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为法国观众奉上唐代文化盛宴

为法国观众奉上唐代文化盛宴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03 16:55:52 | 点击:363

嵌松石立凤金饰件。

三彩茶具套装。

本报记者 于超凡摄

彩绘乐舞俑。

本报记者 于超凡摄

鎏金双凤纹大银盒。

鎏金人物画银香宝子。

三彩胡人骑驼奏乐俑。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提供

近日,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的“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掀起观展热潮。精美的文物、生动的场景,让海外观众走近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了解辉煌灿烂、自信开放的盛唐气象,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文化部指导,展出来自中国10个省区市32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套)珍贵文物。展览分为“走近大唐”“长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乐居长安”“海纳百川”“文人世界”“技臻于美”“大唐丝路”“扬帆出海,联通世界”8个单元,以文物展示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生动展现唐代灿烂文化与美学成就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合作打造精品大展

“这个展览规格很高,堪称十年一遇,与十年前在吉美博物馆举办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形成了传承与呼应。”联合策展人、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部研究员曹慧中对记者表示。展览呈现了中国新近的考古发现,许多珍贵文物首次在中国境外亮相,如2019年甘肃武威慕容智墓出土的文物,2015年河南巩义出土的展现“茶圣”陆羽形象的唐三彩茶具等。“各地文博机构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藏品,如甘肃省博物馆的泾川县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天津博物馆的唐人摹写王羲之草书《寒切帖》、扬州博物馆的伎乐飞天金栉,均为‘镇馆之宝’。”曹慧中说。

为了呈现如此重量级的展览,每件文物都经过精细的筛选、审核、运输和布展过程。尤其是壁画和书画类文物,因其脆弱性,对温湿度的控制要求极高,吉美博物馆特别邀请中国文博专家参与布展。展览筹备时间仅一年多,从文物遴选到展厅布置,紧锣密鼓地进行。伴随着展览开幕,英文、法文版本的展览图录同时出版,确保每一件文物说明既专业精准又通俗易懂。

虽然唐代是中华文明的巅峰时代之一,但法国公众对这一时代并不熟知。策展人希望通过展览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让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兴趣。“至今仍有法国观众提起十年前的‘汉风展’。这让我们相信,通过一个精品展览,可以激发更多西方民众对中华文明的好奇与兴趣。”曹慧中说。

法国汉学研究基础深厚,展览开篇墙面上呈现的“昭陵六骏”照片,为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拍摄,见证了中法学术与文化交流的历史。在策展过程中,中法团队密切合作,在展览设计和解说内容构建上深思熟虑,力图平衡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东西方观众的不同文化背景。众多法国汉学家积极参与其中,他们或是译过陆羽的《茶经》,或是专研书法艺术,为展览注入了权威的解读。

多元展现盛唐气象

展厅内,伴随阵阵鼓声,城门缓缓打开,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展览以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为核心线索,再现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风貌、百姓生活、多彩文化。

联合策展人、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和韩国藏品保管员阿诺·贝特朗表示,他受中国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启发,采用创新形式设计展厅,将影视片段、中国古典音乐表演与展品实物展示相结合,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唐代长安城民众的日常生活。

漫步展厅中,法国参观者莉莉娅赞叹道:“唐代的服装设计水平令我惊讶,当时的人们穿着一件件真正的艺术品。”

唐代金银器皿备受欢迎,其制作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本次展览汇集了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西安何家村窖藏和江苏镇江丁卯桥窖藏出土的金银器珍品,这是三地文物首次在海外同台展示。

出土于镇江丁卯桥的鎏金双凤纹大银盒备受瞩目。银盒通体鎏金,盖面呈盛开莲花状,纹饰为衔草翱翔的双凤,周围环绕8对飞雁,间以缠枝莲纹和鱼子纹。盒外底部刻有“力士”及“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铭文,标明品牌及银盒重量。此盒造型华丽端庄,纹饰生动细致,体现了唐代金银器制造的高超水平。

在鎏金双凤纹大银盒展柜对面,陈列着另一件“明星文物”——仅拇指大小的赤金走龙。这件文物来自何家村窖藏,由纯金打造,龙首高仰,四肢伸展,气韵灵动。据介绍,这是道教投龙祭祀的一种法器,经道教仪轨后投入名山大川,以期达到沟通天地山川、祈求国泰民安的作用。

