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巴黎奥运会|倒计时30天 巴黎准备好了吗

巴黎奥运会|倒计时30天 巴黎准备好了吗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06-27 11:14:09 | 点击:3704

当埃菲尔铁塔装上巨大的奥运五环标志,从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到荣军院的金色穹顶,从铁塔下的战神广场到香榭丽舍大道旁的大皇宫,临时场馆的搭建也已陆续进入收尾工作。

巴黎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在提醒着人们,奥运会真的快来了。

距离奥运开幕还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巴黎奥组委与各相关方的筹备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巴黎奥运会筹备工作的肯定。

“我上上周刚刚去了巴黎,下周末还要过去,那里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巴赫日前在布达佩斯观看奥运资格系列赛的时候说。

巴赫重点提到了正在进行的火炬传递,从5月8日奥运圣火抵达马赛起,火炬已经在法国本土及海外领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传递,吸引了超过300万人现场观看。

“想想看这还是火炬没有抵达巴黎的情形,随着火炬传递越来越接近巴黎,奥运的氛围将变得更加热烈。我们真的非常期待一个多月后,巴黎究竟会呈现给我们一届怎样的奥运会。”巴赫说。

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诞生了奥运历史上的首个奥运村。百年之后,奥运村已经成为每一届奥运会的独特风景线,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汇聚在这里交流互动、增进了解,团结的精神在这里充分展现。

再次落户“浪漫之都”的奥运村主打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的理念,减少50%的碳排放量是巴黎奥组委对世界的承诺。

巴黎奥运村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建筑设施:将影视基地改造成容纳3200个座位的超大餐厅,电影工作室改装成运动员训练室,利用当地医学院资源组建综合诊所……而洗衣房、托儿所、邮局、美发美甲沙龙、无酒精酒吧等设施照样一应俱全。

就在近日,奥运村内的餐厅进行了第一次试运营,包括巴黎奥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盖在内的多名体验者对餐厅的食物品质赞不绝口。

6月4日,在巴黎奥运村和残奥村拍摄的用于净化空气的装置。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为了给运动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抵离服务,巴黎机场集团(巴黎两大机场戴高乐机场以及奥利机场的运营方)在奥运村内部也专门开设了办理值机以及托运的服务柜台,以减少运动员们在机场的等候时间。

“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上万名运动员,他们的器材、装备数量众多,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特殊规格行李,之前就有运动会出现过运动员在机场办理托运等候太久的状况,我们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在巴黎奥运会上出现。”巴黎机场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4月23日拍摄的拉夏贝尔门体育馆内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场馆建设方面,得益于巴黎多年积累的体育传统,大量的现有设施可以使用,本届奥运会全新修建的场馆只有三个——举办羽毛球与艺术体操的拉夏贝尔门体育馆,举办花样游泳、水球以及跳水三个项目的水上运动中心,以及位于巴黎东北郊区的勒布尔歇运动攀岩中心。其他大部分的比赛项目将在现有场馆以及临时场馆举行。而位于协和广场、荣军院、埃菲尔铁塔等著名景点的临时场馆搭建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7月初正式交给巴黎奥组委验收。

交通方面,巴黎所在的法兰西岛大区将为了奥运会新建长达400公里的奥运自行车道,以实现“100%可骑行”的目标。另外还配备了4.6万台共享自行车,部署了2.7万个自行车停车位,其中1万个车位和部分自行车道将永久保留,作为“奥运遗产”持续服务于“交通脱碳”。

作为每一届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的招募以及培训等相关工作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本届奥运会专门设立了志愿者装备领取中心,并且交由志愿者装备赞助商迪卡侬独立运营。这一中心设在了西岱大学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一所校园内,志愿者们在领取装备的过程中还可以参与不少运动体验环节。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志愿者们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奥运氛围,让他们从第一天就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一届成功奥运会的重要性。

2020年6月18日拍摄的法国巴黎塞纳河和城市景观。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塞纳河的水污染治理也随着奥运会即将开幕而加快了进程。巴黎市政府于1923年规定禁止在塞纳河内游泳,如今,巴黎市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开展治污工程,不仅是为了让塞纳河满足今年奥运会马拉松游泳以及铁人三项的比赛要求,更是为了从明年夏天起,将其打造成真正向大众开放的“露天游泳池”。

“奥运会的举办是一个催化剂,让我们加速这一治理过程。”巴黎市分管体育、奥运及残奥事务的副市长皮埃尔·拉巴丹表示。

奥运,从来不只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较量,它也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一次盛大展示。还有最后一个月,巴黎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努力,力争为全世界带来一场令人难忘的奥运盛会。(记者肖亚卓、张百慧)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安徽黟县:蓝天白云入画景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倒映在澄澈如镜的南湖中,天水相融,如诗如画。(无人机照片)施亚磊 摄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

山水人文竞芬芳——万荣县串联自然人文资源勾勒文商融合新图景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赵瑞秀“两水两山两名楼笑城果香远,三王三凤三故里万荣争气牛”,一副楹联道出了万荣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近年来,万荣县依托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自然禀赋和11处国家级保护文物...

北京潮得像“回南天”?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图为7月2日拍摄的北京市凉水河。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田晨旭)“在北京感受到了广东的回南天”“谁还分得清北京和热带雨林”……这两天,关于“北京闷热天气”的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不少人认为这是...

中国东极夏日旅游升温

  7月4日,游客在抚远市东极阁上观看日出。  入夏的“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江风送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度夏。近年来,抚远市凭借其地理优势与文旅禀赋,重点培育东极观光、界江旅游等旅游产品。 ...

黄河壶口瀑布呈现瀑布群景观

 7月4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壮美瀑布群景观。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迎来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增大,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呈现壮美瀑布群。(无人机照片)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浙江武义:游客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7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峡谷溪水中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随着暑期到来和天气转热,金华市武义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携带家人前往度假游玩避暑,亲近自...

烟台高新区举办“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远哲) 为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6月2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2024
06/27
11:14
浏览量: 370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