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留学期间,关注心理健康

留学期间,关注心理健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7-10 17:33:45 | 点击:3268

  全荷学联中国学生举办心理健康学习活动。
  资料图片

  生活在海外,中国留学生们需要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学业压力、文化差异等现实问题。

  近年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留学生和专业人士,听听他们应对心理健康挑战的经历和建议。

  

  和亲友保持沟通

  李萌萌在美国留学,她坦言留学之初对新环境感到好奇、兴奋,但随着新鲜感的消退,留学心理压力逐渐显现出来。李萌萌说:“上课时老师语速过快我会听不懂,有时被叫到回答问题,我会紧张。看到身边别的同学应付自如,我在心中不免感到沮丧。”

  为了消解负面情绪,李萌萌尝试了一些方法,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向亲近的人倾诉。“留学期间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我的发小也在留学,我和她虽在不同学校,但面临相似的处境和问题,因此我们经常分享生活,互相支持。此外,我每天都和父母语音聊天,他们时常鼓励我,给我战胜挑战的动力。”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培训部教师李同归认为,留学期间夯实心理安全感相当重要。他说:“这需要留学生跟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等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把自己生活里的酸甜苦辣真实地表达出来,获得支持和安慰。这能让自己不孤单,感受到与他人、社会的联结,对将来怀有希望。”

  日前,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向领区中国留学生发布关注心理健康的温馨提示,建议中国学生出国后及时告知家人就读的学校名称、住址以及校方、房东、同学好友等联系方式,同时将国内亲属联系方式告知校方、房东、好友等,以备不时之需。大家可通过多种方式以约定的频率或时间与家人定期沟通,及时报平安,避免引发不必要担忧。

  培养兴趣爱好

  “刚来英国时不免感到孤独。”在英国上学的刘铭雨说,“我所在的环境中国人不多,可以同频交流的人少。不仅如此,英国多阴雨天,尤其到了冬天,天黑得早,受天气影响我很少出门,宅家时情绪容易低落。”

  “据我观察,部分中国留学生因为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很难交到要好的朋友,适应不好海外的生活。”荷兰中国学联主席陈榆说,“一些同学表示自己社交圈狭窄,同时长期身处国外,难以疏导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对此,李同归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有效调节情绪。他说:“学子们从现在开始可以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并且坚持下去。当大家留学在外心情不愉快时可以做感兴趣的事,心情会变得更好。”

  刘铭雨有切身体会。她说:“我喜欢打羽毛球,在学校健身房里认识了几名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之后,我主动约大家一起打球。我们渐渐熟络起来,成为了好朋友,除了运动,我们还一起去超市、图书馆等。”

  “兴趣爱好让我的生活丰富起来。”刘铭雨说,“当沉浸在羽毛球运动中时,我感到充实快乐。我建议同学们积极尝试不同活动,发现自己的爱好,比如参加学校的足球、话剧、动漫等社团活动,结交朋友,让留学生活更有趣。”

  “加入动画社团,不仅提升了我的外语水平,也让我更快、更好地融入了新的环境。”韩国首尔大学的杜昊伦回忆说,“当时,我刚来韩国留学,韩语还不够流利,对周围环境也有些陌生。在社团里参加活动,就必须要和大家交流,因此我的韩语进步很快,跨文化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释放压力积极应对

  一些留学生表示,当学业、求职压力加剧时,难以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痛苦等心理症状。

  李萌萌说:“美国学费昂贵、生活开销大,有不少同学为了不辜负家里期待,迫切追求好成绩、优质实习机会,这时不知道如何调节,就容易陷入苦恼无法自拔,精神上处于高压状态。”

  如何有效释放压力?李同归建议说:“同学们要有自我效能感,它指一种‘我一定能做好’的强烈信念,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抗压能力,需要有意识地激发出来。心态的调整并不容易,最直接的方法是从改变行为开始。可以给自己设定目标,比如坚持跑步、锻炼,多设几个闹钟督促自己早起,这是当下完全能做到的。有了积极的行动,心态自然会受到影响变得开阔,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大家要留意情绪变化,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李萌萌说,“如果出现心理不适,尽早与家人、老师、朋友同学沟通交流,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积极疏解。据我了解,不少学校有心理健康中心,里面专业的老师会和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一对一交流。美国部分学校还有心理服务类社团,其中的志愿者接受过专业培训,倾听大家的烦恼和困惑,做大家的‘树洞’,帮助咨询者打开心扉。”

  在美国上学的庄沁认为,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时刻很重要。他说:“当达不到为自己设定的高目标时,内心很难感到幸福。当感到焦虑时,我认为要去做具体的事,比如打扫房间、做饭、看场电影等。其实,‘会生活’是一门需要习得的技能,大家可以多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在内心充盈富足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发挥创造力,做事事半功倍。”

(责编:李昉、郝孟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 杨逸凡)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首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郑栅洁介绍,“十四五”五年来,...

应对台风“丹娜丝” (1/10)

  7月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岐国家中心渔港,福州市连江县公安局黄岐派出所民警赵国福帮助渔民撤离渔船。  为应对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水利部7日对浙江、福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据介绍,今年第4号台风“...

欧盟说仍在争取与美国达成原则性贸易协议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7日表示,欧盟仍在争取于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的双边贸易协议,目前欧盟与美国仍在继续接触。  吉尔说,欧盟始终致力于达成一项有利于欧盟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的协议。此外,欧盟也已准...

打造“五维共生”的新型城镇化样板——万荣县高质量推进县城建设的创新实践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解瑞敏)在高质量发展中,万荣县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将文化赋能、民生提质、产城联动、城乡融...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县零售药店培训会议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进一步推动医保基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执业药师“挂证”治理、药品追溯化系统建设工作,规范全县药品经营秩序,充分提升药店药学服务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组...

14项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九部门发布工作方案

 今天(7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方面,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

重庆“团团带娃”为9万多名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暑假来临,重庆2025年“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正式启动,将在全市开办4413期公益托管班,为9万多名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服务。  今年年初,经重庆市委、市政府同意,“为未成年人提...

高扬理想主义 厚植家国情怀 信心满怀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之三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希)记者4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开展品牌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工作实践,加快创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意...

全国青联十四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杨宝光)7月3日下午,新选举产生的全国青联十四届常委会在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四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讲话。会议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2024
07/10
17:33
浏览量: 326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