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 全链条围堵“职业闭店人”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 全链条围堵“职业闭店人”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5 11:54:44 | 点击:233

吴女士近来遇到了烦心事,她在北京市通州区某早教机构为孩子先后购买了价值1万多元的早教课程和价值3000元的半日托育服务,服务还没结束,商家就“跑路”了。

近年来,健身房、美容美发店、教育培训机构等预付式消费领域纠纷频现,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最高人民法院3月14日发布《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直指“职业闭店人”乱象,破解预付式消费领域维权难。

2024年4月,早教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告知吴女士等家长,机构暂停运营。更可气的是,直到暂停运营前,该机构仍通过员工微信群发布促销信息,鼓励家长充值续费,吴女士第二次缴费就在闭店前两周。此后,吴女士多次联系退费未果。她后来才知道,该早教公司经营早已出现问题。

该早教公司股东、实际经营人孙某夫妇在闭店通知发布的前三天,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以“零对价”转让给孙某父母,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孙某父亲。

多次沟通无果后,吴女士将该早教公司、原股东孙某夫妇及现股东孙某的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其就未消费款项及资金占用损失承担责任。

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股东孙某夫妇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通过恶意转移控制权、财产混同、闭店前“割韭菜”式促销等手段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法院依法判令原股东对未消费款项承担连带责任,现股东(孙某父母)因未实缴出资且虚假公示出资信息,需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介绍,《解释》共27条,就适用范围、预付款的返还和赔偿责任、“卷款跑路”的责任等问题作出规定。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卷款跑路”情形,《解释》明确予以规制,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构成欺诈的,应当依法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惯用“换马甲”手段逃避追责的“职业闭店人”,《解释》规定,经营者允许他人使用其营业执照,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使用其名义与消费者订立预付式消费合同的,消费者有权依法向其追责。

针对“退卡难”问题,《解释》规定,经营者“迁店”给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明显不便、未经消费者同意将合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出售不限消费次数的计时卡却不能正常提供服务等情况下,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

为解决“举证难”问题,《解释》明确经营者提交其控制证据的责任。陈宜芳介绍,预付式消费合同文本或者记录消费内容、次数、金额及预付款余额等信息的证据通常由经营者控制。《解释》规定,如果经营者控制上述证据却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主张认定争议事实。

针对预付式消费乱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呼吁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主管部门应要求企业公示经营风险;登记机关应严格审查企业清算材料真实性,对“职业闭店人”关联公司增设黑名单机制;司法机关应对虚假清算、诈骗等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强化司法震慑。

目前全国已采取多项监管措施,从立法、资金监管、信用约束等多方面构建治理体系。如北京、甘肃等地建立了预付式消费监管服务平台,整合多部门职责,实现发卡备案、资金流向等全链条监管。2月10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正式施行,规定对恶意变更法定代表人、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的企业,可撤销其登记或备案,并对相关责任人实施3年内禁入市场的限制。

“唯有通过跨市场、跨部门、跨地域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与执法联动,才能根治‘职业闭店’乱象。”刘俊海说。

《解释》将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刘言 黄冲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赶时间的人,权益保障如何跟得上?

  义乌美团小哥邬明亮(右二)向同行介绍保险理赔知识。  徐淑仪摄  杭州饿了么骑手黄晓琴在取餐。  林移涵摄  昆山美团小哥俞振航在送餐。  徐鹤千摄  引 子  提起小哥,您想到什么?  快,苦,累……  这些赶时间...

高中毕业生暑期兼职乱象调查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实习生 宋昕怡  漫画/高岳  “刚开始说好工资每小时22元,结果一到工厂,立马说每小时只给13元。我说我不想干了,中介直接扣下了我的身份证。”  前不久,来自广西南宁的准大学生陈洋打暑...

纷繁网络纠纷中,如何守护消费晴空

  漫画/高岳  纷繁网络纠纷中,如何守护消费晴空  人民法院深化以案促治让消费者放心购  “经营者在直播营销中作出高于法定标准的赔偿承诺,应依约履行。”“经营者不合理排除消费者‘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利,不应支持。”……近...

内部名额、低分高录、“李鬼”通知书……警惕涉高考骗局花样翻新

 新华社广州7月2日电 题:内部名额、低分高录、“李鬼”通知书……警惕涉高考骗局花样翻新  新华社记者杨淑馨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高考前后及招生录取阶段,设计各类骗局,话术与手段不断升级,考生及家长稍有不慎就可能...

断骨增高能帮助快速长高……是真是假? | 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成年后身高基本定型  男性骨骺线闭合年龄为18~20岁,女性为16~18岁,闭合后骨骼不再自然生长。切勿轻信“二次生长”谣言,任何宣称“非手术激活骨骺”的产品均为虚假营销。  正规医院仅对骨骺未...

失序的无人机“飞手”培训市场亟待监管

  6月5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古城村,一名“飞手”操控植保无人机对水稻进行“飞防”作业。视觉中国供图  无人机“飞手”执照考证热潮涌动。社交平台上关于考证的话题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一面是培训机构喊出“25天包就业”...

民营企业的“冤假错案”何时休?

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精神,要求各级司法机关切实营造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但部分地区执行相关政策不到位,导致涉案企业家冤案时有发生。 司法公正,这...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精神,要求各级司法...

药品追溯码怎么扫、有啥用?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从今天起,不扫码销售药品医保基金将拒付。  药品追溯码就是药品...

因“大而美”法案起分歧,马斯克与特朗普争吵升级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杜天琦】因对“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的意见分歧,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再次爆发“口水仗”。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日,特朗普称“政府效率部门”(DOGE)应审查马斯克旗下公司获得的补...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家安全法高水平实施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时间回溯到2...

2025
03/15
11:54
浏览量: 2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