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法官揭开“美容贷”陷阱

法官揭开“美容贷”陷阱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25 12:51:14 | 点击:216

近年来,美容行业“美容贷”乱象呈高发态势。一些消费者怀揣变美的愿望走进医美机构,却在销售人员的诱导下,稀里糊涂地陷入高利贷泥沼。这些“美容贷”的受害者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一庭法官耿瑗表示,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并办理高利贷,而且合同中有约定解除条件的,在符合约定情形时,消费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如果贷款机构通过隐瞒关键信息,比如实际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或者进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签订合同,构成民法典规定的欺诈情形,消费者可主张撤销合同。”耿瑗提醒消费者,需要通过诉讼或仲裁来行使撤销权,不能单方面直接解除合同。同时,撤销权受除斥期间限制,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合同撤销后自始无效。

即使合同有效,如果放贷人并非金融机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此外,如果涉及职业放贷人放贷的,贷款合同应认定为无效。”耿瑗说。

何为职业放贷人?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及,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以民间借贷为业的法人,以及以民间借贷为业的非法人组织或者自然人从事的民间借贷行为,应当依法认定无效。同一出借人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反复从事有偿民间借贷行为的,一般可以认定为是职业放贷人。

2024年年底,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美容贷”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案。学生杜某长期受青春痘困扰,听说一家美容会所祛痘护理效果显著,于是前去咨询。店员为她进行免费皮肤检测,告知她皮肤问题严重,推荐一款价值14780元的祛痘套装,并声称当天购买能赠送价值相当的配套护理服务。见杜某有些犹豫,店员介绍了一款免息贷款,称线上办理方便,还能分期免息还款,很适合她。

最终,杜某与美容会所签订了祛痘协议书,在店员指导下办理线上分期贷款支付。协议书上注明原价18780元,优惠后14780元,差价为贴息部分。

然而,在接受几次服务后,杜某的皮肤状态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不适。她偶然发现自己的合同价格比其他客户高,而且办理的贷款手续费年化利率高达23%左右。杜某认为自己遭受了欺诈,于是将美容会所诉至吴中区人民法院,要求撤销合同并返还14780元。

吴中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杜某与美容会所存在生活美容服务合同关系,争议焦点在于美容会所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该会所明知杜某为学生无还款能力,仍以免息说法诱导消费,单方面定价并将4000元解释为贴息,限制了杜某对商品价格的协商权和支付方式的选择权,使其对交易真实成本产生误解。且会所明知其与贷款公司合作规定在校学生不能作为网络贷款主体,却未如实告知杜某,侵犯其知情权。

法院审理认为,美容会所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致使杜某对合同签订后果产生错误认识,构成欺诈。由此,法院判决撤销双方签订的祛痘协议书,并由美容会所向杜某返还所收费用。

耿瑗法官表示,如果办理“美容贷”的机构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出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应依照刑法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的通知》中规定,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

耿瑗法官说,美容机构作为向消费者提供美容服务的机构,应全面、真实告知消费者合作贷款机构的相关信息,包括利率、还款方式、风险等,确保消费者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自愿选择贷款。不得通过虚假宣传、隐瞒真相等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不得与非法金融机构合作。如果美容机构未规范自身行为,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违约或者侵权责任。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黄冲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25日  07版

责任编辑:杨逸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14项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九部门发布工作方案

 今天(7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方面,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

重庆“团团带娃”为9万多名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暑假来临,重庆2025年“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正式启动,将在全市开办4413期公益托管班,为9万多名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  今年年初,经重庆市委、市政府同意,“为未成年人提...

高扬理想主义 厚植家国情怀 信心满怀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三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希)记者4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开展品牌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工作实践,加快创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意...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旁听庭审强内功,以案为鉴励精兵

每日新闻网讯(王立涵)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锻造高素质投诉举报队伍,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执法人员赴公安县人民法院旁听“某职业打假人诉我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庭审活动。庭审聚焦...

紧跟党走 拼搏进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一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石泰峰同志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李书磊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习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一米九的身高、小麦色的皮肤、朴实开朗的笑容……第一次见到石健阳,会觉得这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蓝天白云下,29岁的他身姿挺拔宛若青松,将自己与大漠的故事娓娓道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在石健阳...

工信部: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央视网消息:7月2日,工信部公布2025年1—5月份软件业运行情况。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热烈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开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送上...

2025
02/25
12:51
浏览量: 2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