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元诗中的论书诗_

元诗中的论书诗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7 13:51:52 | 点击:331

论书诗始自唐,经宋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发展,至元代开始大量出现并走向繁荣。赵孟頫、鲜于枢、虞集等诸多兼具书法家与诗家双重身份的文人,开创了诗歌与书法两种文艺形式高度融合的时代。他们用诗歌讨论书法与绘画、书法与诗歌的关系,明确学书、评书准则,建立书品与人品的直接联系,诗书合一成为元代诗歌与书法的共同追求。

书画论与诗书论

诗、书、画三者的融通,是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在元代论书诗中,针对书画及诗书关系,皆有论述。

元诗中的书画关系。因书法与绘画在笔法、技巧等方面的相似性,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书画同体”的主张,自此开启了书画关系的讨论。元人继承了唐以来“书画同体”的观点,并用诗歌阐述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以赵孟頫“书画同源”论为代表:“石如飞白木如籀,写法还于八法中。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点明书、画在用笔、用墨等技巧方面的同源关系。关于书画同源,元人强调以书之笔法、用墨技巧融入画作,如柯久思“秀石疏林秋色满,时将健笔试行书”、杨维桢“长史画竹时,竹在篆籀余”等,以书笔入画成为元代“书画同源”论的标志。

元诗中的诗书关系。盛唐已出现诗书并称的现象,如“大唐三绝”将李白的歌诗与张旭的狂草并称,但与诗歌相比,唐代书法仍属于技的范畴。北宋时,文人开始发掘书法抒情言志的功能。如苏轼认为书画为诗余,“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书、画虽处于诗歌从属的地位,但已成为抒情言志的载体。在元代,书法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诗、书并立,书家与诗家并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柯久思评赵孟頫为“钟王多韵度,李杜极深幽”,虞集不仅将蔡邕之书与杜甫之诗并称“挥毫妙得中郎法,倚席长吟老杜诗”,还提出所书内容与笔法情感上的合一“笔力与辞气同一高古”。元人所追求的诗书合一,不仅有情感上的融通,还包括形式上的合一,元代众多书法名作皆以诗歌作为主题,如赵孟頫所书《饮酒》(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秋兴八首》(现藏上海博物馆)等。正如《宋元文艺思想史》中所说:“宋元时期的文人进行书法创作时,习惯于以诗文为书写内容,用书法飞舞的笔墨传达诗人情意,让人感到诗歌与书法的结合完全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诗中的“声”与“情”融入笔下,达到诗书合一、交相呼应的境界。

重法度、求自适与尚清论

元人在论书诗中提出了学书与评书的主张,即学书重法度、求自适,评书则尚清。

元人学书的法度,主要指笔法与字形两个方面。笔法精、字形妙是学书的基础。与宋人学书由楷体入不同,元初北人继承金党怀英、赵秉文以来的复古传统,主张由篆隶入:“正书,当以篆隶意为本,有篆隶意,则自高古。锺太傅、王右军、颜平原、苏东坡,其规矩准绳之大匠也。”重视规矩、法度的揣摩与练习,由篆隶入楷是元人学书的门径:“凡学书须学篆隶,识其笔意,然后为楷,则字画自高古不凡矣。”因此重视法度的颜书成为元人师法的对象,如王恽《与叔谦太常论书》:“相过闲话味何长,字字颜书入品量。握手正当吾意处,画须圆劲体须方。”在熟练掌握技巧的基础上,主张由有法入无法,进而达到超越规矩的境界:“须因规矩忘规矩,才得纵横似古人。”追求法度之外的自适,将书法与“技”分离。元人所谓“自适”指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境,“作诗匪求名,言情代吟啸。作字非悦人,形写胸中妙”,自然天真的抒发情感,“古人胸次无滞迹,意外萧散余天真”作书、作诗皆为写心,追求自适与自得,正如王恽所说“学书者,苟非自得,虽夺真妙墨,终为奴书”。

元人评书尚清。元代书法所尚之“清”主要有两重含义:一种为清雄,另一种为清真、清古。其一,清雄之清。关于“清”,《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有“风清骨俊”之说,元人所尚之清,更倾向于一种内在的筋骨、刚正不阿的情操,是一种纯正崇高的概念。而雄,则指刚健、豪放,与诗歌理论中的雄浑、劲健相似,如《二十四诗品·雄浑》中所说“积健为雄”,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刚健、雄浑之气。如郝经评颜真卿书法为“清雄”:“初从真草入行草,削去畦町尤清雄。悬针数笔皆侧锋,往往矫矫如飞龙。”与字体、结构等技巧相比,元人评书更崇尚书法所呈现出雄浑、清刚的气魄。其二,清真、清古之清。南北统一后,赵孟頫北上打破了北方书法学颜、苏的传统。他提出“复古”主张并推崇“二王”,有“用笔千古不易说”,将唐法晋韵作为学书准则,即重视笔法师古,又重视结字因时而变,进而实现复古与个性的结合。赵孟頫主张清真、清古“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余深爱《画赞》笔意清古”等,这里的清与清雄不同,指的是纯正而超凡脱俗,如鲜于枢“脱口欲令神鬼泣,临池清逼右军书”,虞集“凡骨蜕余清似雪,高情起处一丝轻”。赵孟頫所推崇的清,带有一种文人雅志之气并融入魏晋书风的潇洒秀逸,表现为高雅、清丽的风格。

