肘后备急方》,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先说作者,葛洪是东晋人,治学领域广泛。首先,他是道教思想家,精通炼丹术、医术;其次,又是颇有文采的文学家,撰有碑诔诗赋百卷、各种文告30卷;此外,还是卓有成就的史学家,撰有各种杂史300多卷。

《肘后备急方》并非是最能代表葛洪思想的著作,但却称得上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书名就能说明这一点——肘后,意思是放在手肘后,随时可拿起来翻看;“肘后备急方”就是指可以常常带在身边的应急实用手册,记述了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蕴含了丰富的医学、护理学思想,保留了许多至今仍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和技术。

作为一部旨在备“贫家”所用之书,《肘后备急方》一方面大量采用当时的口语进行写作,即便今天读来,依然很好理解;另一方面,书中大量救急用的方子都是葛洪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简便易操作不说,他还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花钱买也很便宜。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表赞道:“不用难得之药,简要易明。”

比如,书中记载了最早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以抢救上吊的人:“徐徐抱解其绳……悬其发……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有顷,其腹中砻砻转,或是通气也,其手捞人,当益坚捉持,更递嘘之。”在这里,悬发是使呼吸道通畅,塞鼻孔是为了防漏,用芦管用力吹气,与现代气管插管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催吐法。书中说:“治食野葛已死者方。以物开口,取鸡子三枚,和以灌之,须臾吐野葛出。”葛氏首创的口服催吐法,至今仍是抢救急性中毒最及时有效的方法。

舌下含药护治心脏病法,《肘后备急方》里也有:“有五膈丸方:麦门冬十分去心,甘草十分,炙,椒、远志、附子、炮干姜、人参、桂、细辛各六分,捣筛,以上好蜜丸,如弹丸,以一丸含,稍稍咽其汁,日三丸,服之,主短气、心胸满、心下坚、冷气也。”据考证,这是最早的舌下含剂护治心脏病法。

《肘后备急方》十分重视未病先防,强调积极主动或被动免疫,事先服食某些药物或采取某些措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防止病邪侵袭。比如,提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乃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在《肘后备急方》中,每一副药方都有着精准的数量描述,比如在对伤寒论证时,葛洪写道:“取旨兑根叶合捣,三升许,和之真丹一两,水一升,合煮,绞取汁。”关于药物品种、取量、服用方法都在书中详细叙述。即便有的记载得不那么详细,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青蒿素的最终提取,依靠的虽然是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但最初的灵感是来源于《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15个字。

正是这句话,让屠呦呦联想到这么几个问题:“其一,中药有很多品种,青蒿到底是蒿属中的哪一种?其二,青蒿的药用部分,《肘后备急方》提到的绞汁,到底绞的是哪部分?其三,青蒿采收季节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其四,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什么?”

经过反复思考,经历多次失败,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终在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最终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正如她所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学是可以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肘后备急方》的生命力,会一直延续下去。

(责编:乔业琼、杨迪)


【作者:熊 建】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山东一高校暂停期末考,应对极端高温就该果断些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迎来高温酷暑天气,防暑降温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人员高度密集的高校校园里,如何保障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平安度过炎炎夏日,引发了广泛关注。  尽管多数高校已开启暑假模式,但留校学生数量依然可观。部...

锻炼时补水,运动饮料比白开水更好……是真是假?

  多学一个知识点  ——运动时应该如何补水?  运动时补水的作用包括调节体温、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持肌肉功能、防止脱水等。建议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补水100~200毫升为宜。  如果活动强度较大或天气炎热,可适当增...

高温+高湿 哪些健康风险要防范?

 央视网消息: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将开启“桑拿”模式。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那么,具体哪些地方将面临高温健康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呢?  从首次发布的高...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 辟谣  不听 不信 不传谣  关注合集【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经过暴晒的矿泉水能喝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泉水,瓶身一般采用聚对苯...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用脚步守护基层健康 筑牢医共体“防护网”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韩忠超))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群手持健康档案、步履不停的“白衣守护者”,正用专业与温情为基层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他们是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1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医务工作...

贵州遵医附院麻醉科与赤水市人民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罗公印 王海英)近日,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海英教授率队前往赤水市人民医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并与该院手术麻醉科党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期间,遵医附院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乡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培训,严把安全筑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深入开展医保专项整治、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清流”行动,提升乡镇药品使用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对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

到西部绽放芳华|滨州医学院25名“民族团结进步使者”即将出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唐晓 翟雨晨)6月24日,滨州医学院在荣祥楼报告厅隆重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表彰2025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即将出征服务西部的同学们壮行,希望同学们传承滨医精神,扎...

2024
07/12
18:16
熊 建
浏览量: 420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