法门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其地宫中出土的成套鎏金银茶具、香具等精美绝伦,价值非凡。香宝子是专门用来盛放香料的容器,常与香炉配套使用,多供于佛像前香案之上。法门寺地宫共出土了两件鎏金人物画银香宝子,大小、形制相同,腹壁各錾刻4幅不同的人物画,刻画精细,故事性十足。此次展出的这件香宝子,腹壁绘图推测为菩提悟道、仙人对弈、四门游观等故事图,其盖面饰飞狮等瑞兽,底座上部饰凤凰、鸿雁、鸳鸯、鹦鹉等珍禽。

鎏金银香囊亦是法门寺出土的珍品。此器设计精巧,内部有两个同心圆环固定中央的香盂,采用铆钉确保香盂在移动中始终保持稳定,这一设计原理至今仍在陀螺仪上运用,体现了唐代工匠先进的工业技术水平。香料被放置在香盂的中空部分,点燃后香气从镂空处弥散,起到驱虫除秽、怡神醒脑的作用。这种香囊既可以佩戴,也可以放置在室内,或者悬挂在车马或轿子内,便携实用。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海外影响深远。展厅“C位”展示了一套出土于河南巩义司马家族墓的唐三彩茶具。这套茶具包括炉、碾、执壶、盂、茶台、茶盘、盏以及煮茶坐俑,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涵盖碾茶、煮茶、分茶、饮茶等完整流程的茶具,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茶经》等文献记载的唐代茶事过程,对研究唐代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煮茶坐俑再现了“茶圣”陆羽的形象,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据介绍,这些茶具出土于一座面积仅4平方米的墓室,由此可知墓主人社会地位不高,却已使用如此完整的茶具套装,表明唐代茶文化已从宫廷贵族普及至平民阶层。

生动讲述丝路故事

唐代丝绸之路横贯欧亚,十分繁盛。各国人士远涉而来,出使结好、商业贸易、求知问学、传教授徒。展览中,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嵌松石立凤金饰件等颇具异域风情的珍品,诉说着丝绸之路上多彩文化交融碰撞的故事;中国神话伏羲女娲图、佛教经幡与景教石碑等文物同台展示,再现了唐代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气象。

盛唐时期,许多外国人定居中国境内,不少人落户长安。他们从事各种职业,其中一些人甚至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唐代墓葬陶俑中经常出现外国人的形象,是这一时期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三彩胡人骑驼奏乐俑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骑在骆驼上的胡人乐师鼻梁高耸,胡须浓密,身穿长袖翻领长袍,足蹬尖头鞋,侧身而坐,双手各持一支鼓槌,胸前系着一面鼓,仿佛随时准备击鼓伴奏、高歌一曲。骆驼头部高扬,张口嘶鸣,似与乐师和鸣。这件充满动感的文物,生动塑造了胡人乐师的形象,印证了丝路文化交流。

“安史之乱”和吐蕃扩张导致陆路贸易受阻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唐代陶瓷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商品,湖南长沙窑、河南巩义窑、河北邢窑、河北定窑和浙江越窑等窑口生产的陶瓷器远销海外。阿诺·贝特朗介绍,据考证,中国最早用于出口的陶瓷产自巩义窑,巩义白瓷、三彩器、绿釉陶器在东亚、西亚、中东地区被广泛发现,成为唐代海外贸易的代表。

“扬帆出海,联通世界”展区以投影和灯光营造出水波荡漾的效果。绿釉模印龙纹碗前围满了观众。碗呈四瓣葵形,外腹和足心各有两道凹弦纹。碗心堆塑一条蟠龙,龙尖嘴,身披鳞甲,四爪伸展,张口吐珠,短尾盘于腹下。此碗通体施釉,绿白相间,釉质晶莹,色调明朗和谐,是巩义窑烧制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唐青花塔形罐造型独特,优雅挺拔,线条流畅,胎体坚硬,釉色洁白如玉,器表有精美的纹饰,如蓝彩“万”字纹、草叶纹、牡丹纹、束花纹、蜂蝶纹等。塔形罐的盖、罐体、台座和圈足分别制作,然后粘接成一体,反映了当时较高的瓷器制作工艺。据专家介绍,巩义窑生产的以钴蓝料为着色剂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青花瓷。塔形罐既具有佛教用器的形制,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实物证据。

