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去”

“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9-20 17:41:56 | 点击:1479

  游客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杉木河景区漂流。
  磨桂宾摄(人民图片)

  运动爱好者在江苏省南京市的环岛江堤路上骑行,感受沿途绿色生态之美,乐享周末时光。
  方东旭摄(人民图片)

  游客在海南省万宁市的日月湾海滨冲浪戏水。
  蒙钟德摄(人民图片)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好时节。“京蔚高速北京段最近通车了,自驾到京西爬山更方便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陶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徒步、滑雪、速降等户外运动爱好者,经常和朋友结伴到门头沟区的妙峰山、灵山等地游玩,身边爱好户外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今年是“体育大年”,巴黎奥运会等赛事持续点燃人们的观赛热情,也带动更多人走向户外,享受运动的乐趣,探索新的旅游目的地。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同比增长19%,户外骑行、徒步登山等运动休闲项目颇受欢迎。户外运动正在成为文旅新时尚。

  

  户外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强身健体、亲近自然的需求日益增长,参与健走、骑行、跑步、露营等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郊野公园徒步、在高山草甸上玩飞盘、溯溪避暑等“户外+旅游”的玩法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

  美团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骑行公园”“露营烧烤”等成为热门搜索词,“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徒步一日游”“爬山徒步”等关键词搜索量增幅超过400%。在一项面向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调查中,98.8%的受访者尝试过休闲类户外运动,骑行、徒步、登山是他们最常进行的户外运动。

  轻量化、低门槛的户外运动人气十足,活动场景日益丰富。在社交平台上,“4+2”是颇为时尚的新玩法。所谓“4+2”,就是将四轮汽车和二轮自行车组合,在汽车顶部加装固定装置搭载自行车,或将自行车折叠后放入汽车后备箱,自驾后开始骑行。换个风景,换种心情,有网友评价这种玩法是“用四轮拓宽风景边界,用两轮深入发现美好”。

  山水皆宜催生多种玩法

  穿戴好安全绳等护具,利用钢扶手、脚踏等工具在悬崖峭壁上的钢丝桥、弹簧板上行进——在群山林立的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这种叫作“飞拉达”的攀岩体验项目火了。“今年暑假以来,体验‘飞拉达’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多。”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丰富游客游山览峡的体验,景区还推出了高空蹦极、滑索等户外项目。

  在贵州,惊险刺激的漂流项目成为游客与山水互动的热门选择。今年暑期,“贵州漂流”相关视频在抖音平台上的播放量超过9.7亿次,游客在激流回旋的河道中乘坐皮艇顺流而下的画面,配上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被网友称为“实地体验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漂流过程中还能看到河两岸的风景,全程下来很开心!”大学生吴若童被短视频“种草”,专门从重庆来到贵州省镇远县体验高过河漂流,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她畅爽不已。

  近年来,高山、湖泊、大海、沙漠等“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为户外运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依托特色自然景观推出户外运动旅游产品的地区越来越多。到万宁去冲浪、去中卫玩滑沙、在雨崩村徒步……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在户外运动的带动下,变为具有辨识度的目的地。

  体旅融合带动产业发展

  目前,不少自然资源丰富的“公园省份”正在出台利好政策,推进户外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徒步、骑行、汽车自驾、低空运动等项目串联景区、景点及度假区,让户外运动消费场景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相互融合。

  在云南,好山好水引来了马拉松、自行车节等赛事,汽摩、滑翔伞、桨板等户外运动成为新消费热点。云南正在打造滇西北“三江并流”山地户外运动区、中老铁路及滇越铁路沿线山地户外运动带,推动自驾游发展,打造32条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和沿线汽车旅游营地,并探索三角翼、热气球等航空运动产品。

  在四川阿坝,当地深度发掘四姑娘山的山峰、冰瀑等独特资源,推动四姑娘山从“山地观光”向“山地户外”转型,吸引徒步爱好者前来旅游度假,依托户外运动建设全业态山地户外型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山城”重庆也将户外运动产业从山域扩展到水域、空域、林域和城域,重点发展攀岩、徒步等26种运动项目,不断探索文体旅融合新玩法,推出三峡云端音乐夜跑等休闲活动和溪降、山地自行车等体育赛事,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显示,我国目前参与户外运动人数已超过4亿。国家发改委会同体育总局等多部门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户外运动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拉动多种消费需求,拓展各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编:袁勃、赵欣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安徽黟县:蓝天白云入画景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倒映在澄澈如镜的南湖中,天水相融,如诗如画。(无人机照片)施亚磊 摄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

山水人文竞芬芳——万荣县串联自然人文资源勾勒文商融合新图景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赵瑞秀“两水两山两名楼笑城果香远,三王三凤三故里万荣争气牛”,一副楹联道出了万荣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近年来,万荣县依托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自然禀赋和11处国家级保护文物...

北京潮得像“回南天”?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图为7月2日拍摄的北京市凉水河。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田晨旭)“在北京感受到了广东的回南天”“谁还分得清北京和热带雨林”……这两天,关于“北京闷热天气”的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不少人认为这是...

中国东极夏日旅游升温

  7月4日,游客在抚远市东极阁上观看日出。  入夏的“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江风送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度夏。近年来,抚远市凭借其地理优势与文旅禀赋,重点培育东极观光、界江旅游等旅游产品。 ...

黄河壶口瀑布呈现瀑布群景观

 7月4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壮美瀑布群景观。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迎来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增大,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呈现壮美瀑布群。(无人机照片)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浙江武义:游客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7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峡谷溪水中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随着暑期到来和天气转热,金华市武义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携带家人前往度假游玩避暑,亲近自...

烟台高新区举办“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远哲) 为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6月2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2024
09/20
17:41
浏览量: 147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