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AI辅导员“上岗”,如何破解日常思政教育难题

AI辅导员“上岗”,如何破解日常思政教育难题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8 10:54:46 | 点击:207

  “老师,我要怎么选课?”“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我遇到了人际交往困惑怎么办?”“如何选择一份适合我的工作?”……

  这些高频的事务性咨询,曾是高校辅导员肩上沉重的担子。如今,多所高校上线AI辅导员,学生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得到迅速的解答——它们24小时在线,被辅导员们称为“电子同事”。

  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辅导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对繁重且多元的工作任务,不少辅导员表示“分身乏术”。如今,当辅导员拥有了AI“帮手”,日常思政教育正在发生哪些变化?AI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如何?它们又如何真正契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

  “让‘大道理’链接‘小需求’”

  “你会选择去往西部吗?”不久前,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孔令妍的手机上弹出了这样一条来自AI辅导员的问卷消息。

  这是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柏涛通过智慧思政平台发起的一次广泛调研。后台的数据汇聚了学生们的真实想法——通知发出仅半小时,阅读量突破500人次,其中254名学生即时提交了心得体会。基于初步反馈,韩柏涛进一步利用AI辅导员定向推送问卷,在面向1295名学生的深入调查中,精准识别出32名明确表达选择奔赴西部就业或支援意向的学生。

  “过去我们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更多是宏观号召和典型宣传,但覆盖面、渗透力如何精准评估和提升是个难题。AI辅导员加入后,我们立刻就能锁定这32名同学,再由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和实践引导工作,实现情感共鸣和深度引导。”

  与此同时,平台也同步标记出对西部选择暂无意向的学生群体,针对这部分学生推送差异化的引导信息。比如,向偏好技术研发的学生推送“东部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服务西部生态治理”的案例;为关注城市建设的学生定制“一带一路”中西部枢纽城市的职业发展报告。

  韩柏涛说:“精准思政不是单向筛选想去的人,而是让每个学生看见国家需求与自身成长的结合点。”

  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上线智慧思政平台,经过5年技术迭代升级,如今已承担起全校近3万名师生的智能辅导、信息采集、通知发布、个性咨询、事务办理等工作任务。作为平台开发团队负责人,韩柏涛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说,该系统还能对海量反馈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如识别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发展规划目标的学生所作人生选择的潜在影响因素,构建了一套动态嵌套的育人范式,为开展更精准的思政课程和实践活动提供支撑。

  不只是在北京交通大学,最近重庆大学推出的“润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推出的“纽扣”等AI辅导员都火爆“出圈”,凭借前沿科技打造出思政教育“精准滴灌”新模式。

  在重庆大学红岩文化长廊前,一群新生正戴着耳机聆听手机里传来的声音,“1949年,被囚禁在白公馆的陈然同志写下了《我的‘自白’书》……”这正是“润欣”打造的“润欣话红岩”智能体。研发团队依托10万余字红岩英烈书信文稿,构建起了动态知识库,将红色革命精神转化为24小时在线的“精神驿站”,学生可以全天候与其对话。

  在重庆大学党委学工部数字学工办公室主任罗敏看来,AI辅导员的出现让价值观引导从“大水漫灌”走向了“精准滴灌”,让“大道理”能够链接“小需求”。比如,“润欣”能够依托校级数据中台,实时整合学生成长数据、学业成绩、图书借阅偏好、实验室使用频次记录等20余类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构建动态学生画像,形成了“数据驱动-智能研判-精准干预”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价值观引导。此外,还能结合兴趣图谱与认知水平双维度评估,为理工科学生量身定制“科技报国”主题案例库,为人文社科学生精心打造“文化自信”知识库,形成千人千面的红色教育方案。

  罗敏说:“AI辅导员凭借其在思想引领、学业引导、心理关爱等方面的精准施策,能够实现全方位、个性化的精准育人。”

  “帮辅导员‘减负’,腾出精力做‘难事’”

  “您好,智能助理为您匹配以下系统数据,请您及时查收。”最近一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的师生们正逐渐习惯于这样的日常交流场景,辅导员智能体实现团日活动通知的精准推送、自主定期面向学业困难学生开展学业督导、基于标签体系生成个性化培养方案、基于预警处置体系构建协同处置专班实现实时信息共享与快捷处置……这正是该校智慧思政平台带来的全新体验。

  “为辅导员队伍‘减负增效’,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价值的个性化思想引导和深度关怀上,是目前推动学生工作信息化的核心。”韩柏涛在一线辅导员岗位工作多年,他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市面上不乏成熟的智慧学工系统和产品,但往往与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具体场景和深度需求存在脱节。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如果每个学生身边都有一个智能辅导员,时刻陪伴,高校育人工作也许就能实现‘一人一策’。”早在2016年,韩柏涛便一直在思考如何研发出一套适合高校育人工作的系统,帮助辅导员实现从“事务型”向“教育型”转变。

  这一点得到了罗敏的强烈共鸣。她向记者介绍,由重庆大学自主打造的AI辅导员“润欣”,其高频使用场景集中在日常事务咨询和业务在线办理两个方面。“以前辅导员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处理重复性咨询,而现在这些问题都可以交给AI辅导员,辅导员就能把时间花在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与关怀上,比如跟学生深入谈心,聊聊他们的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罗敏说,用AI帮辅导员“减负”,就能腾出精力做“难事”。

  如何确保AI辅导员生成的内容、推送的信息、引导的方向,始终与主流价值观同向同行?

