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

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9-27 17:04:54 | 点击:391

深水钻采团队进行采油树测试作业。

深水钻采团队进行采油树测试作业。

水下团队在甲板测量油管挂密封尺寸。

水下团队在甲板测量油管挂密封尺寸。

深水钻采团队进行采油树海上安装作业。   海油发展供图

深水钻采团队进行采油树海上安装作业。 海油发展供图

浅水采油树在水下实验室测试。

浅水采油树在水下实验室测试。

浅水水下采油树吊装下水。   威飞海洋供图

浅水水下采油树吊装下水。 威飞海洋供图

北纬17度33分,东经108度35分,南海乐东22—1气田。经由国产深海采气树,天然气源源不断涌入海底管汇送上陆地,化作灶头的火,点亮万家,悄然影响我们的生活。

水下采油树和采气树是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关键设备,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是用于连接地层深处油气和外部运输管道,像一个智能“水龙头”控制着油气开采速度,并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这两种关键设备涉及数十项尖端技术,设计难度大且加工制造工艺要求高,全球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其设计制造能力。近年来,通过联合攻关,国内企业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写下科技自立自强故事。

我们是如何完成科研攻关的?这对端牢能源饭碗有何意义?记者进行了采访。

从0到1

国产水下采油树近年来捷报频传:

2021年5月,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在渤海海试成功,14个月后成功投产;

2022年6月,中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投用;

今年2月,首套在国内完成总装的1500米级深水水下采油树于澄迈油服1号园区交付投产,成为陵水25—1气田开发项目的主要装备之一;

…………

这,是自主创新的智慧与汗水结出的硕果。

5年前,36岁的控制技术专家张嵘,接到一个“跨界”任务——开展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及修井控制系统设计攻关。

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及修井控制系统,是深水水下采油树的“大脑”。2019年7月,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牵头申报相关课题通过,设计攻关拉开序幕。

设计团队仅有4人,均为人工举升控制技术出身。在以往的深水完修井作业中,国外服务商禁止中方人员进入深水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单元。“我们从未接触过这个系统,甚至从来都没见过深水水下采油树,是纯‘小白’。”项目经理张亮说。

水下采油树要在水深超过500米、温度低于6摄氏度的海底低温高压环境中稳定工作20年,同时实现对气井生产油气流的精准操控,这对装备的设计水平和建造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

几名年轻人一头扎进资料库。查阅国外专业文献400余篇、行业标准规范20余项,从酷暑到严寒,从天津临港车间到惠州大亚湾基地,他们数月如一日挑灯夜战。2021年5月,他们完成了主控站硬件系统详细设计,形成1000余张图纸,提交挪威船级社送审设计规格书68份。

“整个系统像被女娲吹了口气的泥人一样,在我们手中活了!”张嵘说。2021年12月,系统完成所有功能验证。

在安装及修井控制系统中,如果说主控站是“大脑”,作为核心驱动设备的液压单元(HPU)就是“心脏”。“我们攻克了机电仪耦合系统集成测试、长距离液压输送和系统清洁度保障工艺,液控单元设计压力等级较进口设备提高3倍,实现国内全海域操作压力覆盖。”HPU设计研发课题负责人屈少林说。

2021年10月,中国首套自研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及修井控制系统核心装备下线,中国海油拿到首个这一系统的挪威船级社认证证书。

历时3年,经过联合攻关,水下生产、水下控制、水下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国内企业终于掌握了深海采油树设计、制造、测试及安装技术。2022年5月11日,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6月投用,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齐头并进

在深海采油树艰苦攻关的同时,另一支团队正对浅海采油树发起攻关。

距离海平面100米以内的水域,被称为浅水水域。在此深度的油气田开发多采用水上平台的方式进行生产,但在典型的浅水水域渤海,航运繁忙、渔业发达,油气田开发协调较为困难。油气资源储备量很高,利用率却不高。渤海受通航影响制约的油田有几十个,涉及数百口油井,每年几百万吨原油产量不能释放,受制约难动用的原油储量更是上亿吨。

研发浅水采油树就是为渤海海域特殊情况量身打造的方案。担此重任的,是一家民营企业——威飞海洋。

威飞海洋是一家生产水上油气开发设备的企业。由水上平台转为水下生产模式,无疑是全新的挑战。

相对于深海采油树,浅水采油树的研发会不会更容易?

“浅水采油树的开发有其特殊困难。”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发展部部长王涛说,“这是世界首创,国外也没有先例可循。另外黄河、滦河等河流每年为渤海湾带来大量沉积物,让渤海水域能见度很低,给浅水采油树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难点就是创新的起点。

材料工程、焊接工艺、水下防腐、海洋生物污损防治,10余个专业互相配合,1264份图纸的绘制,450份技术规范的编制……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的1358个零部件的设计、加工、组装和测试工作,终于全部完成。2022年7月,首套国产化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投产应用,国产化率达88%。

威飞海洋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比常规设备高度降低近25%,重量降低35%。如今,威飞海洋已在渤海和南海“种”下8棵“树”,均已完成工程化应用。“我们不会就此止步,下一个目标是继续突破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争取做到100%国产化。”王涛说。

不只是威飞海洋。重庆前卫、美钻能源……为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全产业链都行动起来。作为产业链链长,中国海油牵头联合国内海洋石油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对高压密封、海水防腐、精密加工、深水湿式电气连接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展开攻关,最终成功掌握了水下采油树总体方案设计、安装工艺及配套工具设计、制造与检验、工程配套服务等关键技术,水下采气树技术也同时获得突破。

为保证装备可靠性和功能性,中国海油根据国际标准开展了内外压试验、高低温循环试验、振动测试等产品性能测试,以及陆地集成测试和海上试验测试,全部合格。

前景广阔

油气资源开发,为啥一定要用自己的装备?

