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先秦时期的“记忆达人”

先秦时期的“记忆达人”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12 18:13:27 | 点击:270

作者: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先秦时期,有不少具备“讽诵”本领的“记忆达人”。《周礼·春官·瞽蒙》说“瞽蒙”有“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之责。“瞽蒙”是肩负特殊责任的盲人,他们既是乐官,也是史官。“讽诵”即背诵之义。《周礼·春官·大司乐》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注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说文解字》“言部”云:“讽,诵也。”“诵,讽也。”段玉裁注:“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周礼》经注析言之,讽诵是二;许统言之,讽诵是一也。”“讽诵”的最大特点是严格依赖文本,即便有出入也不会太大。逐字背诵的“讽”,可以出声也可以不出声;“以声节之”,即带有声调的背诵叫“诵”。后者包含了更多的背诵者的情感,比前者更有艺术性和随意性;但两者有时混而为一。《周礼》说“瞽蒙”擅长“讽诵《诗》”,说明这一记忆工作有专门官员负责;还说“大司乐”要教给“国子”的若干本领中就有“讽”与“诵”,说明“讽诵”也是古代贵族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孔子等不少先秦诸子都是能讽诵的记忆达人。《吕氏春秋·不苟·博志》言:“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论语·述而》中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默”是不出声的“讽”。马王堆帛书《要》记载孔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仔细玩味“古之遗言”并探索其中的“德义”。《周易》和孔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大畜·象》言“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颖达正义:“多记识前代之言往贤之行,使多闻多见,以畜积己德。”他们既把“讽诵”看作一种学习方法,还赋予它很多礼仪用途。比如《左传》《国语》中常见的宴会赋诗活动,这在鲁、晋、郑、卫、宋等诸侯国都很突出。当时的贵族对《诗经》的文本烂熟于心,并且能针对具体情境“断章取义”。孔子及其弟子就擅长此道,《论语·子路》中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左传》中有相当数量的占卜记录,占卜者对《易》等占书脱口而出,孔子也是解读《周易》的高手;《论语·八佾》中说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太庙之长会针对孔子的疑惑,依据典章予以回答。

光明文化周末:先秦时期的“记忆达人”

光明文化周末:先秦时期的“记忆达人”

明代彩绘《孔子删述六经图》作者供图

“讽诵”可以“强记”(“记”也作“识”或“志”),“强记”是博闻君子的必要素质。先秦有不少“强记之人”成为君主的智囊。史佚、老聃、屈原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大戴礼记·保傅》说:“博闻强记,接给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史记·晋世家》把桐叶封弟故事和史佚联系在一起。《左传》僖公十五年、文公十五年、宣公十二年、成公四年、襄公十四年、昭公元年中贵族直接称引史佚之语。而老聃作为周守藏室之史,也是博闻君子。《礼记·曾子问》中孔子不仅问礼于老子,对曾子解答“礼”的问题时也提及“老聃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言:“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礼记·曲礼上》言:“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言:“淳于髡,齐人也。博闻强记,学无所主。”在缺失检索方式的时代,强记之士高超的信息搜集整理水平,使君主减少了人工调阅的麻烦。汉代的张安世能记住汉武帝遗失的三箧书内容,将之默出,“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也属于先秦记忆达人的余绪。“博闻强志”的人也有不大遵循前代典籍的,《荀子·解蔽》言:“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杨倞注:“所谓析言破律,乱名改作者也。”这种不忠实于“王制”的人,受到了荀子的批评。

先秦的记忆达人也被称为“献”。《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可知“礼文备物”的大国,在正常状态下不仅有丰富的典籍资源,也有一批渊博的“献”,即博闻君子、掌故专家。《尚书·洪范》中武王访于箕子,《国语·郑语》中伯阳父分析“三川皆震”,史伯对郑桓公问,《左传》昭公元年中叔向问晋平公疾于子产,《国语·鲁语》中吴子问防风氏大骨于孔子等众多典故表明,当时有一批“献”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们的存在是历史条件使然。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文字尚未产生或成熟,人们习惯于口耳相传,比如《尚书·尧典》与《史记·五帝本纪》的大量信息,都是古人长期口耳相传而由后人笔录。笔录之后固然形成了文献,但由于竹简资源的稀缺和抄写的不便利等因素,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也不得不采取记忆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社会对作为记忆达人的“献”有巨大的需求。“左史倚相趋过”,楚灵王言:“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里的“读”应不是识读、朗读,而应是“讽诵”,否则倚相不能让楚灵王如此重视。

