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艺近人和)

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艺近人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8-08 13:22:54 | 点击:3424

  2024年1月,“十台大戏贺新春”系列戏曲演出在河北梆子剧院拉开帷幕。图为演出现场。
  张 昊摄

  戏曲爱好者在石家庄市北新街社区参加戏剧进社区活动。
  闫志国摄

  石家庄市长安公园内,票友正在演唱河北梆子。
  曹 铮摄

  核心阅读

  河北梆子流传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叫做“河北梆子”,但它却不仅仅是河北省的梆子戏,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都有河北梆子剧团。

  近年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在挖掘和整理传统剧目、展现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同时,还不断创作反映当代社会现实、贴近群众生活的新剧目,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阵清脆的铜锣声响起,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河北梆子剧场)戏台上的幕布缓缓拉开,伴随一阵急促有力的锣鼓点,一个个演员身着戏服、脸上涂抹着细腻的油彩粉墨登场。一位花脸判官,步履稳健走到台案后,一拍惊堂木,瞬间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

  紧接着,板胡、二胡等乐器交织在一起,一组灯光打到舞台,主人公——大武生跟着音乐节奏精彩亮相,一身正气凛然。其声腔时而激昂高亢,如同山涧瀑布一泻千里;时而凄凉婉转,如同细雨连绵,似诉心中不平事,每一个转音都像是直接敲击在观众的心坎上。到收官落幕,整个戏院仿佛都被点燃了,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河北梆子流传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叫做“河北梆子”,但它却不仅仅是河北省的梆子戏,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都有河北梆子剧团。相传,河北梆子脱胎于秦腔,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在晚清鼎盛时期,北至黑龙江,南到珠江,大半个中国都有河北梆子班社的演出活动。河北梆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对京剧、评剧等其他剧种产生了一定影响。梨园名家裴艳玲在河北梆子艺术上卓有成就,最终成长为在梆子、京剧、昆曲等多个剧种都颇有建树的表演艺术家。

  河北梆子分为生、旦、净、丑四行,与京剧相比,演出风格更为夸张奔放。“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看来,河北梆子音乐唱腔高亢激昂、直抒胸臆,武戏比重大、武打技巧高超,这些特征都是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直接反映。

  “光踢腿一项,每天早起都要踢上300次,每次脚碰到头,坚持了30年”

  夏日午后,来到位于石家庄闹市区的河北梆子剧场。一名花旦演员正在舞台上独自练习。只见她舞动着长长的水袖,认真地迈着步伐,口中轻轻吟唱戏词,完全沉浸在戏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演员一辈子跑个龙套、串个兵丁就过去了。能登台唱戏,离不开天赋加不懈努力。”赵涛说。

  去年5月,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郝士超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年39岁的郝士超生于石家庄正定县,幼时听到身边亲戚唱河北梆子,心驰神往,便央求家里人同意自己去学戏。9岁那年,他如愿进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开始练基本功——手眼身法步,下腰、踢腿、抻筋、拿顶、翻跟头……“光踢腿一项,每天早起都要踢上300次,每次脚碰到头,坚持了30年。”

  光辛苦还不够,对于需要舞刀弄枪的武生演员,伤筋动骨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排练一场耍斧子的戏,按照剧情设定,助手需要将斧子精准地扔给郝士超并由其接住。然而,助手失误,提前扔出斧子,斧子劈向了郝士超的脑门。尽管是特制的假斧子,但他还是因此受伤,额头上缝了12针。此外,还有如“扎九枪”这样的高难度动作,表演过程中与其说甩头的人甩得精准,不如说戳枪的人找得精准,演员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巧和默契的配合,更需要注意力时刻集中。

  “每当动作做好了,观众就有掌声喝彩,所有的疲劳疼痛就值了。”郝士超说。

  想开腔唱戏,则需另下苦功夫。郝士超回忆,当年为了排演《武松》,他专门找了团里的声乐老师练习声腔。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每天早晨起来练嗓子。“梆子声腔高,要找合适音,得不停地喊、不停地唱。声音是一种艺术感觉,经常练了好多天都找不到这种感觉,特别打击自信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千锤百炼,玉汝于成。训练艰苦,细节讲究,才能保证河北梆子戏的演出品质。

  比如《夜奔》这出戏,难度很大。其中,接近半个小时的独角戏,主人公边舞边唱,气不喘,声不乱,且一个字不能错,没硬功夫真本事拿不下来。郝士超介绍,唱的时候眉目要有精气神。因为是赶夜路,前途未卜,后有追杀,双目需左右巡视,展现机警,这样表演,吸引观众目光。说到此处,郝士超又会心一笑:“有没有发现河北梆子戏台上的主人公个个星眉剑目、目光如炬?除了多年‘瞪眼’练习,还因为戴头冠的演员演出前就要包头,把头皮紧绑勒起来,眼角吊起来。”化装时候就要包起来,再加上演出的时间,往往一包就是六七个小时,而普通人包上两三分钟都会缺氧头晕。

