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让更多游客沉浸式体验“沂蒙红”

让更多游客沉浸式体验“沂蒙红”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3 10:48:54 | 点击:438

红嫂家乡旅游区内的红色沉浸式小院项目。

红嫂家乡旅游区供图

一场“战前动员大会”正热火朝天地举行着,越来越多的人踊跃“报名参军”。随后,大家在“团长”的带领下,手持道具武器,向着“县城”进军。一路上,不时有“文艺兵”手拿快板,进行激动人心的说唱。来到“县城”前的广场,“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几声炮响过后,上千名游客跟着“团长”发起冲锋,一举“收复”了县城。紧接着,游客李先生又在县城里体验了“军民同庆”的庆功大会。“一开始单纯是奔着好玩儿来的,但冲锋号一响,我们立刻就被感染了,完全沉浸其中,也深深感受到革命战争的艰辛和胜利的不易!”李先生意犹未尽地说。

2024年,这个名为“跟着团长打县城”的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让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火出圈”。据介绍,红嫂家乡旅游区依托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以及成熟的影视拍摄条件,创新推出该沉浸式红色旅游体验项目,用影视级别的逼真效果,还原1941年抗战时期的情景。该项目自推出以来屡屡登上热搜,成为国内现象级的红色旅游新产品,迄今已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

红嫂家乡旅游区所在的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曾是山东抗战中心,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景区内保留有独特的沂蒙风格建筑群,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当地以此为基础打造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蒙》《斗牛》《红高粱》《铁道飞虎》《战神》等400余部影视剧先后在这里拍摄。

近年来,沂南县厚植红色文化优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出新、出彩。当地按照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原则,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和利用。常山古村保留传统村貌,采用“干插墙”传统建筑技术,对村中院落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和功能更新,还建造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山东省第二次青代会旧址等14个展馆院落。对发生在当地的红色故事,拍摄于当时的影像资料,红嫂明德英、王换于等英模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在尊重客观事实、历史原型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材料,每年吸引大量党员干部来此参观学习。

2021年,沂南县指导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了“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沂蒙四季》。《沂蒙四季》由山村剧场和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两部分组成,国内首部实景沉浸文献史诗剧《沂蒙四季·红嫂》在山村剧场创演,该剧以从红嫂名称的由来到“沂蒙精神”的凝练结晶为主线,情节精彩感人,并设置了独特的环形旋转舞台,配有绚丽多彩的声、光、电,融合多种创新性、独特性元素,打造成为国内红色文旅优质演艺品牌。

此后,当地还打造了《跟着共产党走》《妇救会》《战地医院》等沉浸式情景小院,小院剧的最大特点是短小精悍,“小切口”、有生活质感的演出,让观众获得真实感强的观剧体验。游客围坐在时代特色鲜明的农家院中,看着“沂蒙老乡们”英勇支前、鱼水情深的表演,常常忘记了自己是在看戏还是穿越回到了那个年代。这些沉浸式红色旅游产品,一经推出就赢得市场的热烈反响,达到了“让文化留住人,让人带走文化”的效果,还入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因为有了这些独具魅力的红色演艺项目,这个冬天沂南旅游不仅“淡季不淡”,还呈现出散客多、外地游客多、网上购票增多等现象。

红色文化是当地的资源宝库,新的一年,当地将在全力做好旅游服务保障的同时,持续提升沉浸式红色演艺节目品质,增加游客参与角色体验的剧情,完善场景音效,加强影视实战的立体视觉效果等。红嫂家乡旅游区副总经理闫纪锁介绍,景区还推出了《重走支前路》和《苟队长娶亲》等沉浸式红色演艺项目,鲜活讲述沂蒙故事,“力求让游客深度体验烽火岁月中的军民鱼水情和老区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这样的方式传承‘沂蒙红’”。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北京潮得像“回南天”?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图为7月2日拍摄的北京市凉水河。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田晨旭)“在北京感受到了广东的回南天”“谁还分得清北京和热带雨林”……这两天,关于“北京闷热天气”的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不少人认为这是...

中国东极夏日旅游升温

  7月4日,游客在抚远市东极阁上观看日出。  入夏的“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江风送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度夏。近年来,抚远市凭借其地理优势与文旅禀赋,重点培育东极观光、界江旅游等旅游产品。 ...

黄河壶口瀑布呈现瀑布群景观

 7月4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壮美瀑布群景观。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迎来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增大,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呈现壮美瀑布群。(无人机照片)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浙江武义:游客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7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峡谷溪水中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随着暑期到来和天气转热,金华市武义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携带家人前往度假游玩避暑,亲近自...

烟台高新区举办“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远哲) 为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6月2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全环境立德树人)金杏盈枝毕业季 劳动筑梦向未来

—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开展校园杏子采摘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赵雪晶))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园里的杏树迎来了丰收时节,金黄的杏子缀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为了让即将毕业的五年级学生留下独特的校园记忆,...

【全环境立德树人】小农夫大丰收 ——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夏季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君惠)为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见效,助力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于开学初的春日播种时节,组织全校学生在班级种植箱亲手播下蔬菜种子。如今盛夏已至,种植箱迎来丰收时刻:鲜嫩的...

2025
01/03
10:48
浏览量: 43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