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在东营,沿着黄河遇见海

在东营,沿着黄河遇见海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03 08:07:42 | 点击:1314

  黄河入海口处,黄色的河水与蓝色的海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蓝交汇”场景,让许多人为之向往。
  赵英丽摄

  黄河穿过东营城。
  赵文昌摄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游客正在参观。
  本报记者 刘发为摄

  九曲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绵延5000多公里,浇灌着广袤的中华大地,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在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处处都能遇见黄河美。

  鸟儿从这里起飞

  黄河之美,在于其与周围生命和谐自然的律动。

  阳春四月,东营的这片天空格外热闹——

  记者走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一只只鸟儿成双成对、成群结队,在天空中起舞。

  东方白鹳、黑嘴鸥、丹顶鹤、卷羽鹈鹕……黄河长途奔流至东营,在此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湿地,成为众多鸟儿的乐园。这里横跨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两条鸟类迁徙路线,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也因此有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鸟类的国际机场。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内现有鸟类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数量达数百万只。

  行走保护区,记者发现,路两侧每隔一段距离就架设有水泥杆,顶部装有碗状的容器,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笑称,这是保护区为东方白鹳搭建的“公租房”,而且是不需要交“房租”的。

  作为一种大型鸟类,东方白鹳对筑巢的要求很高,它们喜欢在高大的乔木上建巢。针对东方白鹳的这一独特喜好,自2010年开始,保护区专门建立了东方白鹳人工巢,吸引东方白鹳来保护区繁衍。

  这个季节,正是保护区里东方白鹳孵化的高峰期,鸟宝宝们迫不及待地破壳而出,迎接黄河三角洲的春天。

  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通过实时画面看到,在一处人工鸟巢里,东方白鹳成鸟正在照顾刚出生的鸟宝宝们,还不时衔草整理巢穴,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温馨舒适的家园,破壳而出的鸟宝宝一脸萌态,对新世界充满了好奇。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保护区新建了18处人工鸟巢,目前数量达到了133处,为扩大东方白鹳种群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这些人工鸟巢还配备了摄像机和卫星定位装置,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幼鸟,也为研究东方白鹳提供了帮助。据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监测中心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开展鸟类智能监测攻关,研发了鸟类智能识别监测平台,依靠技术加持,能够24小时定向巡航拍摄鸟类,还可以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存储,进行后台分析,对鸟类进行识别、标识及记录。

  黄河在这里入海,鸟儿从这里起飞。春光明媚,保护区的色彩日渐丰富起来。近年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更加舒适。

  齐心聚力共护黄河

  黄河流域之大、之重要,决定了黄河保护利用需要多方聚力同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沿黄各省份依托黄河提供的资源,布局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因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4月1日起,黄河保护法开始施行,这部法律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坚持以水为核心,以河为纽带,以流域为基础,全方位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黄河不仅给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培育的文化内核更是成为中国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黄河之美,不能不提其蕴含的厚重文化。千百年来,人们逐水而居,与水为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观,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黄河被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视为母亲河,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黄河早已超越了地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呼唤着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看来,中华文明的创生离不开黄河的滋养,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培育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古老悠久的黄河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目标承载着人民治黄事业的初心使命,回应了流域人民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现实期盼,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黄河治理保护中的集中体现。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对于我们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久前,黄河文化论坛在东营举办,来自沿黄九省区的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在论坛上将取自各自省份的黄河水共同倒入注水台,九注水汇到一起的那一刻,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黄河文化的最好表达。”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表示,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到治河为民、人水和谐,一系列黄河治理保护新理念应时而生并用于黄河治理。如今,黄河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河宁民安、人水共生的传奇不断续写。

  探寻黄河文化出海口

  在东营举办的黄河文化论坛上,与会各方共谋讲好黄河故事,开辟更多黄河文化走出去的出海口,让黄河之美传得更远、更广。

  “缺乏对黄河文化的全面准确认知,就无法读懂中国。”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张小影认为,以黄河文化为重要切入点,回应世界对于“中国之治”“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关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机遇。

