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大练兵丨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三栖尖兵”张锐

大练兵丨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三栖尖兵”张锐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09-05 23:51:00 | 点击:11676

每日新闻网报道(刘创 杨靖冬)黝黑壮实,棱角分明,说起话来嘴角总带着微笑,浑身上下透着阳刚劲儿,这是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二中队班长张锐给人的第一印象。

啊啊1.jpg

自2017 年入队以来,张锐成功完成火灾扑救、抗洪抢险等多项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参加队伍组织的空中观察员、灭火安全员、地震、水域、绳索救援培训等大小专业技能比武10余次,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

啊啊2.jpg

“那个时候也没有多想,也不可能想那么多,第一反应就是去搜救。”2023年8月11日,西安市长安区滦镇喂子坪村发生山洪并伴随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道路多处塌方、通信中断和人员失联。接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商请,陕西机动队伍出动60名指战员,争分夺秒展开救援。在这次救援中,张锐主动向中队请战,从接警出动到任务结束,在持续4天的紧张搜救行动中,他努力克服连续作战的思想心理压力和身体疲累,始终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救援一线,他认真仔细排查河道,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发现遇难者遗体后,他克服自身心理恐惧,主动搬运。任务期间,他带领5人小组连续奋战7个小时,双脚磨出了水泡,可他仍然坚持奋战在一线。期间,面对河道宽、流水急,无法到达河对岸进行作业,该同志运用自己熟练掌握的绳索技术,主动搭建倍力系统、架绳桥,对完成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参与完成3名遇难者遗体搜救任务。

啊啊3.jpg

2024年7月19日20时40分左右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境内突发暴雨山洪导致丹宁高速公路水阳段山阳方向K46+200处严坪村二号桥局部垮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7月20日凌晨4时35分接到前出命令,张锐随队伍紧急驰援。在为期17天的救援过程中,面对搜救区域大、搜救任务重、搜救要求多、搜救标准高,环境复杂多变和高温炙烤、蚊虫叮咬等实际情况,他主动请缨要到最危险的岗位上参与救援,每天顶着33℃的高温徒步搜索,总里程达200余公里。恶劣的气候和湿热的救援环境让他起了一身的湿疹,长途跋涉过后磨破的脚后跟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越战越勇。任务中,张锐始终战斗在救援战线的最前沿。执行救援任务的第一天,张锐同志积极跟随攻坚组最先向任务区域行进,过索道、攀山石、翻积木、渡激流,他不放过任何部位,岸边洪水过后积累的树木,裸露在大桥底下的巨石石缝都是他们搜寻的重点部位,粗壮的树干横在了搜救路线上,推开就是了;散落的山石封住了搜救的重要点位,搬开就是了,“早一分找到就多一分生还的希望”成了张锐的唯一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率先在一处树枝堆积极其杂乱的地段发现了第1名遇难者遗体,由于天气炎热,部分遗体已经开始腐烂,他没怕,也不敢怕,因为身后还有年轻队员,他努力调整心态,一边做好队员的心理疏导,一边做好防护搬运转移遗体,充分发挥班长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完成好搜救任务的同时,张锐同志还积极投入到为中队分发救援物资的工作中,休息时,他耐心地为没有参加过救援任务的同志分享搜救经验,并且帮助受灾群众清理门前道路。

啊啊4.jpg

日常工作中,张锐以坚决执行命令、严格令行禁止为准则,在救援任务中,他更是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在环境恶劣、中暑虚弱的情况下,依旧敢于站排头、当先锋,虽然他的“铁脚板”磨出了血、脸上晒蜕了皮、身上的衣服也是湿了干干了湿,但他毫不在意,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危难时刻仍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自身安全之上的使命担当,高标准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令。

 如今,在陕西机动队伍,张锐已是一名业务精通的三栖“尖兵”,精通水域、绳索、地震等多个领域救援科目,善打头阵,是救援队伍中的“尖刀利刃”。

啊啊5.jpg

队友评价:作为一名基层班长,张锐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各项专业技能。在比武竞赛中,他勇于超越自己、挑战极限。勤勤恳恳、扎实工作的“钉钉子”精神在他身上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救援任务中,他有一股狠劲儿,在每个“战场”都是“尖刀利刃”。

自我感想:成长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唯有经历各种磨难,才能增加生命的厚度。我会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超越目标,练就过硬本领,做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拟稿人:刘创、杨靖冬  编辑:王铭  审核:同期声



【作者:刘创 杨靖冬】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 杨逸凡)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首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郑栅洁介绍,“十四五”五年来,...

应对台风“丹娜丝” (1/10)

  7月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岐国家中心渔港,福州市连江县公安局黄岐派出所民警赵国福帮助渔民撤离渔船。  为应对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水利部7日对浙江、福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据介绍,今年第4号台风“...

欧盟说仍在争取与美国达成原则性贸易协议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7日表示,欧盟仍在争取于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的双边贸易协议,目前欧盟与美国仍在继续接触。  吉尔说,欧盟始终致力于达成一项有利于欧盟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的协议。此外,欧盟也已准...

打造“五维共生”的新型城镇化样板——万荣县高质量推进县城建设的创新实践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解瑞敏)在高质量发展中,万荣县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将文化赋能、民生提质、产城联动、城乡融...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县零售药店培训会议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进一步推动医保基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执业药师“挂证”治理、药品追溯化系统建设工作,规范全县药品经营秩序,充分提升药店药学服务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

14项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九部门发布工作方案

 今天(7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方面,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

重庆“团团带娃”为9万多名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暑假来临,重庆2025年“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正式启动,将在全市开办4413期公益托管班,为9万多名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  今年年初,经重庆市委、市政府同意,“为未成年人提...

高扬理想主义 厚植家国情怀 信心满怀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三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希)记者4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开展品牌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工作实践,加快创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意...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2024
09/05
23:51
刘创 杨靖冬
浏览量: 1167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