成本是重要考量因素。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水下采油树系统项目组项目经理同武军算了笔账:一套采油树价格高达几千万元,而这只是开始。后面的安装、维保都面临高额费用——外方工程师服务费每人每天数万元,一次服务下来通常需要多人的团队工作数日,动辄数百万元的花费。

这也解释了一个现象:在许多关键技术领域,外方很乐意提供全包圆式的“交钥匙工程”,后期通过服务费还能赚取源源不断的高额收入,对核心技术却咬死不松口。

据悉,使用国产深水水下采油树相较进口产品节约成本约27%,同类装备规模化生产后造价有望进一步降低。“国内的技术突破也将带动国际市场变化,打破国外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同武军进一步指出,高昂的采购成本也决定了只有在油气储量足够丰富的大油田才具备经济价值,而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随着成本降低,可以使许多原本不具备经济效益的海上边际油气田得到有效开发,对带动海洋油气装备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南海油气资源量高达350亿吨,是中国能源的重要接替区。大部分海洋油田都是水下开发模式,水下采油树、采气树作为关键装备市场需求很大,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我们已成功构建中国海油水下采油树自主品牌HAILOONG SUBSEA,具备自主设计、总装集成、测试认证、现场安装与生产运维一体化核心能力,形成一套完备的中国海油产品质控体系文件,为水下高端装备科技创新应用打开了新局面。”同武军说。

广阔前景也对产业链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研发成功后走向产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同武军表示,“产业要标准化、低成本、供应链稳定可控,对全环节都是一种挑战,另外产品稳定性还需更长时间来验证。”

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也是端牢能源饭碗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中国海油技术研发团队将加快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研制进程,推动高技术国产装备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为提高国内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装备保障。

“李四光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如今中国在自主开发油气资源的路上阔步向前。”同武军说,“实现产业化前景光明,我们还将走向更深更远的蓝海。”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邢郑、孙娜)


【作者:康朴 刘笑轩】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亚洲第一台”背后的青春接力 驭风而行

  2023年,绵阳试验基地职工走过国旗墙。中国航发涡轮院供图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人类舰队掌握了宇宙“空间流动”的奥秘,实现了光速的“曲率驱动”,拯救了人类……现实世界中,大气状态同样变幻莫测,当飞机以高速刺破苍穹...

南昌推出“一企业一博士”行动 破解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双重困境”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日前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批“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入选名单。经企业需求征集、博士意向对接、匹配论证及公示等程序,全市87家科技型企业与115名博士(含10个博士团、38名博士)成功结对。  ...

伤企“黑嘴”,如何闭嘴?

 央视网消息:2025年5月,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如何更好地推动网络 “黑嘴” 的整治工作,既需要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更需要平台企业主动作为,通过多方联动,...

美国空军暂停SpaceX在太平洋环礁的火箭项目

当地时间7月4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空军已经暂停了SpaceX公司提出的从太平洋环礁测试高超音速火箭货运的计划。美国空军发言人表示,空军正在探索该项目的其他地点。据悉,该项目将测试可重复使用火箭着陆飞行器,该飞行器可在大...

二十四小时营业商铺的为民账本

  深夜,外卖骑手在江苏南京市迈皋桥地铁站旁的美宜佳超市里小歇。  邢原嘉摄(人民视觉)  放学后,孩子们在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小布村的“24小时书店”里做作业。  江永强摄(人民视觉)  山西太原市富力城小区门口的唐...

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 九部门出台意见

  今天(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公布《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指导意见》明确,降低“个转企”转换成...

高薪招聘 跨界需求大 毕业季AI人才就业火爆

  6月27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城中街道西市街“人才夜市”上,求职者在了解岗位信息。视觉中国供图  拿到毕业证的第二天,刘泽坤就以校招生身份入职了美团的配送部门,他笑称自己正在适应从学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转变。  刘泽坤所...

泉州共青团直播带岗 名企好岗触“屏”可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欧阳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家人们看过来!这个岗位不仅六险两金齐全,还有专属成长导师计划,绝对是年轻人的心动岗位!”屏幕前,招聘人员化身“带岗主播”,面对镜头介绍岗位亮点;屏幕外,“求链接

博安生物新药,在美获准开展临床试验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吕本政 杨静))烟台高新区企业博安生物宣布,其自主开发的靶向CD228创新抗体偶联药物(ADC)BA1302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人才赋能产学研 校企联动促创新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邹广寅)烟台高新区持续聚焦人才引育与产业升级,以“人才赋能产学研、校企联动促创新”为导向,加速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山东东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珍阳教授近期正式受聘为山东工商学院特聘专家,推动...

2024
09/27
17:04
康朴 刘笑轩
浏览量: 3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