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北京:上下学时段禁止机动车进出学校

北京:上下学时段禁止机动车进出学校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8-31 11:02:24 | 点击:5237

  学校交通治理“成绩”每季度排名

  上下学时段禁止机动车进出学校

  记者昨天从市交通委、市教委获悉,今年将重点对列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72所学校开展综合治理,并将全市所有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对学校交通治理开展监测分析,每月通报、每季度排名。在机动车进出校园管理方面,本市明确要求,上下学时段禁止机动车进入学校,教职员工车辆在学生入校前进入,在学生放学后再离开。校内机动车行驶或停放,须与学生活动区域物理隔离。

  上下学高峰增强校园周边执法力量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本市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学校交通综合治理模式。“治理理念上,我们坚持,学校周边交通管理要以安全、有序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道路提速为目标。相反,相关道路要予以限速。通过配齐设施、配足人员、加强监管等方法,使学校门前慢下来、静下来、安全有序。”市交通委交通综合治理处副处长杨广岳介绍。

  治理方式上,由教育部门牵头制定年度治理方案,交通、公安、公安交管、属地政府等多部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互相协调、齐抓共管。

  2018年至2022年,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采用每年一批、滚动推进的方式,累计治理学校264所。跟踪监测学校的平均得分,由2019年的63.8分提升至2022年的83.4分,综合治理初显成效。

  “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上下学高峰期间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停车、停放秩序混乱问题仍然存在,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新文化街校区、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今典校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润泽校区)、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等。”杨广岳介绍。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方式,教育学生家长遵守交通规则,自觉规范停放车辆;继续推进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上下学高峰时段,校园周边增强执法力量,维护交通秩序。

  据悉,今年,本市将持续对学校交通治理开展监测分析,每月通报、每季度排名。

  完善校园周边交通设施

  今年,本市对市民反映交通问题突出的学校重点开展治理,将全市所有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并将校内的交通安全纳入治理内容。

  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四级调研员王建水介绍,本市持续完善校园周边“六类交通设施”,具备条件的,设置单行道或限行道,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移动交通信号指示灯,或在学校门口附近进行影响交通通行的设施改造等。

  顺义第十五中学周边道路狭窄,车流量大,接送学生车辆车体较长较宽,转弯半径大,学校进出口较窄,接送学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顺义区教委牵头组织有关单位,通过改造学校门口排水沟、移除电线杆等措施解决了学校周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同时,科学设置慢行系统,合理设置校园周边公交站点和通学车站点,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规范自行车停放。在有条件的学校规划设置学生集散区、家长等候区和护学通道等,规范学生家长等候和学生集散秩序。

  教职员工车辆须在学生入校前进校

  今年年初,市教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印发《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时,将校内交通安全纳入治理范围,并且明确校内机动车行驶或停放须与学生活动区域物理隔离,如校内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须禁止机动车进入校园;不得出租出借校内场地停放校外车辆,不得利用学校用地建设对社会开放的停车场。

  本市还明确要求,上下学时段禁止机动车进出学校,教职员工车辆要在学生入校前进入,在学生放学后再离开。其他确实需要进入学校的机动车,比如垃圾清运车、学生餐外送车等车辆都要求定时间进入、定人员负责、定路线行驶,并且要限速低速行驶。具备条件的学校还要“人车分流”,学生和机动车进出学校不用同一个校门,车辆行驶路线与学生活动空间彻底物理隔离。(记者 孙宏阳)

责任编辑:杨晴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黄河壶口瀑布呈现瀑布群景观

 7月4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壮美瀑布群景观。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迎来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增大,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呈现壮美瀑布群。(无人机照片)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浙江武义:游客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7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峡谷溪水中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随着暑期到来和天气转热,金华市武义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携带家人前往度假游玩避暑,亲近自...

烟台高新区举办“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远哲) 为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6月2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全环境立德树人)金杏盈枝毕业季 劳动筑梦向未来

—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开展校园杏子采摘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赵雪晶))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园里的杏树迎来了丰收时节,金黄的杏子缀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为了让即将毕业的五年级学生留下独特的校园记忆,...

【全环境立德树人】小农夫大丰收 ——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夏季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君惠)为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见效,助力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于开学初的春日播种时节,组织全校学生在班级种植箱亲手播下蔬菜种子。如今盛夏已至,种植箱迎来丰收时刻:鲜嫩的...

【全环境立德树人】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无人机航模特色社团展示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于乐)为积极响应 “双减” 号召,充实学生课后时光,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运动能力,近日,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无人机航模特色社团展示活动。该社

【全环境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伴成长 魅力非遗润校园——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展示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学伞)为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近日,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火热开启。从创意海报到作品展览,从专业评审到荣誉收藏...

2023
08/31
11:02
浏览量: 523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