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圆桌

文化圆桌

来源:文化圆桌 | 时间:2023-05-03 07:23:33 | 点击:794

  图①: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供图
  图②:2022年1月19日,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交响管乐团学生在户外表演交响乐。
  马希平摄(新华社发)
  图③:2022年5月23日,毕业季来临,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即将毕业的学子在校园内合影留念。
  谢尚国摄(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最蓬勃动力,也是新时代文艺的创作主力军和创新生力军。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本版约请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的一线创作人员和研究者,与广大青年朋友一起分享创作体验,探讨艺术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

  ——编  者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

创作让年轻人共情的好歌

  多年来,我的音乐创作始终有条鲜明的脉络,就是传承发展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更现代、更好听,流传得更广。

  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对把握音乐创作的基调非常重要。创作者既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代变化,深入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路线的变化,更要以不变应万变,吃透经典的创作手法、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从创作歌曲《月亮之上》开始,我就坚持3个要点:民族音乐本源性的元素、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的歌词风格和国际性的演绎手法。最重要的是,创作中国风格的音乐意象。民族音乐是取之不竭的创作宝库,有非常多的素材有待深入研究。

  音乐创作要寻找共性,才能引起共鸣;要勾勒出更深远的意境和更广阔的世界,才能让更多人听后心向往之。一首歌能流传开来,一定是找到了大众心灵深处的最大公约数。十几年前,我曾接到一个电话,是位女士打来的。她告诉我,她的母亲是位老红军,平时听力不太好,在广播里偶然听到了我的作品《彩云之南》,顿时对云南的迤逦风情心生向往。后来,那位女士便带着母亲来了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音乐的本质是要呈现一种诗意、描绘一种意境,要让听众心动。

  真诚,是创作的生命。音乐要触动人心,需要来自生活的真切感受,还需要创作者感知生活后从内心流露的真诚。比如,我会在创作歌曲前,首先从专业角度考量有没有可被传唱的唱段,有没有让人一听就能哼唱出的“金句”。短视频时代,年轻人对音乐的“耐心”是有限的,对音乐创作的要求更高。我们的创作要向着经典化的目标努力,也应该要注重打造歌曲的“记忆点”,将想表达的内容通过“最高效”的艺术手段传达给听众。

  年轻一代接收的信息量大,思维活跃,他们的文化自信日益提升。创作让年轻人共情的好歌,就要唱出他们的心之所向。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一颗奋斗的心、一股不服输的劲、一个要实现的梦,这是年轻人的共通之处。

  我们这代人是听着经典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成长起来的。“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歌词质朴,情感真挚,很有感染力。新时代,我们如何用歌曲唱出今天年轻人的心声?2018年,我创作了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我和2035有个约,约在欢呼雀跃那一天,我亲爱的祖国更加美丽和谐,昂扬屹立新世界……”在央视春晚唱响后,现在许多高校和不少文艺活动中,年轻人都在唱这首歌,唱出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音乐事业的未来属于年轻人,我们的创作也应该面向年轻人。音符随时代的脉搏跃动,“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作品方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大众的检验。

  (本报记者王瑨采访整理)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演员孟庆旸——

“这很中国”,这很“圈粉”

  不少年轻观众因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认识了我,而我因为“青绿”重新认识了自己。这幅“山水画”,读它千遍也不厌倦。《只此青绿》至今已经演了270余场,幕起幕落,我总有新收获。

  初见青绿,它是画作上的宝石色泽。一种颜色,一个从《千里江山图》中提炼出的青绿意象,怎么演?没有可借鉴的角色先例。导演韩真告诉我:“从文化中还原和寻找角色的感觉。”

  慢慢地,我有了新的体会。《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就完成的作品。欣赏这幅画时,我被这位少年的真挚情感深深吸引,能感受到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赞美。于是我想,是否应该尝试还原画家的创作态度?《千里江山图》中除了精妙的绘画技法,还有一股向上的少年心气,成就了画作的气韵生动。所以,青绿是什么模样呢?“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是她回首的恬淡,行动时她“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静止时则充盈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历经整整5个月,经过这样一步步的思考沉淀,我慢慢体悟了青绿这个角色“心有丘壑,眼存山河”的心理状态。

  得之心,才能寓之舞。《只此青绿》火了,它收获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掌声。青绿,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潮流色”。他们用更开阔、新锐、多元的视角分析这部舞剧,乐此不疲地进行二度创作和深度解读。不少80后、90后观众看完剧,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千里江山图》背后的历史和工艺,探究舞剧涵盖的更多细节。

