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武汉:从地铁到游船,阅读融入日常

武汉:从地铁到游船,阅读融入日常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01 13:06:46 | 点击:343

田桂月带领孩子共读绘本《点》。

李泽罡摄

武汉的4月,随着“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拉开帷幕,书香悄然漫溢在大街小巷,它走出图书馆与书店,在地铁车厢里目睹人们耳畔听书,在社区书房中见证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在两江游轮与古城墙之下,邂逅人们与历史对话的诗意时刻。

地铁里的城市读本

4月10日,第十三届武汉地铁读书节在11号线光谷广场站拉开帷幕,把阅读带入城市公共空间,用地铁车厢和城市站点搭建起流动的阅读场景。

置身地铁站内,图书借还、有声书等服务,非常便捷。自2012年开通2号线起,武汉地铁就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地铁自助图书馆”。现在还购置了喜马拉雅数字阅读资源,乘客扫码即可收听有声书,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地铁阅读生态。

“我们不仅想让乘客在车厢里读书,更希望大家把城市当作一本书,让地铁成为‘读城’的媒介。”武汉地铁集团党群工作部宣传主管黄彦提到,从2022年起已连续3年开展“地铁读城 阅见武汉”集章打卡活动,打卡点串联起武汉各大文化地标、文博场馆、非遗工坊、美食地带等,3年累计线下参与人次超8万,线上话题曝光超20亿,微博热搜五度登榜。

市民王立和8岁的女儿就是“地铁读城 阅见武汉”的忠实参与者。她说:“以前孩子缺乏对城市历史的了解,现在我们可以一边坐地铁、一边讲‘鹦鹉绿’‘芳草绿’这些地铁线路颜色背后的文化故事。”

今年的集章活动有“地铁读城 阅见长江”“书香江城 文博探秘”“云鹤逸黄 赛博追光”“舌尖盛宴 汉味悠长”4条主题线路,各具特色,为大众提供“沉浸式读城”的绝佳参考。

集章活动中,每枚印章的设计也颇具匠心。武汉工程大学“地铁印刻”项目团队连续4年参与集章设计,建筑学专业学生邬晓然说:“武汉地铁是城市发展的A面,文化根脉是B面,我们希望用印章把两者结合起来。”截至目前,团队已设计超过150款印章,以黄鹤楼、盘龙城、东湖等地标为灵感,用流动线条和古典元素凝固城市印记。

武汉地铁日均客流量超400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总量69%以上。地下是交通动脉,地上是城市文脉。在这些连接城市文脉的钢铁动脉上,阅读的理念正随日常出行播撒进每名旅客的心间。

邻里间的社区共读

从中心城区的公共空间,到家门口的社区家庭书房,武汉的书香无处不在。在东西湖区长墩堤社区,阅读成为家庭和邻里间的“文化纽带”。家庭书房这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不仅分享传递知识,更承载着社区治理的期待。

长墩堤社区党委书记熊峰介绍,作为典型的城市老旧社区,长墩堤面临家庭教育资源匮乏、代际矛盾突出等治理难题。为此,社区党委创新打造“养娃有方”家庭书房项目,将60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改造为融阅读、教育、交流为一体的复合型书房,配备“三代同堂”阅读区、绘本体验区、电子借阅区等多个功能区,开发了涵盖亲子沟通、家风建设、数字素养等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每逢周六,家庭书房便会迎来一场固定的亲子阅读课,已有200多个家庭长期参与。

4月8日,武汉市妇联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同读一本经典书 书香赋能幸福家”阅读活动在“养娃有方”家庭书房举办,市妇联家庭教育名家讲师团老师田桂月带领20名5至6岁儿童及其家长共读彼得·雷诺兹的绘本《点》,并教孩子们动手绘画。“随便画一个点或线,看它指引你去哪?”她引导家长接纳孩子,用平和的情绪激发孩子迈出探索的第一步。“童书里的家庭教育理念最适合落地践行,特别适合年轻家长群体。”田桂月说。

家住长墩堤社区的袁瑜倩既是两个孩子的家长,也是毛毛虫儿童阅读指导中心的讲师,她感慨道:“亲子阅读课融入手工、实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没教女儿识字,但她自然而然就会了。”

除了提供阅读服务,家庭书房还以阅读为纽带,激活邻里关系,共促社会治理。“我们组建了邻里互助群,鼓励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验,并从中选出居民骨干,参与基层治理,化解家庭纠纷。”熊峰补充道,“我们的目标,是把城市书房做成连接家庭与社区的桥梁,在当代社区重建‘熟人社会’,让居民之间沟通多一点,矛盾少一点。”

东西湖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潘利华表示,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图书馆、社区书屋等阅读空间400余处,长墩堤社区家庭书房是儿童特色最鲜明的空间之一。这里不仅服务本地居民,还覆盖周边园区务工家庭及其子女,为流动人口打造了一个温暖的阅读港湾。

