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来源:学习时报 | 时间:2022-04-09 11:14:43 | 点击:776

来源:学习时报  |  作者:马宝成  |  责任编辑:申罡

  从2019年3月1日到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共发表6次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年轻干部在新时代担当作为、可堪大用、建功立业的正确路径,为广大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6次重要讲话主题不同、各有侧重,但每次重要讲话都对年轻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作了重要论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成熟、在斗争中壮大,表现出了旺盛的斗争精神、坚定的斗争立场、顽强的斗争意志,锤炼了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
  发扬斗争精神。斗争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矛盾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转化,才能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发扬斗争精神,把伟大斗争进行到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斗争底气;保持直面矛盾、较真碰硬、敢于担当、敢于胜利的斗争志气;发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争勇气。
  坚定斗争立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敢于斗争,首先必须坚定政治立场,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一切违背党的性质宗旨的行为,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不良现象作坚决的斗争。敢于斗争,还必须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敢于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斗争的目的就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必须坚持斗争依靠人民,要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战斗力发掘出来。更要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凝聚斗争力量。必须坚持斗争成果惠及人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踏踏实实的奋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熟和壮大,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和富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段历程都充满着斗争的艰辛,磨炼了共产党人的坚定斗争意志。在严峻斗争形势面前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勇于担当;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决不退缩;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视死如归;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坚决抵制;在重大风险面前敢于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在机遇挑战面前敢于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不犹豫、不观望。历史充分证明,唯有坚定斗争意志,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敢于斗争是战胜风险挑战的前提,善于斗争是战胜风险挑战的保障。在风险挑战面前,仅具备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善于斗争的策略方法。只有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把握正确斗争方向、明确斗争目标任务、注重斗争策略方法、丰富斗争实践历练,才能够克敌制胜,从容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把握正确斗争方向。斗争方向决定斗争成败。善于斗争,就必须在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势中认清方向,这是决定斗争胜败的根本性问题。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明确斗争目标任务。善于斗争,必须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否则,就容易无的放矢、随波逐流。斗争的形势决定着斗争的目标、任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严峻复杂形势,决定了我们斗争的目标任务。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
  注重斗争策略方法。斗争是一门艺术。真正的善于斗争,必须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巨大成就的制胜法宝就是善于把握规律,注重策略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加强战略谋划,把握大势大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增强底线思维,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善于经一事长一智,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
  丰富斗争实践历练。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年轻一代的共产党人物质生活条件、精神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没经历过革命时期缺衣少食、物资匮乏的磨砺,也没有经历革命斗争的洗礼。因此,年轻干部需要经历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等风险挑战的磨砺,敢于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上经受摔打,勇于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善斗争、会斗争,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努力增强斗争本领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落脚点就是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风险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底线思维,在应对风险挑战中锤炼斗争品格。注重应对政治领域重大风险挑战,确保政治安全。主权安全、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核心。从外部看,维护主权安全必须解决好大国关系、周边关系的不确定性给我国主权带来的影响。从内部看,维护主权安全必须重点防范“台独”等分裂势力对我国主权的影响。颜色革命是我国政权安全、制度安全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必须严加防范、有效化解。必须坚定斗争意志,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注重应对经济领域风险挑战、确保经济安全,必须防范化解贸易摩擦、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人口老龄化、社会分化等领域的风险挑战,切实维护这些领域的安全。注重应对科技领域重大风险挑战、确保科技安全,彻底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必须加快补齐在工业制造、信息技术、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有效维护科技安全。注重应对社会领域风险挑战,继续打击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的涉众型经济案件,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安全。注重应对外部环境重大风险挑战,确保海外利益、机构和人员安全。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教授〕

编辑:王云

【作者:马宝成】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二十四小时营业商铺的为民账本

  深夜,外卖骑手在江苏南京市迈皋桥地铁站旁的美宜佳超市里小歇。  邢原嘉摄(人民视觉)  放学后,孩子们在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小布村的“24小时书店”里做作业。  江永强摄(人民视觉)  山西太原市富力城小区门口的唐...

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 九部门出台意见

  今天(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公布《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指导意见》明确,降低“个转企”转换成...

高薪招聘 跨界需求大 毕业季AI人才就业火爆

  6月27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城中街道西市街“人才夜市”上,求职者在了解岗位信息。视觉中国供图  拿到毕业证的第二天,刘泽坤就以校招生身份入职了美团的配送部门,他笑称自己正在适应从学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转变。  刘泽坤所...

泉州共青团直播带岗 名企好岗触“屏”可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欧阳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家人们看过来!这个岗位不仅六险两金齐全,还有专属成长导师计划,绝对是年轻人的心动岗位!”屏幕前,招聘人员化身“带岗主播”,面对镜头介绍岗位亮...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国企央企等线上专场

 本报北京7月1日电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6月30日至7月6日,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国企央企、新能源行业、医药卫生行业、实习见习4个线上招聘专场,共有39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招聘需...

金融向新 陪伴中小科技企业“长大”

  6月26日,一群孩子走进西安·飞翔梦航空体验基地。该基地为西安翔辉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打造。由该公司延伸至上下游企业,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目前已服务航空集群产业链企业近150家,累计投放贷款超10亿元,其中设备...

陕西出台十条措施强化返乡人才创业就业支持

中工网讯 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省人社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返乡人才创业就业支持的十条措施》,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平台支撑、深化金融支持等维度推出系统性政策包,为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提供全链条保障。  ...

河南计划招聘120名特岗全科医生服务乡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河南省近日启动2025年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该省计划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120名特岗全科医生,以便为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注入优质医疗力量,让更多乡镇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更专业的全科诊疗服务。...

六个维度,看懂中小企业上扬曲线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等方式多措并举,进一步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6月2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中小微企业日。让我...

跑出加速度、新活力!揭秘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破圈秘诀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一词,提出“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

2022
04/09
11:14
马宝成
浏览量: 77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