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东龙西凤"龙窝酒以好酒口碑和厚重文化名扬关中大地百余年的酒道

"东龙西凤"龙窝酒以好酒口碑和厚重文化名扬关中大地百余年的酒道

来源:名酒甲天下 | 时间:2023-06-11 16:42:18 | 点击:10778

也许一些人对陕西户县并不了解,而对喜欢美酒的酒仙们来说,坐落在户县龙窝村的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陕西户县“龙窝酒作坊”和闻名遐迩的龙窝酒可谓如数家珍!

因为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以及古都西安所在的八百里秦川关中大地上,“东龙西凤”之美名和酒香馥郁的龙窝酒,可谓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家喻户晓。



龙窝酒的美名由来,迄今算来最近时间也快有百年历史了。据记载,1936年“双十二”事变,杨虎城将军曾用龙窝美酒宴请中共代表周恩来副主席,周副主席饮后赞不绝口,龙窝酒也在中国近代白酒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197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为龙窝酒题词:画乡酒香。

龙窝酒早期在户县、周至、兴平一带颇有名声。至民国时期,龙窝酒名扬关中,民间有“东龙西凤”之誉,即东边有龙窝美酒,西边有西凤美酒。

史载,龙窝酒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民国时期,龙窝酒已名扬关中,民间素有“东龙西凤”之美誉。多年来,龙窝酒始终秉承传统,以手工酿酒为正宗,师徒传承,形成了一套与关中气候密切相应的手工酿酒技术。其技艺主要包括制曲和制酒两部分内容。龙窝酒的酿制用曲为中温曲,采用关中地区优质小麦、大麦、碗豆为原料,其工艺包括制坯、培曲、揭房和翻曲等,在这些过程中都有着对天时气候的精妙把握。龙窝酒的酿酒原料采用关中地区的优质高粱和玉米,以稻糠皮为辅料。工艺过程包括润糁、清蒸、加浆、摊凉、加曲、入窖、发酵及蒸馏等,其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独特的知识、经验和操作准则。


百余年来,龙窝酒作坊一直延续着祭拜龙王和酒神的传统,这种人文传统和其酿造技艺共同构成了古代酿酒文化最为完整的历史面貌,使它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大凡美酒佳酿,肯定离不开水质、原料、工艺等重要元素。

首先,从水源特征看:龙窝酒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得益于酒厂内那口龙窝古井的纯净水质。龙窝古井水质清澈,甘甜可口,矿物含量丰富。俗话说,水是酒体的血脉,龙窝井水是保证龙窝酒优良品质的重要因素;

其次,从原料特征看:龙窝酒的酿造用粮选用关中平原当地的高梁、玉米、大麦、小麦、豌豆等为酿酒用料。关中地区粮食作物日照时间长,水土肥沃,粮食颗粒饱满,淀粉含量大,是酿酒用粮的优选基地;

再次,从工艺特征看:龙窝酒从制曲到酿造贮存工序繁多大都用手工完成。龙窝酒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工艺技术全靠师徒传承,虽然工艺流程以学就会,但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靠长期的实践体会及感觉才能掌握。加工酿造工艺千变万化,实践经验非常重要,由此可见,龙窝酒的酿造工艺确属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然,净爽香美的老酒也离不开岁月的陈酿和科学的储存。龙窝老酒,久藏生香。清香醇厚,甘冽爽口的龙窝美酒,也与其具有的龙窝酒海——最地道的储酒方式不无关系。






据西安龙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理先生介绍,龙窝酒至今还保留着用大酒海储存方式,现存的54个大酒海是清代和民国龙窝酒作坊遗址。酒海为直径两米至两米五,高三米的柱形容器,一般可存储3~5吨酒。其原料选择、制作工艺于当今技术来讲仍繁复异常。它是采用生长在秦岭北麓野生藤条,在水分尚未消失殆尽前将其编制外框,再用麻纸、猪血、鸡蛋清、糯米汁、生石灰等原料加工裱糊而成。在酒海的制作过程中,所有工序必须按部就班地予以完成,并要求所有裱糊和涂封必须做到密实无隙,由此才能保证酒海的储酒功能。因此,每一个酒海的制作完成,都要历经半年的繁复精工细琢,而容量稍大或者更大的“酒海”则需要一至二年的时间。