  都说熟能生巧,但当我经历了《只此青绿》那么多场演出后,我才发现:青绿之后,还有无尽的文化宝藏等待我们去探寻、去挖掘。从首演到各地巡演,我们的创作团队一直在收集观众反馈,对舞蹈不断进行修改调整。正如导演周莉亚所言:“《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

  如果归纳这部舞剧“圈粉”年轻人的最大原因,那就是“这很中国”。说到底,是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造就了“青绿”的成功。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的火爆,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的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今天的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认同、从精神深处自信。

  有天,演出结束后,我走到观众席中间,面向舞台的方向坐下。第一次从观众的视角看台上,我终于明白了谢幕返场6次观众还不愿离去的热情。这种热情,是真正走进人心的作品带来的。能以这样的方式致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带着热忱的心传递给年轻观众,我是幸运的、幸福的。作为90后舞者,面对更广阔的舞台,更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决心。

  世上有不绝的风景,我们有不老的心情。也许舞者生涯是有限的,但舞蹈作为一种“语言”,所能承载的美好记忆和情感是无限的。《千里江山图》历经近千载依然风华正茂,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魅力正在于此。有中华文化赋予的艺术能量,有年轻观众热切的期待目光,我们怎能不带着这份青春的心情继续起舞?

  (本报记者王瑨采访整理)

时代文艺的有生力量

秦兰珺

  当互联网与青年的文艺评论结合,形成了新媒体评论阵地;当互联网与青年的文学写作相遇,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学网站……网络平台既提供了传播新手段,也开辟了创作新空间。

  内容生产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以内容为契机的交互反应,形成新的创造力之源。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和活跃思考,在新技术、新媒介的加持下,获得了更丰富、更富影响力的表达。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近日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指出,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网络作家逐渐变成创作中坚,00后则因数量优势成为网文创作新增主力……伴随着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已成为新时代文艺的有生力量。

  青年不仅创造着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也改变了传统文艺生产模式下的消费形态。在网上,文艺作品没有“完成时”,而是演变为年轻人交流参与的平台;文艺作品的叙事也演化为可供年轻人二次创作的“故事世界”。传统的文艺消费形态,被新兴的、互动的媒介生态重塑。

  新时代的青年和文艺彼此“赋能”,共同走向时代的广阔舞台。理解青年群体的文化表达,引导好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使之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增量。近十年来,各类具有引领性、专业性,充满时代感、青春气息的网络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大江东去》《浩荡》《大国重工》等网络文学作品厚植家国情怀,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微纪录片《百炼成钢》、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网络视听节目《红色文物100》等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网络剧《约定》《在希望的田野上》、纪录片《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等作品,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留下真实鲜活的影像……让创作更接地气,让年轻人能产生共鸣,是网络文艺久久为功的方向。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青春正能量”,应当是有态度、有责任感的鲜活表达,它来自年轻人的故事,又讲给更多年轻人听。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3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袁勃)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浙江武义:游客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7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峡谷溪水中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随着暑期到来和天气转热,金华市武义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携带家人前往度假游玩避暑,亲近自...

烟台高新区举办“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远哲) 为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6月2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全环境立德树人)金杏盈枝毕业季 劳动筑梦向未来

—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开展校园杏子采摘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赵雪晶))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园里的杏树迎来了丰收时节,金黄的杏子缀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为了让即将毕业的五年级学生留下独特的校园记忆,...

【全环境立德树人】小农夫大丰收 ——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夏季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君惠)为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见效,助力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于开学初的春日播种时节,组织全校学生在班级种植箱亲手播下蔬菜种子。如今盛夏已至,种植箱迎来丰收时刻:鲜嫩的...

【全环境立德树人】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无人机航模特色社团展示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于乐)为积极响应 “双减” 号召,充实学生课后时光,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运动能力,近日,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无人机航模特色社团展示活动。该社

【全环境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伴成长 魅力非遗润校园——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展示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学伞)为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近日,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火热开启。从创意海报到作品展览,从专业评审到荣誉收藏...

安徽淮北:夏日南湖水清岸绿 再现“金光穿洞”景观

  2025年6月12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南湖湿地公园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美不胜收。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通过对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快速推进区域内湿地公园建设,一座座水清岸绿的生态公园的建立,壮大了生态旅游产业,...

2023
05/03
07:23
浏览量: 79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