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平急两用”,怎样用?

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平急两用”,怎样用?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1-07 17:02:47 | 点击:4621

历经数年建设,湖北省武汉市青山江滩逐渐从工业码头云集的生产岸线转型为生态岸线、生活岸线和景观岸线。通过改造,现在的青山江滩绿树成荫并兼具了防洪、休闲旅游等丰富功能。图为武汉市青山江滩的市民休闲区域。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摄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的市区体育设施更加完善,东安湖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凤凰山体育公园等新建场馆拔地而起,“桥下空间”“屋顶空间”“街旁空间”等也被建设为市民运动好去处。图为成都市新都区的香城体育中心。
新华社记者 王 曦摄

金海湖是北京市平谷区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这里的部分村落、酒店承担着特殊功能——平时是热热闹闹、放松身心的休闲居住场所,一旦有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则可以通过快征、快调、快转,迅速转换为应急设施。这就是“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

今年以来,中国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经验推广、场景构建、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补齐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短板

“平急两用”并非新概念。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推广实施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提升平急转换能力。

今年二季度以来,针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谋划实施了一批储备政策,为经济持续恢复提供有力支撑。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

国家发展改革委“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进一步明确了“平急两用”设施相关概念:这类设施平时具备旅游、康养等功能,遇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可立即转换为应急场所。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平急两用”型设施建设是系统工程,要将“平急两用”理念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平”时与“急”时的关系。

业内人士分析,“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将平时使用和应急使用有机结合,从而打造一个既具备日常运营功能、又具备应急响应能力的基础设施系统。这类设施能够有效补齐超大特大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短板,同时提升超大特大城市旅游、居住品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

目前,各地“平急两用”设施的“平”时用途大多与传统公共基础设施相近,如公园、体育场馆、宾馆酒店等,“急”时则可满足疫情、地震、洪灾、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业内人士介绍,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考虑平时使用需求,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要求在平时和应急情况下都能发挥效能,从而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这就需要在交通领域兴建并完善应急使用的道路、隧道、桥梁等,在能源领域建设兼具日常和应急能源供应的能源设施,在通信领域构建具有备份功能的通信网络等。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体现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政策思路,将推动超大特大城市提升防灾避灾能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更好应对突发紧急事件;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城市更新举措的落实落细,在改善人居环境、健全民生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超大特大城市引领示范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怎样建?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超大特大城市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为什么对超大特大城市来说,建设“平急两用”设施更重要?据有关方面介绍,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大、城市分工细,遇到突发事件,更容易受到冲击,出现设施和能力不足、应急标准不足等问题。

国务院规定,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0月13日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国内超大城市有10个,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东莞、武汉、杭州;特大城市有9个,包括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苏州。

其中部分城市已开始布局。今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发改委对新都区的设施转型进行了经验分享;6月,北京市平谷区政府针对“平急两用”健康隔离设施的设计和实施发布了指导意见,确定10个重点推进类项目。

总结有益经验——许多“平急两用”设施的建设经验来自“平急转换”。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方舱医院等防控设施如何从“急”向“平”转型?将机场专班隔离点健康养老中心升级改造为区医院发热门诊和亚定点医院;在城市社区建立集装箱基层综合性公共服务点,将隔离点集装箱改造为公共驿站;将核酸采样舱改造为司机之家、执勤岗亭、便民发热诊疗服务站、志愿者工作站等;将集装箱房屋改造成农业企业总部、农业专家工作站,打造“箱”式农业实验室、植物工厂、农业育种站甚至融合文创、美食、休闲娱乐等功能的乡村振兴项目……拓展利用“急”时设施功能,成都市新都区等地的探索,为全国范围内“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提供了经验,并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肯定和推广。

打造示范场景——北京市平谷区为探索“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打造5个应用场景,包括“平急两用”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平急两用”乡村休闲综合体、“平急两用”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务区和“平急两用”乡村振兴金海湖核心区。例如,“平急两用”乡村休闲综合体盘活闲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横过来的五星级乡村度假酒店”,因其相对独立、房间密度低等特点,从而具备了“平急两用”的功能。

加快项目推介——近日,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介会,涉及文旅、城郊大仓等23个项目被推介,总投资162.5亿元,木兰花乡酒店、民宿生态旅游度假区等6个项目现场进行了授信签约。会上,20个“平急两用”项目业主单位与6家银行达成合作意向,涉及的20个项目计划投资金额132亿元,授信签约金额74.5亿元。“武汉市将合力建立‘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联审、施工图联审和联合验收等机制,项目审批能减则减、能快则快,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见效。”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超大特大城市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推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新看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继促进家居消费、强化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等措施后,在扩投资方面出台的又一有力举措,体现了本轮稳增长政策的连续性,有助于全面提振市场信心。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盘活城市低效和闲置资源,同时依法依规、因地制宜、按需新建相关设施。在此过程中,民间资本将“挑大梁”。国务院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标准指引和政策支持,充分调用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

据了解,目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民间投资参与较少。专家指出,“平急两用”既有商业价值,更有公益属性,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参与其中,有利于发挥好相关设施“平急两用”中的商业价值,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向“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运营,促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功能发挥。

财政资金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稳经济力度加大,“平急两用”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等将成为促投资的重要着力点。

业内已注意到“平急两用”建设过程上所蕴含的投资机会。“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增加医疗、排水、装修等行业企业发展机会,并对设计规划、材料供应、施工建造、管理维护等产业具有较大拉动作用。”叶银丹说。他预计,下一步,各地将以“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出一批盈利前景好的项目,金融机构也将加大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PPP模式有望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有效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实现政府规划急用场景、民间资本开发商业用途的有机结合。

(责编:袁勃、赵欣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14项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九部门发布工作方案

 今天(7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方面,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

重庆“团团带娃”为9万多名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暑假来临,重庆2025年“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正式启动,将在全市开办4413期公益托管班,为9万多名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  今年年初,经重庆市委、市政府同意,“为未成年人提...

高扬理想主义 厚植家国情怀 信心满怀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三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希)记者4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开展品牌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工作实践,加快创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意...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旁听庭审强内功,以案为鉴励精兵

每日新闻网讯(王立涵)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锻造高素质投诉举报队伍,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执法人员赴公安县人民法院旁听“某职业打假人诉我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庭审活动。庭审聚焦...

紧跟党走 拼搏进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一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石泰峰同志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李书磊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习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一米九的身高、小麦色的皮肤、朴实开朗的笑容……第一次见到石健阳,会觉得这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蓝天白云下,29岁的他身姿挺拔宛若青松,将自己与大漠的故事娓娓道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在石健阳...

工信部: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央视网消息:7月2日,工信部公布2025年1—5月份软件业运行情况。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热烈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开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送上...

2023
11/07
17:02
浏览量: 46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