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66.5%受访者期待在社区建设免费公共学习空间

66.5%受访者期待在社区建设免费公共学习空间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26 14:20:20 | 点击:425

当下年轻人获取知识、提升自我、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求逐步增强,对安静、舒适的公共学习空间的需求也在增加。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4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五成受访者希望公共学习空间分布较多,能近距离找到,66.5%受访者期待设立社区、小区、居民楼的免费公共学习空间。

“有一些同学喜欢去快餐店讨论,但我觉得校内图书馆就可以,有的地方还有沙发椅。”北京一所高校的本科生翟子文觉得,学校通常有较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但他不太喜欢有背景音乐的地方,“如果咖啡厅不播放背景音乐,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

“我想去公共图书馆学习,但一方面路途较远,另一方面怕去了找不到合适的座位,白折腾一趟。”自由职业者朱莹备考公务员期间发现,免费的学习空间还是太少了,离开校园后想要找一个能学习的地方,往往需要较高的花费。

大家对公共学习空间有哪些需求?调查中,学习氛围良好(55.1%);分布较多,能近距离找到(49.6%);环境安静(48.7%);软硬件设施完善(48.1%);增加座位,方便预约(45.3%)等需求排在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韦杰每周都要在学校的自习室学习或读书,一周一到两次,每次3个小时左右。

“学校里有一栋教学楼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有高中时的学习氛围,尤其是有认识的人时,彼此之间就能形成一种互相监督,可以控制自己少玩手机,我一般会去那里。”韦杰感觉,学校其他地方的学习氛围都要差一些,宿舍比较嘈杂,其他人较多的教室里,环境不太好。“对于公共学习空间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氛围和安静的环境。”

“为了准备雅思和其他考试,我曾考虑去校外自习室,但一方面路上花费的时间长,另一方面费用高,条件好一点的、离学校近的自习室不便宜,而且校外吃饭贵,综合考虑下来觉得没太大必要,在校内学习用餐更节约时间,也更省钱,就是位置少一些,需要提前占座。”翟子文希望学校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调整自习室的开放时间,比如在考研、考公务员等重要考试的备考阶段,多开放一些全天的自习室,在这些地方,不允许讨论和大声喧哗。

“大家选择公共学习空间时,会有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性价比、时间成本、学习氛围等,如果要待一整天,这个地方是否能提供食物和饮水。”朱莹期待公共学习空间离学校或住宅区近一些,附近不能有太大噪声,采光要好。此外,空调和饮水设备、通风系统、防盗、消防设备等都不能少。

大家对公共学习空间的需求还有:延长开放时间(39.1%)、有多种功能分区(35.2%)、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28.6%)、保证安全(24.1%)、价格合理(21.4%)、建立反馈机制优化服务(12.7%)等。

韦杰希望公共学习空间合理布局,把安静的自习座位和供大家交流的圆桌沙发分开放置,减少干扰。其次可以多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鼓励大家交流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还可以有一些放松休闲的空间,让大家坐久了可以起身活动下筋骨。

“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利用社区或物业的公共场地提供一些多样化的自习空间。”朱莹在网上看到一些城市已有这方面的探索,在社区服务中心等场地开设共享自习室,白天让居民学习“充电”,晚上开设青年夜校、举办活动。“期待社区利用服务中心、图书室、文化室甚至共建单位的空间等资源,开辟共享自习室,服务更多想学习、爱学习的青年。”

调查中,66.5%的受访者期待设立社区、小区、居民楼的免费公共学习空间。

受访者中,在校学生占24.5%,在职人员占72.7%,其他的占2.8%。一线城市的占37.9%,二线城市的占43.8%,三四线城市的占17.1%,乡镇/农村的占1.2%。

(应受访者要求,韦杰、翟子文为化名)

责任编辑:宋静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14项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九部门发布工作方案

 今天(7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方面,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

重庆“团团带娃”为9万多名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暑假来临,重庆2025年“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正式启动,将在全市开办4413期公益托管班,为9万多名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  今年年初,经重庆市委、市政府同意,“为未成年人提...

高扬理想主义 厚植家国情怀 信心满怀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三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希)记者4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开展品牌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工作实践,加快创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意...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旁听庭审强内功,以案为鉴励精兵

每日新闻网讯(王立涵)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锻造高素质投诉举报队伍,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执法人员赴公安县人民法院旁听“某职业打假人诉我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庭审活动。庭审聚焦...

紧跟党走 拼搏进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一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石泰峰同志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李书磊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习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一米九的身高、小麦色的皮肤、朴实开朗的笑容……第一次见到石健阳,会觉得这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蓝天白云下,29岁的他身姿挺拔宛若青松,将自己与大漠的故事娓娓道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在石健阳...

工信部: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央视网消息:7月2日,工信部公布2025年1—5月份软件业运行情况。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热烈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开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送上...

2024
12/26
14:20
浏览量: 4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