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篇制——汉语诗律研究的新视角

篇制——汉语诗律研究的新视角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5 13:50:33 | 点击:241

提供律诗文体形式权威记述的《新唐书·宋之问传》载:“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可见,律诗的文体形式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构造:在“回忌声病”的声律之外,实际还存在一个未被经典语言形式揭示的隐性系统——一种经由“约句准篇”形成的外在可视化结构——篇制,如律诗的篇制为五、七言八句体。然而,传统汉语诗律学主要关怀声音的律化过程,对于律诗缘何形成这种可视化的固定篇制则未予解释。如葛兆光在《汉字的魔方》中所言:“为什么是八句而不是六句或十句?这个问题看上去就像问‘黄金分割律为什么是这个比例而不是那个比例’一样难以回答,因为人们心中的有些感受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长久以来,国人将汉语诗歌的篇制视作形式的直觉或常识,而忘记去反思与追问这种“简单”表象背后潜藏的诗学原理——汉语诗歌在篇制层面是否存在类似声律、对仗律的诗律?

凡诗皆有篇制。篇制作为诗歌必备的基础性形式要素,系指诗歌的篇章形式经由“约句准篇”形成的外在可视化结构形态。篇制处于诗歌形式系统的最表层,是安顿声律、韵律、节律、对仗等其他形式要素的基础。汉语诗歌篇制系统的形成受到多因素的复合影响:一是单音独体的汉字,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表意文字,独体、等值的方块字使得每个汉字成为“标准模块”,诗歌篇制的外在形态可借由汉字的排列组合精确塑形。二是对偶,一方面作为思维方式的对偶使汉诗篇制趋向骈偶与齐整;另一方面作为技术要素的对偶直接参与篇制的塑形,特别是六朝时期对偶联数量的节制与位置的确定,分别引起篇制的短小化和固定化。三是声音,其中汉语节律影响了汉诗的言数规则——趋向以五、七言为主的奇言句,南朝兴起的声律则影响了汉诗的句数规则——趋向以四、八句为主的偶数句。四是中和审美理想,汉诗典型篇制的言数和句数始终处于节制,这为表情达意提供“得赊促之中”的最佳结构容量。五是科举试诗制度,其以功令的形式进一步对近体诗篇制作出“约句准篇”:从唐至清在言数上始终稳定于五言,在句数上则出现十二至十六句的变动,使得诗歌篇制从一种艺术法则上升为国家功令,从而具备法律意义。

汉语诗歌的篇制系统在不同时代受到上述因素的复合影响,历经“诗骚”、乐府、文人五七言体、新体诗至近体诗的演变,最终形成以律诗为代表的汉语诗歌典型篇制系统,其特点包括:言数以五、七言的奇言句为主,句数以四、八句的偶数句为主,严格齐言,以及奇言偶句固定组配等。那么,从汉语诗歌篇制的演变过程中是否可以概括出若干规律?传统汉语诗律学并未提供答案。实际上,汉语诗歌在声律等诗律之外,尚存在未被经典语言形式揭示的“篇制律”,包括长度节制律、均齐整一律、奇偶相生律与几何构形律。

一是长度节制律。这是对各层级篇制构件的长短形态施加的格律,即汉诗的言数和句数在长度上趋向短小化、固定化的样态。首先,长度节制律施加于单句,表现为言数的节制:一方面单句言数不能无限增长,它总是受意义、节律、生理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在一个文字序列中形成较大停顿——句;另一方面,单句言数通常不逾七字,又以五、七言为主,其原理在于隐藏在篇制背后的节律的形塑。长度节制律施加于句以上的层级,表现为句数的节制。在联的层级,自《诗经》起形成的二句一联的构联模式,在近体诗中更成为申韩之法。在章的层级,体现为每章句数的节制,如《诗经》虽多采分章体制,但每章所含句数通常不逾八句,又以四句为多,这为后来绝句与律诗的篇制规范提供了艺术经验。长度节制律对篇的约束,表现为整体篇幅的短小化与固定化。从汉魏到梁陈是汉诗古、近之变的关键期,这种篇幅逐渐趋短的情形正是长度节制律作用的表现。设若言数是早期诗歌篇制调适的最主要面向,那么句数则迟至南北朝才成为篇制调适的中心议题。句数问题的解决实际又分两步:一是句数的减量即篇幅的短小化,这在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持续进行;二是句数的固定化,永明声律论的提出是其浮现的契机。

二是均齐整一律。这是对各层级篇制构件的齐杂形态施加的规范。均齐整一律以大体齐整、化杂为齐为艺术旨归,是分别诗体雅俗、促成诗体雅化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其使诗之错杂者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大体齐整的样态;另一方面,使诗之齐整者进一步走向格律化,最终形成严格齐整的样态。均齐整一律是一种嵌套式的规则,其仅能规范所在层级的齐杂形态,而不具备向更高层级延展效用的合法性;同时,其作用方式由高向低下沉,即必须施用至最高的篇的层级,才能最终确定诗歌的齐杂形态。均齐整一律对汉语诗体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使齐言体成为主流,以近体诗为代表的严格齐言体更成为汉语诗歌的典型篇制;另一方面,使古体诗的篇制以大体齐整为美学取向,事实上在诗歌的古、近之变中,篇制的齐言化实乃早于声律调适的律化行为(如乐官对《诗经》的四言化改造),且部分古体诗如古绝更先于近体诗将严格齐言作为立体的必要条件。