书品与人品论

书品与人品同样是元人论书诗的核心概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人品之高低决定书法的层次,人品是书法品评的重要依据,即人品决定书品;其次,透过书法作品可以反观书家人品,即书如其人。

人品决定书品。书家品格,决定着书法的风格气韵。郝经在《移诸生论书法书》中提出人品决定书品的主张:“盖皆以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其心法也。”人品高则其书必然高古、刚正,元人认同“心正则笔正”之说:“心正笔乃正,百世歆名言。”心法是决定笔法的关键所在,因此心胸开阔、品德高尚之人,其书自然高古爽朗。而人品低下谄媚之人,即便精于技巧,也难有所成“苟其人品凡下,颇僻侧媚,纵其书工,其中心蕴蓄者亦不能揜,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也”。因而,先论其人后论其书成为元人论书的重要模式,如王恽称赞颜真卿书法,只言其人,不论其书,直言虽不解书法,但知其人便知其书:“我虽不解书,慕此忠义风。”书是心法的呈现,因而人品决定了书品。

书法呈现人品,书如其人。“书翰乃心画,因外以知内。”透过书法作品,可以反观书家之品格,书如其人成为论书诗的重要内容。如胡祗遹的《题理宗书》:“晋武唐太宗,健笔如飞龙。一传至孙子,蠕蠢食叶虫。乃知气盛衰,云泥迥不同。”晋武帝、唐太宗书法风格是“健笔如飞龙”,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却是“蠕蠢食叶虫”,书法风格的不同体现了个人性格、品德、行为的差异。再如王恽诗中所赞美的将军书,虽不识其人,但通过字体,已有将军沙场热血:“今日遗碑见雄笔,英姿飒爽汉云台。”由书观人,已知其豪迈英爽的气魄。元人一些题跋之作,虽名为题书、跋帖,却是言人多而言书少,这种现象正是元人论书由书品见人品的重要依据:“世隘何能着此仙,惠州更向海南迁。流传一幅琼华帖,恐是当年未贬前。”张之翰由书贴想见东坡豪爽旷达的气概,书如其人。

元人在书品与人品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认为“书,心画也。百世之下,观其笔法正锋,腕力遒劲,即同其人品。”(赵孟頫《跋晋王羲之七月帖宣和御览》)书法是书家抒情言志的载体,那么透过书法作品便可以看到书家的人品,而书家学养的提升,自然成为书品提升的重要途径。

纵观元代论书诗可以发现,元人将诗书并称,不仅提高了书法地位,推动了书法文人化的进程,更是将“诗书合一”作为元代诗歌与书法的共同追求,而论书诗正是“诗书合一”的标志。

(作者:辛昕,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辛昕】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  《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

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互为镜像的成长故事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家畜之一,狗在漫长历史中与人类相依为命,犹如家庭成员。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深?丘克军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花城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正是“我”与小狗阿花共奔赴、同命运的成长故事,在跌宕起伏的...

“昆仑石刻”引发学术争鸣 真理就该越辩越明

 最近,一则文史领域的学术资讯火出了圈。《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着石刻真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也在“...

巴金《火》:全民抗战 浴火新生

  巴金《火》的多个版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藏书文库藏。作者供图  1938年深冬,桂林城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化作一片火海。巴金站在月牙山上,这位以笔为剑的战士目光穿透“半个天空的黑烟”,凝视着这座正在被烈焰吞噬的城市。火...

用古诗词“命名”当下,让生活精致一公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云上”千人团  诗意地吃,诗意地穿,诗意地栖居,诗词的日常性和生命力正在被激活。  ——————————  看到广州人李耀鹏传承四代的美食“煎堆”,你想起了哪句诗?是“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

最"炫"中国风,跟着古诗词里的远方去旅行

  【文艺星青年按】暑假进入倒计时了,不少孩子在假期里参加夏令营或是随父母出游。出去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写游记,可就不一定了。如何优雅又不失水平用文字描述出游见闻和感想?不妨先来学学古人的旅行日记吧~  泰山  《望...

古诗词里话劳动

廉彩红劳动不只与汗水和辛苦相关,也与美相连。劳动者是美的,劳动的场景是动人的,劳动的果实是甘甜的。劳动中绽放的美丽与诗意,被历代诗人精准捕捉。他们用笔墨记录下劳动的详细过程,抒发着对劳动的歌颂和赞美。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任亚军  二0二五年六月三十一日,应袁志华、刘万春弟之邀,前往中国行为法学会新址参观,与诸位领导共商发展大计。意外邂逅惠主任,竟是十几年前的老友。

诗乐精华在美育

【光明书话】  什么是文学经典?叶嘉莹先生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诗经》《楚辞》和李白、杜甫的诗歌就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经典,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精神。  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诗》魂  《诗...

中国千年家风诗话

陶渊明家训“愿尔斯才”。元好问家学深厚。□马琳壹家风“宜其家室”“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

2025
03/17
13:51
辛昕
浏览量: 33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