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马”背后——北京亦庄助力机器人产业“加速奔跑”

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马”背后——北京亦庄助力机器人产业“加速奔跑”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3 14:51:56 | 点击:274

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即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鸣枪开跑。

北京亦庄究竟有何魅力,能吸引众多机器人汇聚于此,奏响科技与运动交融的未来乐章?

打造综合试验场和产业推动平台

在长达21公里以上的赛道上,机器人要面对复杂地形和长距离奔跑的挑战,这对它们的续航、运动控制、环境适应等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能够全面检验人形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的综合性能,推动技术不断进步。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备赛团队之一,其自研的“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正在训练中。技术团队从具身“大脑”“小脑”“本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发优化和多次测试,并在仿真模拟环境和实际测试中不断优化具身运控能力。该中心相关负责人魏嘉星说:“北京亦庄的技术氛围让研究人员感到振奋。届时,这里不仅是机器人的竞技场,更是未来科技的展示窗口。”

目前,2025北京亦庄半马组委会已收到多家机器人团队的报名信息。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赛事,既能展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标志性应用成果,又能激发全社会对人机和谐共处的讨论和探索,进一步深化公众对机器人能力的了解,以更高的社会关注度、认可度推动产业加速落地。”

创新、土壤和生态筑牢雄厚产业基础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的一部分,北京亦庄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领域,新技术新成果加速涌现:人形机器人“天工”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让机器人更聪明,智同科技实现RV减速机的国产替代……

北京亦庄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为这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保障。目前,北京亦庄已基本覆盖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再到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有助于形成上下游发展合力。

“北京亦庄以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开放的姿态,为我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将在这里共同见证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一次次飞跃。”优必选创始人、董事长周剑说。

同时,北京亦庄打造北京市首个类人机器人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和机器人柔性敏捷制造平台、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平台和标杆机器人孵化器等,助推机器人从科幻走向现实。北京亦庄还加速建设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打造全域人工智能之城,为机器人的落地延伸出更多应用场景。目前,北京亦庄围绕“机器人+”在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商业服务等九大标杆应用场景,释放超万个机器人应用机会、近50亿元采购需求。

北京亦庄的“机器人热爱”与“最强后盾”

在这场赛事背后,是北京亦庄对机器人的热爱和强有力的保障团队。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北京亦庄与机器人的缘分早已融入其发展脉络。每年,来自全球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机构代表、投融资机构代表等齐聚一堂,在北京亦庄展示最新的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去年,北京亦庄还揭牌了“永不落幕的机器人大会”——机器人大世界,这是北京市首个全品类机器人展示中心。

十年沉淀,世界机器人大会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吸引更多人关注机器人。这种对机器人关注和热爱的氛围,将为此次赛事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而世界机器人大会也为北京亦庄积累了丰富的机器人赛事组织经验。近日,在赛事组委会和经开区交通大队的保障和配合下,中国田径协会委派国际B级马拉松丈量员在北京亦庄完成赛道丈量工作,进一步确保赛事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即将举办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不仅是一场竞技赛事,更是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缩影。届时,在这场比赛中,人们不仅能看到机器人的速度与激情,更将看到北京亦庄作为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的无限可能。

孙艳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扬理想主义 厚植家国情怀 信心满怀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三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希)记者4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开展品牌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工作实践,加快创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意...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旁听庭审强内功,以案为鉴励精兵

每日新闻网讯(王立涵)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锻造高素质投诉举报队伍,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执法人员赴公安县人民法院旁听“某职业打假人诉我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庭审活动。庭审聚焦...

紧跟党走 拼搏进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一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石泰峰同志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李书磊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习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一米九的身高、小麦色的皮肤、朴实开朗的笑容……第一次见到石健阳,会觉得这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蓝天白云下,29岁的他身姿挺拔宛若青松,将自己与大漠的故事娓娓道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在石健阳...

工信部: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央视网消息:7月2日,工信部公布2025年1—5月份软件业运行情况。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热烈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开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送上...

焦作金盾保安集团机关党支部召开 “同心向党庆七一 凝心聚力促发展” 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四周年,重温建党光辉历程,继承发扬红色革命精神,7月1日下午,焦作金盾保安集团机关党支部组织召开“同心向党庆七一  凝心聚力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党支部全体人员参加。会上首先大家共...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7月1日上午,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系列活动。局党组成员、老党员代表、直...

2025
03/23
14:51
浏览量: 27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