  在韩柏涛看来,这是各高校研发团队的重中之重。他向记者解释说,与通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同,高校使用的智慧思政平台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从现有的、经过审核的业务体系中生成模型。所有生成内容均基于固定条件判断,调用和引用经过验证且可靠的现有模型,这些模型的输入前提和标准均由人工严格把控,确保从源头上避免价值观偏颇。为了避免潜在问题,平台还要增加二次验证机制,例如敏感词过滤等技术手段,进一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重庆大学则设置了“三重保险”:专业审核团队严把政治关;技术过滤机制实时拦截违规表述;学生反向监督通道鼓励随时反馈,形成“学生-学校”双向互动的内容监督闭环。

  此外,罗敏还建议,AI赋能思政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避免过度依赖AI;制定严格的数据使用规范,采用加密技术和匿名化处理保障学生隐私;与此同时,还要保留辅导员的主导作用,确保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不被削弱,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人文关怀。

  “把标准答案变成情感对话”

  随着AI辅导员大显身手,也有人开始担忧:“辅导员会被淘汰吗?”

  南昌工程学院90后辅导员黄华栋的答案是“不会”。今年年初,黄华栋自己尝试打造的AI辅导员已经处理了8000多次学生咨询,他发现,就算AI能搞定大部分流程性问题,还是有学生会选择亲自到办公室确认或进一步讨论,尤其是涉及个人发展或者隐私的问题。黄华栋认为,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把标准答案变成情感对话”。

  有一次,一名学生跑到办公室问黄华栋:“老师,缓考会不会影响评奖评优?”黄华栋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和学生交流后才发现,原来学生并不是要得到简单的重复答案,而是希望亲耳听到老师告诉他,“没事儿,不用过度焦虑,但你得好好准备”。

  “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就是比‘键对键’有温度,也更有可信度。”黄华栋举例说,在很多场景下,AI辅导员在情感交流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难以像辅导员那样与学生建立起深层次的信任关系,而且它的回答在面对复杂情感问题时往往显得模板化。比如,AI辅导员能够告诉学生“挂科重修流程”,但辅导员能够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挂科,是学习模式不适应,还是近期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当辅导员在后台发现某位学生频繁查询“补考违纪后果”“处分有什么影响”时,则会立刻组织一场“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及时给学生提个醒。

  韩柏涛在测试中发现,当学生倾诉“就业压力”“失恋痛苦”时,AI辅导员的回复往往停留在“转移注意力”“加强锻炼”等宏观建议,而资深辅导员往往会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学生,“我当年也经历过,要不要听听我是怎么走出来的?”他认为,这种基于真实生命体验的共鸣,仍是技术难以逾越的鸿沟。

  AI辅导员的出现并非要取代辅导员,而是与之形成优势互补。AI辅导员负责高频标准化服务,如政策推送、资源匹配等,而辅导员则专注于价值观引导、危机干预等高情感浓度的工作。这种“AI初筛问题、人类深度介入”的模式,不仅能让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思想引领和个性化辅导中,更能通过数据赋能让思政工作更具针对性。

  “我们应用AI辅导员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的问题得到解答,更在于它能否真正理解并回应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韩柏涛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王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6月08日 01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旁听庭审强内功,以案为鉴励精兵

每日新闻网讯(王立涵)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锻造高素质投诉举报队伍,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执法人员赴公安县人民法院旁听“某职业打假人诉我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庭审活动。庭审聚焦...

紧跟党走 拼搏进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一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石泰峰同志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李书磊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习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一米九的身高、小麦色的皮肤、朴实开朗的笑容……第一次见到石健阳,会觉得这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蓝天白云下,29岁的他身姿挺拔宛若青松,将自己与大漠的故事娓娓道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在石健阳...

工信部: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央视网消息:7月2日,工信部公布2025年1—5月份软件业运行情况。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热烈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开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送上...

焦作金盾保安集团机关党支部召开 “同心向党庆七一 凝心聚力促发展” 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四周年,重温建党光辉历程,继承发扬红色革命精神,7月1日下午,焦作金盾保安集团机关党支部组织召开“同心向党庆七一  凝心聚力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党支部全体人员参加。会上首先大家共...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7月1日上午,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系列活动。局党组成员、老党员代表、直...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记者30日从国铁集团获悉,为期两个月的暑期运输于7月1日正式启动,暑运期间预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53亿人次,新列车运行图实行后,不管是线路还是服务,都有哪些新变化?  7月1日起,运力再提升。全国铁路在实施三季度运...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全国学联五年工作回眸

 团结起来,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将于2025年7月2日在京开幕,广大青年学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青春盛会。  回眸五年,全国学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

2025
06/08
10:54
浏览量: 20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