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博物馆成旅游“顶流” “流量”下要做的还很多

博物馆成旅游“顶流” “流量”下要做的还很多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9-08 11:51:38 | 点击:2470

今年暑期,博物馆再迎“泼天流量”,各地“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成为旅游打卡的新晋“顶流”,热得发烫。

然而,“人从众”模式下,不少问题也随之滋生,如预约困难、参观体验感下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众的文化体验,也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如何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博物馆热”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黄牛横行、体验感差等多重难题待解

“帮忙预约国博,多少钱?”

“大人85,小孩100。”

“小孩为啥贵一些?”

“小孩难约啊。”

……

8月16日,记者在某社交平台随机采访了20位游客,其中仅有一位表示是靠自己抢到的博物馆免费门票。

原本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却不得不花上几十甚至上百元的预约进馆费,有网友还发出了“免费的竟然是最贵的”的感慨。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透露:“黄牛通常采用多种手段获取门票。有的利用技术手段,通过编写脚本或使用抢票软件,在门票开售的瞬间大量抢购;还有的雇用大量人员,通过人海战术增加抢票成功的几率,然后将门票高价卖给游客,牟取暴利。”

“讲解像吆喝,感觉像菜市场一样,体验非常不好。”游客黄女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谈道。随着游客对历史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些博物馆的讲解员数量不足,导致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无法获得充分的讲解服务。在博物馆讲解人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些观众选择购买非馆方的讲解服务。“1小时收费1000元”“预约讲解服务被无故取消”“霸着中心展柜,声音还特别大”……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相关讲解服务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干扰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除此之外,展览同质化现象明显。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博物馆的年度绩效评估往往包含展览数量的硬性指标,这使得博物馆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策划多个展览,难以保证每个展览都能独具特色。因为高质量的展览往往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精心打磨。部分博物馆的确存在展览同质化等问题。

根源在于供需失衡

伴随着旅游热,作为城市文化历史符号的博物馆迎来了游客量的爆发式增长,一些知名博物馆,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因其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每逢节假日或特殊展览期间,游客访问量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远远超出系统的承载能力,使得正常预约变得异常困难。

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侯宁彬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陕西历史博物馆每日的参观接待能力为1.2万人次,然而,每日预约门票的游客数量却高达约60万人次,远远超出了博物馆的实际接待能力。”

“随着博物馆越来越受欢迎,出现了参观人数超预期、预约难度增加以及黄牛现象猖獗等问题,这对游客参观感受和博物馆服务质量等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副教授张祖群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来自湖北的游客陈先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每件好看的展品前都挤满了人,根本挤不进,从入馆开始就不是我自己在前进,而是人群推着我前进,我感觉我在北京赶春运,还是无座票!”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博物馆越来越热,问题的根源在于供需关系出现矛盾。预约难主要集中在一些头部热门场馆,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每天就有近160万人预约26000张门票,博物馆观众承载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需求。

“供需矛盾巨大,自然会导致预约困难、观展体验感大大下降。”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大部分知名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难题。

博物馆需要探寻更多“打开方式”

面对大众“汹涌而来”的热情,博物馆需要探寻更多“打开方式”。

2024年7月1日,国家文物局要求各地做好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能取消预约的应取消,确需预约的要优化并为特定人群提供便利。安徽博物院7月16日起全面取消线上实名制预约,西安钟鼓楼博物馆7月24日起至8月31日取消“参观预约”要求。各地博物馆纷纷响应,但部分博物馆因流量高位等因素,目前还无法取消预约制。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对于已经实行实名制预约的博物馆,有技术操作的黄牛抢票行为,可采用分阶段抢票或抽签制加以解决。例如,不是一次性抢票,可随时抽签,限定每日中签数量,使抢票软件失去作用。”张祖群认为,“博物馆可引入更为先进和灵活的大数据精准预约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预测参观高峰期、低谷期,从而调整开放时间与票务策略,实现有效的客流导流与精细化管理。这种系统基于大数据与智能模型,具备动态监测和调整功能,根据实际人流情况动态调节入馆人数,有效减少高峰时段的拥挤等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满足庞大的参观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是摆在博物馆管理者面前的另一道难题。张祖群建议:“博物馆不仅要在展览设计方面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提升‘人—机—环’互动性和参与感。可以引入3R数字化、互动展览、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塑造体验式文化场景,增强展览表现力。”在张祖群看来,从旅游到观光,满足游客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尤为重要。