遇酒而香、遇水则漏。龙窝酒海最神奇之处在于“会呼吸”。酒海中储藏的酒通过“呼吸”与自然相合、与天地相通,完成了去陈除杂的过程,酒中各种酸、酯、醇等香味物质逐渐达到平衡,乙醇和水分子紧密结合,并溶入对人体十分有益的一些长链脂肪酸,进而使酒的口感更加绵甜爽口、回味悠长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龙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理先生在注重保障龙窝酒名酒品质的同时,十分注重龙窝酒的文化建设,举办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挖掘、传承和彰显龙窝酒酿制技艺、丰厚独特的历史文化的文化活动,对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014年,龙窝酒作坊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成为“陕西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在中国酒业有关部门举办的行业创新品牌。功勋人物年度评选活动中,西安龙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理先生荣获“壮丽70年推动中国酒业发展功勋人物”殊荣!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二十四小时营业商铺的为民账本

  深夜,外卖骑手在江苏南京市迈皋桥地铁站旁的美宜佳超市里小歇。  邢原嘉摄(人民视觉)  放学后,孩子们在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小布村的“24小时书店”里做作业。  江永强摄(人民视觉)  山西太原市富力城小区门口的唐...

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 九部门出台意见

  今天(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公布《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指导意见》明确,降低“个转企”转换成...

高薪招聘 跨界需求大 毕业季AI人才就业火爆

  6月27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城中街道西市街“人才夜市”上,求职者在了解岗位信息。视觉中国供图  拿到毕业证的第二天,刘泽坤就以校招生身份入职了美团的配送部门,他笑称自己正在适应从学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转变。  刘泽坤所...

泉州共青团直播带岗 名企好岗触“屏”可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欧阳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家人们看过来!这个岗位不仅六险两金齐全,还有专属成长导师计划,绝对是年轻人的心动岗位!”屏幕前,招聘人员化身“带岗主播”,面对镜头介绍岗位亮点;屏幕外,“求链接

博安生物新药,在美获准开展临床试验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吕本政 杨静))烟台高新区企业博安生物宣布,其自主开发的靶向CD228创新抗体偶联药物(ADC)BA1302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人才赋能产学研 校企联动促创新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邹广寅)烟台高新区持续聚焦人才引育与产业升级,以“人才赋能产学研、校企联动促创新”为导向,加速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山东东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珍阳教授近期正式受聘为山东工商学院特聘专家,推动...

烟台高新区4家企业获评市级绿色工厂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黄玉路)6月17日,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了2025年度烟台市绿色制造名单,山东金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烟台东方电子玉麟电气有限公司4家...

吴起飞:苦练敏思成就高空桥吊冠军

 这里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的港口——宁波舟山港。在不同角度拍摄的港口日常画面里,呈现的都是同一番繁忙的场景:红色的桥吊手臂来回舞动,集装箱卡车穿梭往来,巨型货轮有序停靠,周而复始,昼夜运转不停。  这是浙...

一刻都不敢松劲——湖南桑植防汛救灾一线直击

 20日下午,当记者抵达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八大公山镇时,低洼地带水位仍在缓慢上涨,部分房屋仅剩屋顶露出水面。  “很多老人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八大公山镇镇长唐运平介绍,当地不靠河,但暴雨来得急,大量雨水难以及时排...

多举措赋能2025新能源汽车下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6月1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组织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活动在江苏如皋启动。  今年入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共有124款,相比2024年的99款,首次突破百款。 ...

2023
06/11
16:42
浏览量: 107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