  如何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找准突破口很关键。黄河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是向世界讲好黄河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黄河水利作家协会主席侯全亮看来,随着黄河不断流的实现,黄河入海口的生态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得到修复,令人心驰神往。外文出版社德文专家李博瀚认为,黄河文化在海外传播及生态旅游推广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告诉记者:“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黄河文化作为国际传播的主题与载体的价值不断增强。要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让各国人士从视觉、听觉等多感官感受黄河之美,提高母亲河在世界的美誉度。”

  要想提升对外传播的效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建议,建设黄河文化公园要科学把握文化、生态、生产、生活等关系,充分尊重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全面彰显文化,更要以文化融入当地生态,促进历史文化与绿水青山的交相辉映;要以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增进城乡宜居,提高生活品质,实现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让黄河文化可享可用。

  寻找最大公约数,才能让黄河故事为更多人所知晓。临沂大学教授魏本权认为,做好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要进一步提炼黄河红色文化的符号、故事,寻找中国与世界的共鸣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班牙资深国际记者哈维尔·加西亚说,不同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共通性,要想让黄河文化传播出去,就要让不同文化的人对黄河文化产生亲近感,进而愿意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技术进步也对黄河文化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把握住新技术的机遇至关重要。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认为,黄河文化具有极大的张力和丰富性,因此在国际传播方面也要采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让其可以在跨时空、跨国界、跨文化的数字空间里产生影响。

(责编:胡永秋、袁勃)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宁夏吴忠红寺堡区青年志愿者参加生态护绿行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韩英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7月1日,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委联合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40余名青年党员、青年志愿者,在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先锋建功”生态护绿...

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长什么样

  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把废弃矿坑打造成年轻人的向往之地。受访者供图  当机械巨兽成为商业街区的潮流地标,当废弃矿坑化身北欧风情的“小冰岛”,当荒芜矿山蜕变为文化度假小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蜕变,正在中国文旅版图上书写着...

波兰华沙:夏日公园

  6月30日,在波兰首都华沙,游客在斯卡雷谢夫斯基公园内参观。  新华社发(亚普·阿林摄)  6月30日,在波兰首都华沙,游客在斯卡雷谢夫斯基公园内拍摄盛开的鲜花。  新华社发(亚普·阿林摄)  6月30日,在波兰首都...

中国气象局发布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

 6月30日,中国气象局在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中,发布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推动旅游气象服务提质增效,带动丰富文旅消费体验,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消费新需求。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本报讯 (记者周怿)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日前对第四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山西省发现,临汾、长治等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填埋场...

生态环境部:夏季臭氧污染高发 将加强机动环境监管

  中新网6月25日电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总体来看,我国臭氧污染上升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近三年趋于平稳。  裴晓菲介绍,从气象条件来看,光照充分、高温、低湿的气象条...

中国中亚合筑生态治理“绿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技术人员正在交流。  中乌“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区。  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之际,中国助力中亚国家解决咸海生态危机的...

洪峰过境三天后,贵州榕江再迎洪水 国家发展改革委追加一亿元支持贵州灾后恢复

洪峰过境3天后,“村超发源地”贵州省榕江县再度遭遇洪水。  今天中午,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预警信息,榕江县都柳江石灰厂水文站6月28日约于17时出现洪峰水位253.5米、洪峰流量预计达8360立方米每秒,超出...

内蒙古乌兰察布:夏日火山引游人

  6月17日,游客在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6号火山留影。  夏日,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群迎来旅游旺季。独特的火山地貌与草原风光相映成趣,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2024年,察哈尔右翼后旗接待游客...

以伊冲突第10天 进入消耗战可能性增加 美部署B-2轰炸机

  6月21日,以色列和伊朗继续相互军事打击,双方均称对方遭受重创。  当天,以军空袭伊朗伊斯法罕离心机生产设施,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该设施没有核材料,不会造成放射性后果。  与此同时,美国正将可能携带巨型钻地弹的B-2...

2023
05/03
08:07
浏览量: 131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