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思政课教师传承红色歌谣的“六有”法宝

思政课教师传承红色歌谣的“六有”法宝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03-18 14:48:35 | 点击:13916

每日新闻网讯:(冯军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红色歌谣是革命文艺的重要形式,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传承好红色歌谣能够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在传承红色歌谣时要有“六有”法宝。

一是有心。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历史任务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体现着中国精神。红色歌谣从其本质上讲是革命文艺,革命文艺是在汲取民间文艺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红色歌谣的传承工作迫在眉睫。思政课教师要有心,敏锐洞察到红色歌谣的生成逻辑、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亲自到革命老区去搜集整理红色歌谣,用真心与老区人民交流,感悟红色歌谣蕴含的优良传统,探索红色歌谣的传承路径。

二是有行。红色歌谣的搜集整理、学习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传承红色歌谣需要思政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将红色歌谣的搜集整理、学习研究和推广应用纳入到日常学习工作中。比如,教学生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黄安谣》《十送红军》《八月规划遍地开》,讲解红色歌谣背后的红色故事,参加红色歌谣比赛,主动创作新时代的红色歌谣等,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影响人。

三是有味。红色歌谣主要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透过红色歌谣,长征精神、苏区精神等红色精神是蕴含其中的。思政课教师通过红色歌谣引入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师带着学生唱红色歌谣,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进了师生与革命历史的距离,让革命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不再那么遥远。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红色歌谣的生成路径,增强了学生思考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

四是有力。红色歌谣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就要求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师根据学生特征采取教学,接续奋斗。初中思政课重在打牢基础。高中思政课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思政课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思政课老师要加大对红色歌谣资源的挖掘力度,总结红色歌谣传承工作经验,制定新的红色歌谣传承方案。面对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思政课教师要敢于亮剑,要用红色歌谣中所蕴含的革命思想予以反击,切实发挥红色歌谣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

五是有神。红色歌谣传承工作不容许半点懈怠,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的优势,要有神采。这里的神采既指红色歌谣的传唱者之一的思政课教师要有神采,还指思政课教师所唱的红色歌谣中蕴含的人物形象要有神采。红色歌谣中绝大多数歌谣是在歌颂红军。红军英勇作战的形象、艰苦奋斗的形象、爱好和平的形象、遵守纪律的形象、道德高尚的形象、机敏聪慧的形象、一心为民的形象。红军是英雄,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思政课教师在传唱过程中要把红军的英雄神采以歌谣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弘扬英烈精神。

六是有思。红色歌谣传承工作要与党史学习教育同频共振。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如今,红色歌谣不仅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在红色旅游中有所展现。思政课教师要有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找出制约因素,切实提出有效的对策,将立德树人任务牢记心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红色歌谣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四川工业科技学院讲师,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作者:冯军成】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安徽黟县:蓝天白云入画景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倒映在澄澈如镜的南湖中,天水相融,如诗如画。(无人机照片)施亚磊 摄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

山水人文竞芬芳——万荣县串联自然人文资源勾勒文商融合新图景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赵瑞秀“两水两山两名楼笑城果香远,三王三凤三故里万荣争气牛”,一副楹联道出了万荣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近年来,万荣县依托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自然禀赋和11处国家级保护文物...

北京潮得像“回南天”?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图为7月2日拍摄的北京市凉水河。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田晨旭)“在北京感受到了广东的回南天”“谁还分得清北京和热带雨林”……这两天,关于“北京闷热天气”的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不少人认为这是...

中国东极夏日旅游升温

  7月4日,游客在抚远市东极阁上观看日出。  入夏的“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江风送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度夏。近年来,抚远市凭借其地理优势与文旅禀赋,重点培育东极观光、界江旅游等旅游产品。 ...

黄河壶口瀑布呈现瀑布群景观

 7月4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壮美瀑布群景观。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迎来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增大,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呈现壮美瀑布群。(无人机照片)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浙江武义:游客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7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峡谷溪水中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随着暑期到来和天气转热,金华市武义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携带家人前往度假游玩避暑,亲近自...

烟台高新区举办“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远哲) 为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6月2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2024
03/18
14:48
冯军成
浏览量: 139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