先秦记忆达人有哪些记忆妙招?对杂乱无章的内容,人们较难记忆,只能依赖于重复,但效率低下。古人确实找到了一些记忆的捷径。

光明文化周末:先秦时期的“记忆达人”

光明文化周末:先秦时期的“记忆达人”

山东嘉祥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作者供图

一是缩减记忆量。他们会选出某些篇章、段落进行记忆。《战国策·齐策一》言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其中“简”是选,选择文献中的重点;“练”是熟练,把选出来的重点弄熟。针对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裘锡圭先生认为它可能是春秋家中的《铎氏微》一类的选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

二是调整信息的逻辑次序。《礼记·学记》说“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其对立面是“杂施而不孙”,结果是“坏乱而不修”。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即为其思想内容寻求一条可以联系起来的线索。郭店楚简《老子》三种的编排次序,打破了《道经》《德经》的结构,似乎存在自己独特的逻辑。

三是使用短句。短句清晰明朗,便于记忆。比如《礼记·月令》每句以三言四言居多,最长七言八言,便于人们背诵。

四是使用韵文。韵文朗朗上口,后世也广泛使用口诀记忆。比如《诗经》《老子》均有韵,诸子中也不乏押韵的作品,比如《荀子·成相》。

五是配乐。《国语·周语上》有“瞽献曲,史献书”之说,配乐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有助于记忆。《史记·儒林列传》说:“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诵习”的同时要配以“弦歌之音”,被司马迁称为“圣人之遗化”。

六是使用同类句式或者词语。这样能减少记忆信息量,比如《诗经》中的重章叠句,《周易》中卦爻辞的格式以及反复出现的各种套语即此。以上的处理是在文献编纂与贵族教育过程中人们有意而为之的。

人才在中华文明中是格外重要的文化资源。当有形的典籍文献面临劫难的时候,记忆达人以口述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这也是中华典籍文化数千年来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1日 16版)

责任编辑:李思佳


【作者:李凯】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  《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

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互为镜像的成长故事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家畜之一,狗在漫长历史中与人类相依为命,犹如家庭成员。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深?丘克军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花城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正是“我”与小狗阿花共奔赴、同命运的成长故事,在跌宕起伏的...

“昆仑石刻”引发学术争鸣 真理就该越辩越明

 最近,一则文史领域的学术资讯火出了圈。《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着石刻真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也在“...

巴金《火》:全民抗战 浴火新生

  巴金《火》的多个版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藏书文库藏。作者供图  1938年深冬,桂林城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化作一片火海。巴金站在月牙山上,这位以笔为剑的战士目光穿透“半个天空的黑烟”,凝视着这座正在被烈焰吞噬的城市。火...

用古诗词“命名”当下,让生活精致一公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云上”千人团  诗意地吃,诗意地穿,诗意地栖居,诗词的日常性和生命力正在被激活。  ——————————  看到广州人李耀鹏传承四代的美食“煎堆”,你想起了哪句诗?是“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

最"炫"中国风,跟着古诗词里的远方去旅行

  【文艺星青年按】暑假进入倒计时了,不少孩子在假期里参加夏令营或是随父母出游。出去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写游记,可就不一定了。如何优雅又不失水平用文字描述出游见闻和感想?不妨先来学学古人的旅行日记吧~  泰山  《望...

古诗词里话劳动

廉彩红劳动不只与汗水和辛苦相关,也与美相连。劳动者是美的,劳动的场景是动人的,劳动的果实是甘甜的。劳动中绽放的美丽与诗意,被历代诗人精准捕捉。他们用笔墨记录下劳动的详细过程,抒发着对劳动的歌颂和赞美。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任亚军  二0二五年六月三十一日,应袁志华、刘万春弟之邀,前往中国行为法学会新址参观,与诸位领导共商发展大计。意外邂逅惠主任,竟是十几年前的老友。

诗乐精华在美育

【光明书话】  什么是文学经典?叶嘉莹先生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诗经》《楚辞》和李白、杜甫的诗歌就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经典,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精神。  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诗》魂  《诗...

中国千年家风诗话

陶渊明家训“愿尔斯才”。元好问家学深厚。□马琳壹家风“宜其家室”“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

2025
04/12
18:13
李凯
浏览量: 27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