  “月弯弯,水弯弯,清风楼下是家园。好南关等你,等你年复年……”去年12月,河北省河北梆子现代戏《好南关》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光影交错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缓缓铺开。该剧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5位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同台演出,以邢台好南关儿女奔赴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场浴血战斗为主线,再现好南关群众向前线输送棉花、药材等战备物资的难忘历史。

  演出当晚,长安大戏院内座无虚席,除了北京本地观众,更有外省戏迷包了大巴车专程赶来,只为欣赏这一场戏曲盛宴。舞台上,演员们倾情演绎,台下观众亦是热情如火,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文武并重,方能尽显戏曲之魅力。河北是武术之乡,而河北梆子武打动作的丰富多样,堪称视觉盛宴。”来自上海的戏迷郑宁看完戏后,和其他票友热烈讨论动作细节。

  “多年来,我们不仅深耕本土,还经常组织演职人员前往北京、天津等地参演。每次我们都会精心筹备剧目,抽调骨干力量,力求完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出部负责人白七桥言语间满是自豪,“我见证了广大戏迷朋友们对这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有些戏迷甚至追着咱河北梆子剧团走,演到哪,就跟到哪,连轴看也不厌。”

  河北各地老年大学、群众文化馆纷纷开设河北梆子课程,爱好者们自发组建的剧团越来越多

  55岁的退休职工郑苏梅是邢台的一名河北梆子“发烧友”。若干年前,偶然在石家庄听到一出《孟姜女哭长城》,便深深爱上了这门艺术。

  得知邢台市群众文化馆有一位退休的河北梆子演员公益授课,郑苏梅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即便当时不慎摔伤了脚,也拄着双拐前往学习。从此,每周末她都去学梆子、练身段,坚持了5年。郑苏梅除了经常外出看戏,还前前后后购买了包括蟒袍、凤冠、水袖等演出服饰、道具。

  “别看河北梆子音调高、不好学,可我真心喜欢,练习就是乐趣。”郑苏梅说。

  从此,无论是在家做饭、洗衣服,还是出门遛弯、骑行,郑苏梅走到哪唱到哪。为了练习,她带上随身听,反复聆听、模仿、练习精彩唱段,沉浸在每位戏曲演员独特的唱腔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苏梅的技艺日益精进。特别是孙子孙女们上了学,她有了更多时间,开始尝试登台演出。“我鼓起勇气参加了河北电视台的群众才艺展示栏目《绝对有戏》,历经多轮比拼,最终荣获银奖。”郑苏梅说。

  如今,郑苏梅成了左邻右舍口中“唱戏的梅子”。平日里,遇到慰问社区养老院、商场演出、亲朋婚礼等活动,她还不时地上去唱几段。

  河北梆子作为传统戏曲,如同岁月的陈酿,愈久弥香,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以往农村庙会,只要有河北梆子表演,每次都能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观看。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养老的人和退休老人越来越多,河北梆子也逐渐成为丰富城市中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食粮。

  近年来,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地的老年大学、群众文化馆纷纷开设河北梆子课程,邀请专业演员授课指导。中老年爱好者们则自发组建兴趣团体,志愿慰问演出,用热情与才华为社会奉献着一份份温暖与欢乐。

  市民姜月玲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和互助养老。每个月,她都跟随公益组织前往城乡的养老院、敬老院,慰问那里的老人。“带着老人们包饺子,饭后我们几个会唱的志愿者还会献上一段河北梆子表演,老人们可喜欢了。”姜月玲说。

  据她介绍,自己也是近几年才学的河北梆子:“自从投身于戏曲学习以来,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心情愈发愉悦,也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充实。”

  河北梆子剧目繁多,内容丰富,紧贴百姓生活与情感需求。众多演员通过举办校园巡演、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与年轻群体的互动

  近年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在挖掘和整理传统剧目、展现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同时,还不断创作反映当代社会现实、贴近群众生活的新剧目,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比如我们创作的《李保国》,截取河北农业大学原教授李保国工作生活横断面的七个章节,包括进山、苹果套袋、资助学生、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等片段,展现李保国三十多年如一日,奋战在山区脱贫攻坚和科技富民一线的感人事迹,反响颇佳。”赵涛说。