水上书房与城下书声

在武汉,书香不仅飘向寻常巷陌,也登上江船,飞临城墙,铺展出一幅广阔的文化画卷。

4月8日晚,武汉文旅集团“两江晴川号”游船上灯光与书影交织,武汉出版社“长江的孩子”儿童文学名家原创系列第3辑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游船上有一座城市书房“长江书苑”,藏书超3000册,成为两江交汇之地一个别致的水上文化空间。自2024年5月揭牌以来,220平方米的“长江书苑”已成为市民与游客“阅读长江”的重要文旅场所。

“我们希望游客看长江、品长江、读长江。”武汉两江游览公司党委副书记周洁介绍,游船书房陈列着《品读武汉的桥》《汉口码头》等多种精品读物,“读者在江面上遥望大桥时,也能翻阅有关它的文字,获得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

当晚,500余名来自深圳的中学生在“长江书苑”开启“长江研学”之旅。当游船穿过长江大桥时,长江、汉江两江四岸上演的“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主题灯光秀令人赞叹不已。“第一次在长江上感受书香氛围,太震撼了!”来自深圳的一位高二学生激动地说。

如果说“长江书苑”让人在水波之上品味城市文化,那么“城墙读书会”则是在千年砖石旁聆听历史回声。

4月10日,在武昌古城墙脚下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学者、读者齐聚武昌城史馆参加“城墙读书会”。这期读书会以“衣以载道”为主题,用“著作领读+服饰展演”的方式,生动展现荆楚服饰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美学精神。武汉纺织大学楚服研究专家、《衣以载道》作者郭丰秋在现场以“服饰即文化”为切口,深入讲述楚服中所蕴含的图腾信仰、自然哲思与礼仪体系,让传统服饰成为读懂楚人精神的“无字史书”。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活的武汉近代史书”,不仅拥有动人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更是荆楚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场域。

“我们希望通过读书与非遗体验,激活城市文化基因。”武昌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文化讲座、非遗展演、市民领读等活动,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推动阅读空间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让更多人在沉浸式体验中爱上阅读、读懂武昌。

据了解,2012年至今,“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已连续举办14年,是武汉市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公共文化活动之一。全民读书月之后,武汉还有万余场读书活动贯穿全年,聚焦长江文明、科技创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主题,让城市四季书韵绵长。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昆仑石刻”引发学术争鸣 真理就该越辩越明

 最近,一则文史领域的学术资讯火出了圈。《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着石刻真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也在“...

巴金《火》:全民抗战 浴火新生

  巴金《火》的多个版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藏书文库藏。作者供图  1938年深冬,桂林城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化作一片火海。巴金站在月牙山上,这位以笔为剑的战士目光穿透“半个天空的黑烟”,凝视着这座正在被烈焰吞噬的城市。火...

用古诗词“命名”当下,让生活精致一公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云上”千人团  诗意地吃,诗意地穿,诗意地栖居,诗词的日常性和生命力正在被激活。  ——————————  看到广州人李耀鹏传承四代的美食“煎堆”,你想起了哪句诗?是“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

最"炫"中国风,跟着古诗词里的远方去旅行

  【文艺星青年按】暑假进入倒计时了,不少孩子在假期里参加夏令营或是随父母出游。出去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写游记,可就不一定了。如何优雅又不失水平用文字描述出游见闻和感想?不妨先来学学古人的旅行日记吧~  泰山  《望...

古诗词里话劳动

廉彩红劳动不只与汗水和辛苦相关,也与美相连。劳动者是美的,劳动的场景是动人的,劳动的果实是甘甜的。劳动中绽放的美丽与诗意,被历代诗人精准捕捉。他们用笔墨记录下劳动的详细过程,抒发着对劳动的歌颂和赞美。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任亚军  二0二五年六月三十一日,应袁志华、刘万春弟之邀,前往中国行为法学会新址参观,与诸位领导共商发展大计。意外邂逅惠主任,竟是十几年前的老友。

诗乐精华在美育

【光明书话】  什么是文学经典?叶嘉莹先生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诗经》《楚辞》和李白、杜甫的诗歌就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经典,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精神。  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诗》魂  《诗...

中国千年家风诗话

陶渊明家训“愿尔斯才”。元好问家学深厚。□马琳壹家风“宜其家室”“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

仁言任语: 钱与友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任亚军  吾挚爱敛财,亦钟情于消费,愿将所敛之财,用诸心爱之人。于今时今日,敛财之途,形形色色。首要者,务必合法;次则求效益最大化,正所谓“君子爱

弄清楚游客喜欢什么 文旅“宠粉”才有方向

视觉中国供图  和不少年轻人一样,每到月底算账的时候,我都会感慨:自己又“抠抠搜搜”地花了不少钱。要是再仔细盘算一下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旅游绝对算是其中的一个大头。  类似这样的消费偏好,在年轻人中并不罕见。中国青年报...

2025
05/01
13:06
浏览量: 34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