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台胞在大陆这样过端午节—— 浓浓传统味,两岸一家亲

台胞在大陆这样过端午节—— 浓浓传统味,两岸一家亲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6-10 11:07:53 | 点击:3416

  六月八日,“浓浓端午情,两岸一家亲”活动于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安徽省合肥市包公园内举行。在合肥生活的台胞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粽子、品民俗,共叙同根情。
  韩苏原摄

  “岛内的端午和大陆的端午没什么不同,都会划龙舟、吃粽子、挂香包,十分热闹。”9岁就随父母来大陆生活、如今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的台湾学生林成威,近日在成都第一次体验自己包粽子。连日来,大陆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台胞伴随龙舟鼓点和粽子清香共话端午节、共叙同胞情。

  

  融入当地

  多名台湾青年和林成威一起参加四川省台办组织的在川台湾师生和台湾青年同“粽”话端午活动,包粽子、品美食,畅谈在川创业、工作、生活的感受。

  经过首次尝试,台青林书任很快掌握了包粽子的诀窍。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来到四川凉山,和父亲一起种下了2.5万亩油橄榄。帮村民增收的同时,他还为当地孩子改善教育条件。林书任说:“在大凉山创业,让我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

  四川省台办副主任袁明表示,海峡两岸同胞都非常重视端午节,扎根四川的台湾青年借此契机共叙同胞情,分享成长、事业与荣誉的收获,希望大家都能在四川实现人生理想。

  在浙江嘉兴,80余名台胞台属参加了2024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五芳斋杯”嘉台两地同胞裹粽友谊赛。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快速动手,打壳、装米、包裹、扎线、割线……

  台胞王旭瑶2005年来到嘉兴工作,如今已有19个年头。她被江南水乡深深吸引,工作之余还会去水上巴士当讲解员。“当讲解员的过程,让我更深入了解嘉兴。”她说,嘉兴的美不只是风景,还有两岸同胞的团聚。从2008年第一届裹粽赛至今,她一次不落地参加了历届比赛。

  奋楫争先

  伴着紧凑的鼓声和响亮的号子,选手们奋楫争先,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驶向终点……主题为“龙舟集美行,两岸一家亲”的2024年第十七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总决赛,日前在福建厦门集美龙舟池举行。大陆25支、台湾17支队伍参与角逐,来自台湾的参赛者近500人。

  “距离冠军一秒之差,有些遗憾。”获得本届龙舟赛男子组亚军的台湾花莲体育高中男子龙舟队划手陈子信说,该队已十几次参加海峡两岸龙舟赛,他也随队多次参赛,“近年来一直在三甲,愿来年能争得冠军。”

  初次参赛的台湾花莲女子龙舟队队员陈帟匀说,厦门的环境跟台湾很像,“人们也很好相处,就像家人一样,很亲切。”

  在其他城市,规模较小的龙舟赛同样有台胞的身影。50余名来自台盟中央两岸融合发展交流营的青年近日相聚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在强劲有力的号子声中挥舞手中木桨,体验赛龙舟的乐趣。

  “之前只是看过龙舟比赛,这是第一次亲身上阵划龙舟。” 即将在大陆度过第四个端午节的湖南大学台生郑雅羚担任比赛鼓手。她说,两岸端午节传统习俗十分相近,比如赛龙舟、插艾草、佩戴五彩绳等。此外,台湾民众还会在端午节正午立鸡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品味文化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总是洋溢着文化气息。首届苏台邻里节开幕式暨“我们的节日·端午”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日前在江苏宿迁举行,100余名台胞跨越海峡参与活动。钓粽子、端午投壶、悠悠艾草香、彩丝缠香囊,活动充分融合端午、美酒和汉服文化,两岸同胞在品尝两岸特色农产品、品鉴两岸美酒、体验两岸端午民俗中,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

  参加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两岸一家亲”端午情两岸交流活动后,深圳台商协会西片区青年主委邱书毅说,活动让他很有收获:“现场欣赏了老中青三代同台展示洪佛拳武术拳法的精髓,感觉非常惊艳。我们在台湾过端午也会放艾草、吃粽子、划龙舟,但今天还看到围观的居民穿汉服,以及那么多传统节目!”

  在北京市台联6月7日举办的“汇端午节乡情,品副中心文化”活动中,百余名台胞参观了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在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艺术中心欣赏文物、品味书香、聆听音乐。

  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袁海鹏向台胞送上节日的祝福。他表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次请台胞走入副中心参观三大建筑,亲身感受北京的魅力和城市副中心的潜力。端午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节日,饱含对爱国者屈原的怀念与崇敬,希望台胞秉承爱国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责编:卫嘉、白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上夜校 练书法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湖南湘江新区文化馆聚焦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多元需求,开展“星光夜校”服务项目,设置乐器演奏、舞蹈等多种课程,满足群众学艺需求。图为7月9日,学员在湖南湘江新区文化馆内练习书法。  新华社记者 &n...

四川泸州:转移受困群众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新华社发(廖胜春摄)【1】【2】(责编:刘橦洁、温璐)

让作风建设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前不久,江西省安义县万埠镇大花村村民张鉴珊到镇上赶集,正赶上万埠镇“政务服务赶集日”,几名身穿红马甲的年轻人给老百姓讲解政策。张鉴珊把自己和邻里的土地纠纷讲了出来,在场的镇党委副书记陈根当即协调村干部,并请相关人员一...

巢马城际铁路全线箱梁架设完成 (1/5)

  中铁四局施工机械在巢马城际铁路最后一榀箱梁架设现场作业(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当日,随着最后一榀长32.6米、重431.75吨的箱梁精准架设至预定位置,标志着巢马城际铁路全线箱梁架设完成,为无砟轨道施工和全线...

武昌工学院青年探访“艾都”蕲春 感受数智赋能下的药旅融合新篇

  近日,武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蕲心协力”社会实践团奔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解码这座“中国艾都”。在调研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蕲春以数字经济为桨,在传统产业与文旅融合的浪潮中开辟新航道。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

日本首相:美方公布的关税信息令人遗憾,将继续进行谈判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的致日本等方面的关税相关信函,8日,日本首相石破茂称,美方公布的信息令人遗憾。此外,石破茂做出指示,继续与美方就关税进行谈判。  8日,日本政府将于首相官邸召开综合对策本部会议,以应对美国总统特...

近80人死亡超40人失踪 特朗普签署重大灾难声明 得州洪灾引发三连问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近日洪水肆虐。截至当地时间6日,洪灾已造成至少79人死亡,多人依然下落不明。  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宣布,他已签署“重大灾难声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已在得州启动紧急状态并提供联邦救助。  得州洪...

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第七批馆藏档案 共计5.7万余件

 央视网消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7日)起,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第七批馆藏档案资料,共计5.7万余件,其中包括抗战专题档案4万余件。  眼前这份档案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

7月4日,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嘉宾观看中国电影科技企业的虚拟影片。  当日,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式及电影科技成果展览启动活动在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现场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7月4日拍摄的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现场(无人机照片)。  近日,工厂化全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在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装机容量7.5兆瓦,创新采用漂浮式结构,光伏板...

2024
06/10
11:07
浏览量: 34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