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建设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建设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2-05-14 00:06:27 | 点击:749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王易  |  责任编辑:申罡

开栏的话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踏上新征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紧抓实抓细,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本版今起特开设“马院院长论坛”专栏,陆续约请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撰写系列文章,介绍办院亮点特色、做法成效和成功经验,为建强建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言献策。敬请读者关注。


高校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极为关心的重要课程。办好思政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使命。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第一站便深入智慧教室观摩思政课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学生一起就座,认真倾听并参与讨论,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希望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人大马院”)是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落实党中央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全面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在全国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传承红色基因,压实主体责任,为思政“金课”提供坚强领导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人大马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立足自身优势,奋力攻坚克难,始终不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传承红色基因,坚守重视思政课的光荣传统。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传承红色基因,注重发挥思政课培根固本、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是中国人民大学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早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时期,就开设了中国革命史、社会发展史等课程。毛泽东同志曾九次到陕北公学亲自授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革命问题。《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作品,在那个年代都以最鲜活的方式第一时间走进了陕北公学的思政课堂。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如设立全国首个马列主义研究班、编写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探索并努力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注重顶层设计,构建齐抓共管思政课建设的体制机制。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压紧压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试行)》《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试行)》等文件,单独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委员会,优化评价考核及奖励机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并在校、院两级设立教学督导组,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政治巡察、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中,凝聚起全校建好思政课的共识。


严格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形成最齐全最完整的思政课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人民大学严格落实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具有人大马院特色的思政“金课”模式。


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全面开设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政必修课、研究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思政选修课,并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本硕博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业课。同时,受中宣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等上级部门委托,人大马院牵头为全国重点马院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大纲、为全国大学生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大学生)》、为北京高校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一体化教学资源,对全国高校开设相关课程起到支持保障和示范引领作用。秦宣教授领衔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团队2021年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北京市地区特等奖。


科学构建必修课+选修课、本硕博阶段性递进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国人民大学严格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开齐办好思政课,在全国率先形成最齐全、最完整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同时,增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等思政选修课,新设“中国共产党历史1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5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000年”等充分体现人大历史传统和红色基因、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的思政选修课。可以说,人大马院已经完整构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循序渐进、阶梯式上升,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配套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切实发挥全国重点马院的引领辐射作用。


聚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协同发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独树一帜”优势地位,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坚实学科基础和学理支撑。人大马院积极组织教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坚持用科研支撑教学,直面学生现实关切和思想困惑,积极推动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与“研究型+互动型”教学两翼的“一体两翼”模式不断转型升级。


聚焦明理明道,切实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大思政课”。人大马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要求,不断强化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协同效果。系统教学,是指教师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系统讲授国家统编教材教学内容,力求将理论问题讲清讲透;专题教学,是指聚焦学生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实现优势互补;实践教学,是指依托学校“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等社会实践品牌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探求新知。由此,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既在课堂上“有理讲理”,又在社会生活中“有迹可循”,打造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大思政课”。


聚焦入脑入心,加强集体备课,不断产出优质教学资源。人大马院及时梳理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强调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师的课题,以讲好课堂“必答题”为研究导向,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攻关,产出优质教学资源,着力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针对大学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人大马院教师参与编写系列通俗理论读物,比如信仰研究系列成果,陆续出版了《信仰追问》《守望信仰》《信仰告白》等,以鲜明的特色和贴近学生的方式创新,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比如调研报告系列成果,多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带领学生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陆续出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报告》等;比如书简系列成果,征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爱国、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并召集思政课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解答,先后推出《信仰书简》《爱国书简》《道德书简》。


聚焦落地落实,持续提升学生认同感与获得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成长规律,人大马院将“智慧课堂”等新媒体新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课堂上既有“面对面”又有“键对键”,显著提升了教学互动的频次和效果,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目前,人大马院还在筹建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室,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为“00后”大学生打造量身定制的全程多维思政课堂。


坚持“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人大马院思政课教师成长空间越来越大,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日益充分发挥。