“近年来,为了更好满足无法亲临博物馆的观众需求,陕西历史博物馆采取了线上展览、虚拟导览等多种措施,让公众能够多渠道感受博物馆文化。”侯宁彬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例如,将馆内高人气文物或藏品拍摄成短视频,通过短视频形式解读文物本身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这种方式旨在以简短而精炼的内容,传达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及时代价值,让更多人群能及时了解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或展品的相关信息。

同时,陕西历史博物馆近日还与全国其他13家博物馆一起入驻了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希望通过数字文博大平台,使公众即便未能亲临博物馆,也能在线上“逛”博物馆。目前,其在“山海”App首批上线的文物约为300件,以二维信息为主。未来,将采集更多的三维数据,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全球“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博物馆如何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是能否将“流量”变为“留量”的关键。

科技赋能,实现智能化高效管理。张祖群认为,在运营与资源管理方面,博物馆应采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效率、实现优化升级。另外,博物馆应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开发移动应用和增强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个性化导览服务,增加观众的互动感和沉浸感。大力发展虚拟展览和“线上+线下”互动平台。

建立稳健的财政体系,实现收入多元化。陈少峰建议,“门票免费使得博物馆缺乏支撑系统,服务难以提升。应调整免费政策,仅对儿童、老人、贫困人口等特定人群免费,初中生、高中生半票。”

张祖群也认为,“在财政拨款与补贴等基础上,通过会员制度、赞助合作、捐赠和特色文创销售等方式增加收入,以减少对单一收入渠道的依赖。多样化的财政收支有助于提高博物馆的经济韧性,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面对‘博物馆热’的现状,不应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恢复收费政策。相反,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博物馆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对。对于共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的博物馆,可以从国家层面考虑恢复收费,并观察其对缓解供需矛盾的实际效果,但前提是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分析和公众意见收集工作。”

注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与博物馆数量的增长不成比例。对此,张祖群建议,博物馆不光要培育精通博物馆业务又能掌握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还需要培养熟悉传统业务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而提升整体运营质量。

差异化发展,提升游客体验质量。专家表示,当前,并非所有博物馆观众都因浓厚的兴趣而来,部分观众可能仅受从众心理驱使,如追逐明星展品或文创产品。这类观众往往匆匆参观,拍照留念后便离开,未能深入体验展览所传递的价值观。因此,博物馆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策略,引导公众认真阅读展览内容,理解其传递的文化意义与价值观,从而提升公众在博物馆中的文化体验质量。(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安徽黟县:蓝天白云入画景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倒映在澄澈如镜的南湖中,天水相融,如诗如画。(无人机照片)施亚磊 摄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

山水人文竞芬芳——万荣县串联自然人文资源勾勒文商融合新图景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赵瑞秀“两水两山两名楼笑城果香远,三王三凤三故里万荣争气牛”,一副楹联道出了万荣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近年来,万荣县依托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自然禀赋和11处国家级保护文物...

北京潮得像“回南天”?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图为7月2日拍摄的北京市凉水河。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田晨旭)“在北京感受到了广东的回南天”“谁还分得清北京和热带雨林”……这两天,关于“北京闷热天气”的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不少人认为这是...

中国东极夏日旅游升温

  7月4日,游客在抚远市东极阁上观看日出。  入夏的“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江风送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度夏。近年来,抚远市凭借其地理优势与文旅禀赋,重点培育东极观光、界江旅游等旅游产品。 ...

黄河壶口瀑布呈现瀑布群景观

 7月4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壮美瀑布群景观。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迎来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增大,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呈现壮美瀑布群。(无人机照片)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浙江武义:游客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7月2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峡谷溪水中漂流消暑,乐享清凉。  随着暑期到来和天气转热,金华市武义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携带家人前往度假游玩避暑,亲近自...

烟台高新区举办“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校园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远哲) 为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6月2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2024
09/08
11:51
浏览量: 247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