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打造友好“服务圈” 青年奔“甬”而来

打造友好“服务圈” 青年奔“甬”而来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17 09:48:09 | 点击:397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解忧咖啡馆像一个温暖的树洞,门口那个小小的邮箱成了周边小学生倾诉心事的“秘密通道”,一年下来竟收到上百封信件,95后咖啡馆老板章湾诺一有时间就会回复。

章湾诺从浙江工商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宁波奉化,成为奉化区青年之家咖啡馆的老板。于当地团委而言,盘活了闲置的青年之家,于她而言,梦想照进了现实。

“免租金是对返乡创业青年实实在在的支持。”除了日常经营咖啡生意,章湾诺还积极投身青少年艺术疗愈的志愿服务,“以后想把心理疗愈业务扩大,让周边更多青少年了解艺术疗愈的魅力,治愈更多心灵的创伤”。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工作,印发《宁波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计划》,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宁波凭借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贴心的服务政策,吸引青年纷至沓来,青年的融入也正在为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积蓄力量。

打造“家门口青少年宫”

在宁波市鄞州区朱雀社区的一个老旧小区里,不仅有电影院、红色展馆,还有“家门口青少年宫”。

“孩子能在家门口学习,家长和孩子都不用辛苦地奔波在路上了。”叶秀仙为孩子报了跆拳道班和绘画课,看着孩子学得开心,她也深感满足。

2018年,宫校合作悄然兴起,2023年相关文件下发后,宁波市鄞州区率先响应,打造思政教育校外微阵地——微型少年宫,将普惠优质的素质教育课程送到了孩子们的家门口,其课程与青少年宫的课程保持一致。

王博是朱雀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的校外辅导员之一。从事塑料原材料贸易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小学、初中的孩子授课,一年授课超过百场。每次上课,他都会佩戴党员徽章,将课程与党史知识巧妙融合,还会将自己收藏的红色文献等带入课堂,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沉浸其中。在团委的支持、街道社区的协助下,他在小区内打造了一个红色党史博物馆,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通过在‘家门口青少年宫’打造少先队队室,完善少先队组织,将孩子们召集起来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丰富思政微课,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其教育性相较于单纯的技能培育更为凸显,这样的阵地建设远比开设几门课程更有意义。”鄞州区青少年宫主任林芬说。林芬告诉记者,“家门口青少年宫”的队建,增强了少先队员的归属感,让少先队员们走出校园也能找到组织,校外教育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彰显。

目前,鄞州区已建成11家“家门口青少年宫”,覆盖11个乡镇、街道,惠及少年儿童达1.57万人次。

在宁波的乡村,同样也有“家门口青少年宫”。

“不用再跑到市里,走几步路就能到,节省了不少时间,学习环境好,课余时间孩子们也喜欢在这里看书玩耍。”村民李兆平的儿子在宁波市奉化区西坞村“家门口青少年宫”学习乐高课程。

西坞村“家门口青少年宫”坐落于村庄的中心位置,周边环绕着古朴的水乡民居。“经过调研发现,乡村家长比较喜欢主持、书法、科技、乐高这几类课程,目前开设了4个班级,研学活动会结合西坞的非遗文化,同时我们也会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奉化区青少年宫主任舒志国介绍,将市里的优质校外教育资源辐射到各个乡镇街道,为孩子、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让这里成为青创服务的热土

“园区地理位置优越,附近高校众多,具有明显的招工优势,各种补贴减少了资金压力,大学生创业门槛低,扶持政策增强了信心。”00后杨豪辉2024年入驻了鄞州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经营着一家国际贸易电商公司,即将享受到5万元的房租补贴。

该创业园是为初创型大学生企业或创客搭建的创业服务平台。在这里,大学生可以享受租赁补贴、园区内的共享设备,还能参与税务、法律、急救等各类培训,为创业者搭建交流与成长平台,目前累计服务青年4.5万余名,培育大学生企业300余家。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人群,宁波海曙区的甬水桥科创中心是理想之选,这里入驻了一批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

“宁波制造业发达,石油石化客户集中,环境宜居且交通便利,园区节奏快、执行力强,与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紧密合作,在业务上能获得更多赋能。”从事AI智能技术研发的傅博被宁波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吸引,从美国休斯敦来宁波创业。

徐晨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后,也将项目落地宁波。从学校团队转变为企业,他们面临着市场推广以及与大公司竞争等挑战,甬水桥科创中心为其对接资源,帮助他们大大降低了初创企业成本。

宁波不仅为创业青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来甬就业的青年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2024年8月,北仑区推出“青年北仑”政策计算器,针对住房安居、就业创业、人才引育等惠青政策要素进行精细拆解,根据青年录入的基本信息,绘制青年画像,实现了从“青年找政策”到“政策找青年”的转变。