  如今,河北梆子剧目繁多,内容丰富,紧贴百姓生活与情感需求。浩如烟海的剧目中,除了《窦娥冤》《秦香莲》《花木兰》《钟馗》《穆桂英挂帅》等传统题材剧目,还有《江姐》《子弟兵的母亲》等革命题材剧目,以及《李保国》《耿长锁》《歌唱祖国》等展现当代典型人物、反映当今百姓生活的现代戏。

  不仅如此,河北梆子积极拥抱现代科技。LED大屏幕如画卷般铺展,将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与精湛的戏曲表演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而灯光、舞美、音效技术的巧妙运用,更是将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唱词都雕琢得细致入微,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新生。

  “如今,演出市场消费主体是90后、00后,而很多红色剧目中的革命先烈当年也是年轻人。”赵涛介绍,为让观众共情,剧院一方面在创作时把主人公塑造成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贴近年轻人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提升舞台效果,增强感染力。

  众多演员通过举办校园巡演、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与年轻群体的互动。“剧院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及快手账号都开着,经常性地推送演出视频以及戏曲知识。我们的演员经常在线上进行戏曲进校园公益展演,传播戏曲文化。”赵涛说。

  今年“世界戏剧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新开大街小学开展“戏剧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河北梆子演员们为师生表演,引导孩子们感受传统戏剧文化的魅力。武生演员展示了唱、念、做、表、翻、打、扑等功夫技巧,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孩子们连连发出“厉害”“太帅了”的赞叹。花旦演员演唱了河北梆子选段《蝴蝶杯》等曲目,音乐伴奏下,优美的身段,婉转的唱腔,鲜艳的妆容服饰,将学生们带入戏曲情境之中。现场还设置了互动环节,演员们不仅耐心地向学生们传授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邀请部分孩子上台,手把手指导他们完成简单的戏曲动作,共同参与表演,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戏曲、传承文化的种子。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使广大师生加深对河北梆子这一地方戏曲艺术的了解,感受中华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新开大街小学校长范军凯说。

  时代在不断发展,河北梆子也在坚守自身艺术精髓的同时,积极吸纳时代审美元素,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继续滋养着京津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8日 20 版)

(责编:卫嘉、白宇)


【作者:张腾扬】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山海相拥,文艺出圈!解锁烟台高新区8个私藏打卡秘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修培榕)当海浪雕刻出建筑的曲线,当非遗技艺在指尖流转,当咖啡香混着海风飘散——这里不是青岛,也不是威海,而是烟台高新区!这片被低估的滨海秘境,正以独特的“山海文艺腔调”悄然出圈。今天,带你探访...

【全环境立德树人】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

——烟台高新区益文幼儿园走进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宣讲活动近日,烟台高新区益文幼儿园走进海兴社区、海越社区、海博社区、海天雅筑小区开展“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为民服务宣讲活动。宣讲教师围绕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以深入解读《中...

安徽黟县:蓝天白云入画景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倒映在澄澈如镜的南湖中,天水相融,如诗如画。(无人机照片)施亚磊 摄  7月7日,小暑节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色旖旎,蓝天白云与粉墙黛瓦静静...

山水人文竞芬芳——万荣县串联自然人文资源勾勒文商融合新图景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赵瑞秀“两水两山两名楼笑城果香远,三王三凤三故里万荣争气牛”,一副楹联道出了万荣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近年来,万荣县依托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自然禀赋和11处国家级保护文物...

北京潮得像“回南天”?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图为7月2日拍摄的北京市凉水河。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田晨旭)“在北京感受到了广东的回南天”“谁还分得清北京和热带雨林”……这两天,关于“北京闷热天气”的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不少人认为这是...

中国东极夏日旅游升温

  7月4日,游客在抚远市东极阁上观看日出。  入夏的“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江风送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度夏。近年来,抚远市凭借其地理优势与文旅禀赋,重点培育东极观光、界江旅游等旅游产品。 ...

黄河壶口瀑布呈现瀑布群景观

 7月4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壮美瀑布群景观。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迎来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水量增大,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呈现壮美瀑布群。(无人机照片)

高校研学游不应只是“打卡”

  进入暑期,高校陆续开启暑期参观模式。近日,一则有关清华北大暑期开放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悉,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北京大学暑期校园开放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6日。两校均采取“抽签+即时...

安徽省亳州市臧大春书画未老夕阳红

本刊网王平、苏士领、耿治国每日新闻网讯:乙巳盛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文化站工作室。就像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翰墨飘香沁人肺腑,中堂、条幅、扇面,手扎、绘画悬挂四壁;篆、隶、楷、行、草书法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成暑期热门目的地Top1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此外,不少年轻游客涌入三线以下...

2024
08/08
13:22
张腾扬
浏览量: 34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