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梁培发) 最近,每日新闻网接到银川袁大全对贾某父子伪造证据,通过虚假诉讼企图侵吞自己巨额财产的举报。
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据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华府万和城居住的市民说,临街的16号楼就是停工了八九年的爱格妇产医院。天眼查显示,该医院曾用名银川爱丽格妇产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实缴资本6060.6万人民币。
停工至今的银川爱格妇产医院
毁灭这家医院的纷争始于2017年5月12日的一纸《银川爱丽格妇产医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在两位原始股东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位股东贾某玉。几个月后,大麻烦来了,医院董事席某因为借了贾某玉之父贾某300万元未能还上,贾某就到尚未营业的医院拿走医院财务章(财务会计夏燕是贾某的人),直到三个月左右的2018年2月11日才退回,同时拿出事先拟好的“医院财务章经袁大全同意拿走”的字条,逼医院董事长袁大全签字。这期间这枚财务章的使用情况,包括袁大全在内的其他人一无所知。紧接着,贾某称其妻子陈某侠罹患癌症,急需大笔钱治疗,逼袁大全从医院账上借400万元转给他。2月14日,贾某如愿拿到袁大全从医院借的400万元后,在电话里要袁大全到自己家里去拿400万元的借条。
袁大全告诉每日新闻网,他赶到贾某家里后,贾某拿出的不是400万元的借条,而是一份早就打印好的关于袁一宇购买贾某玉全部股权的《股份转让协议书》,要他在协议书上签字。袁大全当时就急了,称儿子没有授权给自己,签字也没有用,而且儿子也不知道股份转让的事。贾某当时见状,就非常凶狠的对袁大全说:“你先签字,签完字后你再跟你儿子讲股权转让的事情。随后就股份转让的事情,我来召集医院股东会形成决议。你今天不签字,也不要想走出我的家门,我哪怕花上千万也要去公安局告你诈骗。”袁大全自知从身体素质和体力上远不如贾某,一个人在他家里有危险,在被逼无奈之下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直到四年后的2022年5月,贾某玉在银川市金凤区法院起诉袁大全,要求法院确认该协议书有效。
袁大全认为该协议书上乙方的主体是股东袁一宇,自己只是袁一宇的父亲,儿子袁一宇没有给自己股份转让的授权,而且一直没有召开股东会决议。他认为该协议书约定的所有附条件情形都不存在,即使自己在该协议上签字,也没有法律约束力。
每日新闻网就此特意翻开2018年10月前有效的2014版《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清楚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由此条款可见,贾某逼袁大全签字的《股份转让协议书》是无效的。遗憾的是,要求法院确认该协议书有效的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发回重审程序,相关部门似乎没有“看见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的法律条款。
令人蹊跷的是,在一系列判决书中,贾某向袁大全借款四百万如何演变为“首期股份转让款的定金”只字不提。
袁大全的律师北京平夷律师事务所黄艳红告诉每日新闻网,由于案涉《股份转让协议书》因其附条件民事行为未成就,从而不可能产生法律效力,更因该案涉《股份转让协议书》违反我国法律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导致该案涉协议无效。更为特别的是,袁大全根本不是该案涉协议的履约主体,故该案涉《股份转让协议书》对袁大全无效。
袁大全现在回想起去年10月中旬与贾某的一次谈话大致意思,贾某说:“这四五年我没闲着,你看我第一步走经侦,第二步才起诉,起诉为什么要分两步走?我为什么要先给你打这合同有效还是无效?因为我们知道先打合同有效了,你得保护我合同上面的所有条款,我为什么不一次性打呢?我甚至分了两次三次给你打,你知道吗?我们整个搞的设计最后怎么能闭环,在法律上整个搞了一个闭环,你稍微懂点法律的人,不可能先打你有效无效,我直接打金额对不对?”
袁大全如梦初醒,认为从2018年2月到2025年1月这7年的时间,贾某父子俩一直在联手,先骗自己借他400万元钱,再逼自己在协议书上签字,到公安局告自己侵占,又向法院起诉自己支付医院股份转让款4200万元及违约金4238.64万元。
袁大全沮丧地说:“很显然这是他们父子精心设置的圈套。我现在被他们搞得筋疲力竭,人也晕头转向,头脑不清醒,根本没有心思管企业,管家里,他们父子俩给我名誉上、精神上和经济上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痛苦。”
袁大全认为所有证据都能够证明当时贾某说是他老婆陈某侠有癌症住院要借400万元钱,这400万元的钱根本不是医院股份转让的钱。而袁大全儿子袁一宇一直就不肯接受贾某玉的股权。他不晓得相关人员就不肯实事求是,而非要不公平公正的判决他输了这两个官司?明知四百万元是借款,怎么会出了一审、二审、再审的股权转让款,他认为相关人员是违反法律乱判的。
古往今来,公平正义无疑是人民群众的向往,更是对全国司法部门最起码的要求。2020年11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对司法为民提出了新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袁大全能否等到司法公平正义的春风呢?每日新闻网一样期待这缕春风吹遍人间,给老百姓温暖,给老百姓希望。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