可以“点单”的青年夜校

在宁波江北区,青年夜校已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广受年轻人追捧。

这里的课程设置别出心裁,采用“青年点单”模式,夜校在公众号上发布调查问卷,依据票选结果精准安排课程,八段锦、五禽戏、布艺缝纫等热门课程就是这样诞生的。

青年夜校的开办,盘活了“熄灯空间”,让党群服务中心在夜间也焕发勃勃生机。在甬江街道湾头片党群服务中心,随着人气的不断攀升和阵地的日益火爆,“零工驿站”入驻进来,不仅负责公共空间与人员管理,还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公益课程。

江北青年夜校布艺缝纫课的教师钱仲敏有着20多年缝纫经验,她将成衣制作步骤精心拆分成12节课,目标是让学员学会做一件成衣。有学生仅用3节课就掌握了基本针法,有的学了7节课后针法有了很大进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速度让她惊喜。

在学员周夏超看来,青年夜校不仅是学习技能的场所,还是交流交友的平台。“在这里,来自不同行业和地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年轻人相聚一堂,结交朋友,增添新身份,体验别样人生。”

“过去,青年很少走出自己熟悉的社交圈,青年夜校的开办让大家愿意走出来,也希望通过青年夜校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江北区甬江街道团工委书记王幸卿说,江北区“青春江北”公众号也因青年夜校的开办获得更多青年的关注和点赞。

2024年以来,团宁波市委建成青年午校、夜校教学点125个,推出各类课程600场次,覆盖青年3万余人。

让甬城青年安居乐业

“青年压力大,社区早期提供的服务与居民需求不匹配,导致青年对社区活动参与度低,甚至‘家门敲不开’,连电话都不太愿意接听。”2020年,初到宁波江北区云鹭湾社区的社工周凯博深刻体会到社区工作的艰难。

而如今的云鹭湾社区焕然一新。

2023年3月,社区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居民日常需求,注意到多数居民希望建立食堂和托育园。2024年7月,社区食堂正式营业,居民仅需花15元就能买到一份三菜一汤的餐食。同时,社区设立了托育园,解决了孩子无人照料的问题,寒暑假还开设假日学校。

“孩子能在社区做作业,中午在食堂用餐,有专门供老人午休的床位。由于青年日常需求相对较少,我们就着重服务好小孩和老人,通过这种方式也与青年建立联系。”云鹭湾社区党委书记王柳娜介绍,如今,老年大学的部分课程也开进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这里落地生根,社区成为居民温馨的家园。

周凯博告诉记者:“青年来社区服务中心的次数越来越多,对于活动宣传不再抵触,电话沟通也变得顺畅。”

云鹭湾社区的转变,是宁波聚焦为青年安家乐业解决后顾之忧的一个缩影。在宁波,“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稳步实施,2023年新建老年食堂和助餐点40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提升至4.21个。

近些年,宁波持续加强对青年住房的关注,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超5万套。

回溯2019年,在北仑买房最高能获得30万的补助,当时只能用于还贷款。2021年,一场青年北仑座谈会上,一名青年代表提出首付资金不足才是最大的压力源,这也代表了很多青年的心声。很快,政策进行了调整,一半补助可用于首付。

北仑区霞浦青年社区一期公寓2024年6月开业,8月已满员。这里一室一厅的月租均价为1300元,住宿设施一应俱全,可拎包入住。公寓每月至少举办一场活动,还组建了养猫群、桌游群等各种爱好群组,青年住户在忙碌工作之余,也能找到兴趣相投的伙伴,享受生活乐趣。

“这里民营经济发达,就业岗位种类繁多,哪怕专业不对口,也能找到一份令人心动的工作。”管理这家公寓的李文清是山西人,大学4年的寒暑假在不同城市做兼职,体验过不同城市间的薪资待遇差异后,最终被宁波的人文关怀所吸引。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14项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九部门发布工作方案

 今天(7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方面,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

重庆“团团带娃”为9万多名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暑假来临,重庆2025年“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正式启动,将在全市开办4413期公益托管班,为9万多名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  今年年初,经重庆市委、市政府同意,“为未成年人提...

高扬理想主义 厚植家国情怀 信心满怀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三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希)记者4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开展品牌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工作实践,加快创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意...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旁听庭审强内功,以案为鉴励精兵

每日新闻网讯(王立涵)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锻造高素质投诉举报队伍,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执法人员赴公安县人民法院旁听“某职业打假人诉我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庭审活动。庭审聚焦...

紧跟党走 拼搏进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一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石泰峰同志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李书磊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习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一米九的身高、小麦色的皮肤、朴实开朗的笑容……第一次见到石健阳,会觉得这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蓝天白云下,29岁的他身姿挺拔宛若青松,将自己与大漠的故事娓娓道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在石健阳...

工信部: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央视网消息:7月2日,工信部公布2025年1—5月份软件业运行情况。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热烈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开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送上...

2025
01/17
09:48
浏览量: 39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