三是奇偶相生律。此为规范篇制构件奇偶形态的篇制律,主要落实于言数和句数的奇偶性质上:其一,奇偶相生律促使单句言数趋向奇数,其有效性源自节律的赋能——在诗歌形式系统中居于控制地位的节律在汉代发生结构性转变,其由两个标准音步构成的偶数叠加型转变为由标准音步与超音步组配的奇偶相生型,进而引发汉语诗歌单句言数从偶言系统到奇言系统的遽变。其二,奇偶相生律促使句数趋向偶数,汉语节律的二分枝原则决定诗歌句数趋向偶数,亦即在句群层中,一种节奏类型的单句要形成节律,至少要重复一次,由此形成两个相同言数单句的组合——联,二句一联的模式具有自我完结功能,在汉诗中已凝定为强势的句群组合模式。不仅如此,古人对这种平稳舒徐、庄严稳重的偶数句结构之追求,更衍生出“用韵必双”的规范。其三,奇偶相生律的奥义在于促使奇数的单句言数和偶数的总体句数形成对照性的固定组配——如五言八句、七言四句,这种组配关系以联为基础并向上位构件递传,最终形成一种局部流动延展、整体稳定封闭的奇言偶句的精密构造。尽管近体诗言数有五、七言之别,句数亦有四、六、八句等变动,但其言数和句数的组配关系却万变不离其宗,在本质上仅有唯一一种固定组配模式——奇言偶句。

四是几何构形律。这一条是专门诉诸视觉表现的篇制律,其效用在于透过一种“有意味”的几何图形及其内部组织,以呈现诉诸视觉表现的空间美感。检视从原始歌谣到近体诗的演化历程,诗歌的整体图形趋向简化——规则化的方正图形。几何构形律是最晚实现自觉的篇制律,其在主声的汉语诗歌中以隐性表现为主,但这种诉诸视觉的建筑美却极易察知。几何构形律作为一条伏流的、被遮蔽的篇制律,代表了汉语诗歌未来演变的一种可能面向,如汉语新诗即出现了摒弃声音而纯以图形表情达意的“图形诗”。

传统汉语诗律学之所以较少谈及篇制问题,原因一在于汉语诗歌的主声特质——“美听”的首要动机遮蔽了“悦目”的客观事实;二在于篇制这种形式要素直观、具体、可感的特质,如启功指出诗律的要求体现在字句形式和声调配搭两方面,却以为“字句形式整齐排偶这一方面究竟比较简单”(《诗文声律论稿》)。然而,格式塔理论启示吾人:优秀的艺术品往往趋向一种简化的结构。但简化并不意味着简单,简化结构背后所蕴藏的乃是无限丰富和精密的内在。上述四条篇制律,实际就是看似如常识般简单的篇制问题背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部分——一种简化结构背后潜藏的诗学原理。

篇制的解蔽与汉语诗歌篇制律的还原,将进一步揭示主声的汉语诗歌在视觉形体层面被遮蔽的美感特质,发显汉语诗歌形式系统中隐而未彰的美学秘藏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叶汝骏,系宁波财经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叶汝骏】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  《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

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互为镜像的成长故事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家畜之一,狗在漫长历史中与人类相依为命,犹如家庭成员。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深?丘克军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花城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正是“我”与小狗阿花共奔赴、同命运的成长故事,在跌宕起伏的...

“昆仑石刻”引发学术争鸣 真理就该越辩越明

 最近,一则文史领域的学术资讯火出了圈。《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着石刻真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也在“...

巴金《火》:全民抗战 浴火新生

  巴金《火》的多个版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藏书文库藏。作者供图  1938年深冬,桂林城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化作一片火海。巴金站在月牙山上,这位以笔为剑的战士目光穿透“半个天空的黑烟”,凝视着这座正在被烈焰吞噬的城市。火...

用古诗词“命名”当下,让生活精致一公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云上”千人团  诗意地吃,诗意地穿,诗意地栖居,诗词的日常性和生命力正在被激活。  ——————————  看到广州人李耀鹏传承四代的美食“煎堆”,你想起了哪句诗?是“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

最"炫"中国风,跟着古诗词里的远方去旅行

  【文艺星青年按】暑假进入倒计时了,不少孩子在假期里参加夏令营或是随父母出游。出去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写游记,可就不一定了。如何优雅又不失水平用文字描述出游见闻和感想?不妨先来学学古人的旅行日记吧~  泰山  《望...

古诗词里话劳动

廉彩红劳动不只与汗水和辛苦相关,也与美相连。劳动者是美的,劳动的场景是动人的,劳动的果实是甘甜的。劳动中绽放的美丽与诗意,被历代诗人精准捕捉。他们用笔墨记录下劳动的详细过程,抒发着对劳动的歌颂和赞美。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任亚军  二0二五年六月三十一日,应袁志华、刘万春弟之邀,前往中国行为法学会新址参观,与诸位领导共商发展大计。意外邂逅惠主任,竟是十几年前的老友。

诗乐精华在美育

【光明书话】  什么是文学经典?叶嘉莹先生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诗经》《楚辞》和李白、杜甫的诗歌就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经典,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精神。  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诗》魂  《诗...

中国千年家风诗话

陶渊明家训“愿尔斯才”。元好问家学深厚。□马琳壹家风“宜其家室”“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

2025
03/25
13:50
叶汝骏
浏览量: 24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