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荣光
每日新闻网讯(刘扬)在湖北省石首市桃花山镇,有一个英雄母亲秦凤二的故事传颂了近百年。秦凤二的儿子李恒久曾是武汉中华大学的高材生,在校期间入了党,被党组织派回故乡闹革命。李恒久回乡后成立了桃花山最早的党小组和农民协会,还拉起一支上百人的农民自卫军,奇袭了塔市驿的团防队。未曾想土豪劣绅刘伟民从监利搬来国民政府军,血洗来家铺,李恒久率部抵抗弹尽被俘,一同被俘的还有其弟李炳煊。诱降不成,两兄弟惨遭杀害,英雄的头颅被悬首示众。秦凤二一直支持儿子闹革命,牺牲两个儿子后又动员六位亲人闹革命。在一次的清乡中,她和儿子作鉴一同被捕。家兄先政行贿清乡团长,换得免秦凤二一死。秦凤二向天愤然,"留娘无用,留儿报仇!"家兄再次贿赂清乡团长,获准以娘命换儿命。秦凤二临刑前浩然长啸,"共产党是杀不绝的!"这段悲壮的故事发生在一九二八年。
四月二十七日,为追寻红色记忆,我和几位文友到桃花山镇拜访了英雄母亲秦凤二的曾孙李志军。
李志军在果老山村的弥猴园与我们见面后,便带我们到果老山上去参观他的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山路婉蜒,却是十余米宽的碎石路,山坡上林木茂盛,路边有垂手可摘的枇杷果,摘果品尝,皆酸甜可口。我们先后参观了掩映在树林间的四栋鸡舍,分别是鸡苗孵化室,小鸡养殖室,蛋鸡室和肉鸡室。在蛋鸡室,见到散养在林间的蛋鸡,悠然自得地啄食虫草,鸡篮里捡的鸡蛋都带有青草的绿色。我们好奇地问李志军,土鸡散养在林间不怕野兽伤害么?李志军笑着说,地上跑的野兽不怕,只怕天上飞的老鹰。老鹰啄鸡都是啄咬鸡头,一咬一个准。果然,我们再到山道上时 ,就见到天空中盘旋着两只老鹰,那只大的不少于三公斤重。李志军大声地喊着,哦,哦一一,可老鹰并未理会,仍是在附近盘旋。我们到肉鸡室时,见到一群两公斤左右的土鸡,咯咯咯地叫唤着。李志军随手采了一大把构树叶,刚刚丢到鸡舍前的地上,便有一群鸡围上来争相啄食。肉鸡鸡舍旁的山上是茂密的果林,李志军告诉我们那是一片板栗林,果然,我们在山道上发现有裹着毛刺的板栗球。
当我们问起李志军为何养殖土鸡时,他说,和桃花山镇大多数村民一样,他结婚后便和妻子双双到广东打工,生了儿子后放在家里由父母照管。直到妻子被发现脑瘤后才回来住院治疗,两次手术后让原本不多的积蓄花光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他由一个烈士的后人变成了贫困户。好在此时有了精准扶贫政策,荆州市地方铁路局和石首市妇幼保健院联合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解决了妻子的医疗费用,而荆州市纪委驻果老山村扶贫工作队修通了果老山的山路,他便与人合伙成立石首市绿凤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此承包板栗林并养殖土鸡。驻村工作队联系了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他们按"5 5 3 "模式生态养殖土鸡,即每群林间土鸡不超过五百只,每亩山林养殖土鸡不超过五十只,肉鸡养殖不少于三百天,蛋鸡年产蛋仅百余枚。驻村工作队还帮他们联系土鸡蛋的销路,荆州两家国企长期把他们的土鸡蛋采购为工会物资。通过土鸡养殖,他不仅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还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家里妻子身体已经康复,九十高龄的老父亲身体健康,生活尚能自理。儿子大学毕业后在荆州已成家立业。可说是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之后,李志军带我们爬过一段陡坡,到达板栗林的山顶。山顶己平为一块千余平方米的平地,平地的中央竖起一座高高的风力发电塔,蓝天下微风起伏,风力发电塔巨大的叶片缓缓转动。山下,湖光山色,绿意盎然。极目远眺,可见三座县城,向南可见湖南华容县城,向西可见石首市城,向北可见监利市城。
从果老山上下来,我们又到了李恒久烈士墓。李恒久烈士墓在英雄母亲秦凤二的故居,虽然名为李恒久烈士墓,实际上是李恒久、李炳煊兄弟的合葬之墓。坟墓砌了砖砌的围子,墓周围有古树掩映。墓的西侧有石首市人民政府于二O一九年立的"石首文物保护单位"的墓碑。
从李恒久墓出来我们驱车到李志军的家。在调九公路的北边有一块"古井口"的路碑,从路碑向北进去约一百米就是李志军的家。这是一栋两层的旧式小楼,小楼的后面是一座小山岗,前面是一处池塘,两边则是樟树和银杏等绿植,间或有稀疏的竹林。小楼的门前有两副长联,其中的一联是:晨露夕阳渔歌牧笛乡村美景如画;清风明月稻浪蛙鸣农家野趣天然。这副对联正是李志军一家幸福生活的写照。室内的后房是一个蛋库,有用包装盒或竹箩篮装好的土鸡蛋。李志军的妻子早已做好一顿丰盛的午餐。午餐的菜都是桃花山自种自养的纯野生菜,其中有三个火锅,分别是家常土鸡、竹笋炖腊肉、野生财鱼,还有土鸡蛋炒韭菜,清炒窝笋。另有一盘菜是我们大多数人从未吃过的,就是炒地米菜。我们以前吃的地米菜从未当菜吃过,只是在农历三月初三时用地米菜煮鸡蛋。李志军的妻子说,这盘地米菜是在农历三月初时挑选比较嫩的地米菜用盐腌一下再晒干备用的,难怪我们吃时还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整桌菜不仅是纯野生的,烹饪技艺也好。当我们纷纷夸奖时,李志军说,家里原先开过农家乐,所以妻子的厨艺还可以。但现在土鸡养殖合作社的事多,就顾不上开农家乐了。
从李志军家出来,我忽然有一种感觉,李志军的先祖抛头颅、洒热血闹革命是一种红色的荣光,李志军创业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也是一种新时代的荣光。
(作者:刘扬)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