在展览“乐舞百戏”部分,音响装置中传出的旋律为千年前的文物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这首乐曲是旅法二胡演奏家果敢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大唐韵》。谈及创作初衷,果敢回忆道:“当我第一次看到唐代乐师展品的高清图片时,那些充满动感与神韵的画面仿佛化作了耳边的旋律,灵感瞬间涌现。我深感需要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唐代开放的文化与盛世气韵。”

《大唐韵》融合了此次展览中呈现的乐器,包括笙、古琴、琵琶、大鼓、箫、古筝等。各类乐器的音色交织,仿佛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带领观众穿越千年,置身于唐代的辉煌盛世。

果敢旅法24年,致力于推广中国民乐,曾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汉唐风情是果敢艺术创作中时常涉及的主题。他以音乐为纽带,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架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2023年联合国中文日庆典活动中,果敢携手来自英国、伊朗、土耳其等国家的艺术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共同演绎了其创作的主题曲《盛世丝语》,再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在与各国艺术家的音乐对话和共同艺术创作中,我注重呈现中国历史文化的特质,希望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果敢说。

架设交流互鉴桥梁

展览临近收尾处,陈列着来自宁夏博物馆的胡旋舞石刻墓门。法国参观者伯纳尔·弗鲁瓦驻足于展品前,久久凝视。石刻人物的舞姿让他联想起伊斯兰教苏菲派的旋转舞。“唐代是一段非凡的文化交流时期,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与世界进行深刻的交流互动。”伯纳尔喜爱中国,对中国历史怀有浓厚兴趣。此前,他对三国时期和明代历史都有所涉猎,这次展览则为他打开了一扇走近唐代的窗口。“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展览,它让我看到一个前所未见的中国,给我带来一次全新的发现之旅。”

不久前,伯纳尔参观了吉美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明代金器特展。在他看来,明代金器展着重展示精美的物件与工艺,唐代展则更像是一场文化之旅,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精髓。“中国文化极富魅力,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库。”伯纳尔说。

贝内迪克特·拉斯蒂耶与这场展览的邂逅是一次意外。她陪朋友来参观明代金器特展,偶然发现还有唐代专题展。“展览非常美,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中国。每个展区都有简明清晰的背景介绍,非常适合像我这样不经常逛博物馆的参观者。”当她得知这些珍贵展品来自中国30多家文博机构时,感慨道,“能亲眼见到这些珍品,真是无比幸运。”

贝内迪克特曾经接待过一位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几天的交流中,对方分享了许多关于中国的故事,在她心中种下了对中国的好奇与兴趣。这场展览不仅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唤起了她对中国的向往。“这次参观时间有限,我很想下次再来仔细欣赏。”她说,“希望有一天能踏上中国的土地,亲身体验中国文化。”

参观者米里亚姆从展览中感受到唐代的“现代化特质”。“在那个时代,女性不仅可以骑马,还可以穿着男性的服饰,这在当时的欧洲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她还提到,唐代宫廷中甚至有女官,她们承担着与男性同等的职责,“这真的体现了唐代的开放与进步”。

责任编辑:靖强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北京潮得像“回南天”?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图为7月2日拍摄的北京市凉水河。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田晨旭)“在北京感受到了广东的回南天”“谁还分得清北京和热带雨林”……这两天,关于“北京闷热天气”的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不少人认为这是...

中国东极夏日旅游升温

  7月4日,游客在抚远市东极阁上观看日出。  入夏的“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江风送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度夏。近年来,抚远市凭借其地理优势与文旅禀赋,重点培育东极观光、界江旅游等旅游产品。 ...

黄河壶口瀑布呈现瀑布群景观

 7月4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壮美瀑布群景观。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迎来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增大,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呈现壮美瀑布群。(无人机照片)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浙江武义:游客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7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峡谷溪水中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随着暑期到来和天气转热,金华市武义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携带家人前往度假游玩避暑,亲近自...

烟台高新区举办“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远哲) 为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6月2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全环境立德树人)金杏盈枝毕业季 劳动筑梦向未来

—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开展校园杏子采摘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赵雪晶))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园里的杏树迎来了丰收时节,金黄的杏子缀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为了让即将毕业的五年级学生留下独特的校园记忆,...

【全环境立德树人】小农夫大丰收 ——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夏季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君惠)为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见效,助力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于开学初的春日播种时节,组织全校学生在班级种植箱亲手播下蔬菜种子。如今盛夏已至,种植箱迎来丰收时刻:鲜嫩的...

2024
12/03
16:55
浏览量: 36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