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基层要减负 创新要求实_评论频道_中国青年网

基层要减负 创新要求实_评论频道_中国青年网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0-16 17:26:35 | 点击:301

近日,据《半月谈》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政务服务大厅为了方便群众企业办事,坚持窗口“不打烊”,甚至工作日午休、夜间与周末都“不打烊”。调整和延长服务时间,让群众企业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办事,的确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工作作风。但是,部分地区的类似举措,却让窗口工作人员苦不堪言。因为工作时间延长和调整,不少干部不得不无偿加班,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并可能影响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与此同时,一些政务大厅延长服务时间,但在延长服务时段,前来办事的群众企业门可罗雀,窗口工作人员也白白浪费时间。

显然,政务窗口“不打烊”是出于好心,希望办成的一件好事。一些群众企业因为工作繁忙或异地办事,需要利用午休或周末办事。为他们调整和延长服务时间,提供更加便捷的办事渠道,确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在正常工作时间办事,延长服务时间还需根据实际需求,适度配置专门的人力资源,而不能为了表面上的“服务水平”,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不断延长。

对于政府办事部门而言,如果服务时间确有延长必要,政务服务部门不能一味强求窗口工作人员“无私奉献”,而要为其提供一定的补偿和奖励。一些政务服务部门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无偿加班,实际上损害了基层干部权益。此外,对于需要在非工作时间办事的群众企业,有关部门也可以试行预约制,根据预约人数合理安排窗口工作人员,避免他们额外加班却无事可做。

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从线下转为线上,一劳永逸地减轻群众企业的办事成本和行政负担。如果群众企业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网上办”“掌上办”,那就相当于打造了一个真正全天候服务的“不打烊”在线政府。近些年来,“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迅猛,“高效办成一件事”也在全力推进。与其通过人工加班来延长服务时间,不如借助数字技术来提升政务服务。

在某种程度上,一味追求政务办事窗口“不打烊”,只关注到了表面形式,而并未真正关注到办事者和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和过去一眼就能看出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同,当下某些“新形象工程”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打着服务群众、改善营商环境的旗号,却并没有实质性提升民众和企业的体验,反而徒增基层干部的负担与烦恼。

“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创新往往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有关部门在推动改革创新时,必须多一些调研,精准摸清问题并对症下药,不能盲目决策,顾此失彼。政务服务要以人民为中心,更多倾听民意和汇聚民智,也要避免“听风就是雨”,不做好配套措施就盲目上马改革。探索改革创新,更好的方式可能是先试点后推广、边完善边推广,通过不断试错改进来臻于完善。这样的改革创新,可以更好地积累经验,使创新真正为民服务,同时也不至于让基层干部叫苦不迭。

近些年来,党中央下大力气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在推动政府创新时,必须关注基层负担水平,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减轻基层负担,为其付出提供相应的合理回报。唯有让基层干部通过服务群众企业有更强的获得感,才能真正为民为企服务,推动各类服务不断提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文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欧盟说仍在争取与美国达成原则性贸易协议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7日表示,欧盟仍在争取于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的双边贸易协议,目前欧盟与美国仍在继续接触。  吉尔说,欧盟始终致力于达成一项有利于欧盟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的协议。此外,欧盟也已准...

打造“五维共生”的新型城镇化样板——万荣县高质量推进县城建设的创新实践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解瑞敏)在高质量发展中,万荣县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将文化赋能、民生提质、产城联动、城乡融...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县零售药店培训会议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进一步推动医保基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执业药师“挂证”治理、药品追溯化系统建设工作,规范全县药品经营秩序,充分提升药店药学服务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

14项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九部门发布工作方案

 今天(7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方面,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

重庆“团团带娃”为9万多名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暑假来临,重庆2025年“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正式启动,将在全市开办4413期公益托管班,为9万多名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  今年年初,经重庆市委、市政府同意,“为未成年人提...

高扬理想主义 厚植家国情怀 信心满怀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三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希)记者4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开展品牌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工作实践,加快创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意...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旁听庭审强内功,以案为鉴励精兵

每日新闻网讯(王立涵)为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锻造高素质投诉举报队伍,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执法人员赴公安县人民法院旁听“某职业打假人诉我局未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庭审活动。庭审聚焦...

紧跟党走 拼搏进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一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石泰峰同志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李书磊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词。习近...

2024
10/16
17:26
浏览量: 30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