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国人民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方面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要求,择优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目前,学院拥有17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居全国之首,其中秦宣、刘建军、郝立新、王易是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思政课教材首席专家。人大马院9名教师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列高校第一,为全国思政课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人大马院建立起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发挥名师大家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将团队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近年来,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形成集聚效应,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11位教师入选北京市思政课特级教授、特级教师,1位教师荣获“全国最美教师”称号,5位教师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1位教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率先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全学科、全层级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目前,人大马院有2个本科专业,1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党内法规、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2个学科方向。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将具有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已经探索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弹性选拔、贯通培养、研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学院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课程,精心规划课程设置,汇集优质师资力量,旨在针对性培养和系统性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的思政课教学能力与科研素养,为同学们未来走上思政课讲台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大量优秀毕业生已经成长为本学科领军人才,并助力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人大马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在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担任过院领导职务的有50余人。人大马院积极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挂职支援和教育扶贫任务,高度重视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及兄弟院校的学科援建,先后选派侯衍社、邱吉、王海军、宋学勤、陶文昭、何虎生、汪亭友、郗戈、刘辉、张新、张秀琴、孙宗伟等10余名教授赴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湘潭大学、延安大学等50余所高校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或学科带头人,支援帮扶其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人大马院还先后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师资培训班。2016年以来,接收教育部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国内高级访问学者、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国内访问学者等合计120人,为兄弟高校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贡献力量。


秉承共建共享理念,助力全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举全校之力,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集群”优势和北京高校人才、资源、技术优势,先后承担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建设任务,推动思政课教学从技术运用向技术赋能的理念升级,思政课教师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系统转变,思政课建设从同向同行到共建共享的深度融合。


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搭建能量枢纽。从即时资讯、文献支撑、教学资源到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估、实践育人,中国人民大学利用资源平台真正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集体备课平台上,汇聚了300多万条文献资源、4万余册电子图书、13000多个微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备课系统可以帮助教师管理教学大纲、制作教学课件、创新教学互动,同步开发的平台移动端,更是满足了思政课教师的掌上服务需求。如果把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比作一个“大超市”,思政课教师就可以在这里挑选“食材”,烹饪“大餐”。当前,以集体备课平台为中心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正在创建过程中,全国高校思政课的“中央厨房”已经逐渐成型。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了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打造了包括课程精讲、经典教学案例库和知识点集萃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可供北京60余所高校学生在线使用;疫情防控系列公开课“在经历中学习”“在比较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在线浏览量达2000万人次;研制系列VR精品课件、XR项目,创设虚拟仿真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推动精湛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为庆祝建党百年推出的“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党史百年:人物·事件·文献”系列微视频和“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系列微故事,开拓了思政课可视化教材的新模式,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贡献力量。


凝聚了讲好思政课的最大合力。截至2022年4月,每周五的“周末理论大讲堂”已经举办83期,名师大家在这里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被全国的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视为“经典必修课”;每月的“青椒论坛”,优秀的青年思政课教师在这里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还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教指委专家在线问诊。高精尖创新中心和集体备课平台由此成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服务大中小学全体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金字招牌”,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服务。


(作者:王易,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


【作者:王易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旁听庭审强内功,以案为鉴励精兵

每日新闻网讯(王立涵)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锻造高素质投诉举报队伍,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执法人员赴公安县人民法院旁听“某职业打假人诉我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庭审活动。庭审聚焦...

紧跟党走 拼搏进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一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石泰峰同志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李书磊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习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一米九的身高、小麦色的皮肤、朴实开朗的笑容……第一次见到石健阳,会觉得这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蓝天白云下,29岁的他身姿挺拔宛若青松,将自己与大漠的故事娓娓道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在石健阳...

工信部: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央视网消息:7月2日,工信部公布2025年1—5月份软件业运行情况。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热烈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开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送上...

焦作金盾保安集团机关党支部召开 “同心向党庆七一 凝心聚力促发展” 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四周年,重温建党光辉历程,继承发扬红色革命精神,7月1日下午,焦作金盾保安集团机关党支部组织召开“同心向党庆七一  凝心聚力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党支部全体人员参加。会上首先大家共...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7月1日上午,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系列活动。局党组成员、老党员代表、直...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记者30日从国铁集团获悉,为期两个月的暑期运输于7月1日正式启动,暑运期间预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53亿人次,新列车运行图实行后,不管是线路还是服务,都有哪些新变化?  7月1日起,运力再提升。全国铁路在实施三季度运...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全国学联五年工作回眸

 团结起来,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将于2025年7月2日在京开幕,广大青年学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青春盛会。  回眸五年,全国学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

2022
05/14
00:06
王易
浏览量: 7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